李娟
語言的習得有多種方式,對于在校生而言,語言教學是獲得語言能力最基本的方式。目前,我國高中階段最普及的外語是英語,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一部分,既要符合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又要凸顯其特殊的學習方式。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同樣,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勢必相輔相成。關于語言教學和文化滲透教學關系的探討中可以分為三種:文化教學從屬于語言教學,是語言教學的一部分,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同等重要。任何一種語言的存在和發(fā)展都不可能脫離它的文化而存在,不去顧及文化的語言學習是枯燥的,失去了語言的特色。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挖掘語言中文化的因素,讓學生認識到參與文化的語言才是充滿活力的,掌握一門語言不僅僅是精通它的詞匯、語法,句法這些固有的東西,文化會使語言更加鮮明,有魅力。因此,高中英語的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加強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研究,為英語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一、實踐意義
(一)文化滲透是完成英語教學的需要。英語教師必須轉變陳舊的語言教學觀點,語言的習得不單單是學習語音、詞匯、句型、語法等基礎知識,忽略文化知識的學習是不能夠真正理解語言的含義的。文化滲透是語言教學的一部分,教師有必要加強對英語閱讀中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視,掌握文化背景知識滲透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正確性和實效性,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形成在文化中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體驗文化的氛圍。
(二)文化滲透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生通過了解、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知識,不僅增強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同時擴展文化視野,深刻體會到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英語學習者會感受到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是緊密相連的,單從語言的字面上來學習是無法掌握一門外語的。學生在積極獲取文化背景知識的同時,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認知、學習策略,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二、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的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通過語言來體現(xiàn),兩者相互融合。高中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與詞匯、語法、修辭、句型結構等基礎知識有關,同時受到自身文化基礎知識的影響。語言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這意味著學生不單要熟練掌握語言基本技能,還要理解語言材料中的文化含義,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意義。加強文化滲透,學生的文化圖式得以豐富,提高語言的理解速率、準確度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閱讀材料中蘊含豐富的文化知識,是進行文化學習、體會、對比文化差異的重要途徑。中外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會造成閱讀或交流中理解上的偏差,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語言層面的基礎知識,忽視對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有一些教師意識到了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沒有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只停留在了教學大綱中。
三、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的方法
(一)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重視文化滲透在閱讀中的重要性。閱讀不僅僅是文字的表達,它滲透著濃重的文化因素,如果忽略文化知識的存在就會造成理解的差異。教師的教學思想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要想轉變教學方法,首先要摒棄傳統(tǒng)的基礎知識為主的教學指導思想,認識到在英語閱讀中進行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二)教學中運用多種文化導入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文化導入方法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課前導入,根據教學話題,教師課前準備相應的文化滲透材料,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文化內容,以激發(fā)學生已有的文化圖式,使即將學習的內容和已存在的原有知識建立聯(lián)系,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激活了內在知識儲備。課中補充,閱讀中隱含了很多文化因素,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文化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地擴充,補充文化的方式要不拘一格,簡單易懂的文化點可以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學生熟悉的話題可以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通過網絡、報紙、雜志、文化書籍進行查閱,小組討論,歸納總結,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文化學習中來,調動了他們對文化滲透的興趣。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比較靈活的文化導入方法更感興趣,比如表演具有文化特色的短劇,在參與表演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文化的差異,還有英語演講,觀看原聲英語電影,增加了對文化學習的趣味性。教師根據文化內容的不同讓學生組織各種活動,提供給他們語言操練,體驗文化的機會,提高對文化差異的理解。(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