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新課程提出教師要在理解課程的基礎上,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以自己先進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們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從學生認知能力的實際出發(fā),重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學會探索和創(chuàng)新。
平均變化率是建立數學重要概念——導數的基石,對理解導數概念及幾何意義有重要作用。我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
下面筆者就以“平均變化率”的教學案例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析,并從理論上對數學課堂中如何樹立學生主體觀念問題作一些探討。
一、課例過程和操作例釋
案例情景:
情景一: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平均變化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觀念。
一開始上課,我就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
問題1:變化與運動為主線:你乘坐過過山車嗎?
(多媒體引入1:過山車在運動中速度變化快)
過山車給你怎樣的運動感覺?刺激與心跳(學生回答)
問題2.姚明現在的身高是多少?(2米26)如果把姚明的年齡作為自變量,將身高作為函數值,從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出姚明的身高與年齡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姚明在13歲到16歲身高變化最快。
一下子學生就被這兩個問題吸引住了,這是兩個源自生活的問題。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使學生的探索欲望從潛伏狀態(tài)迅速轉入活躍狀態(tài)。學生對比兩個問題后得出兩者的共同點:變化快。如何描述這種變化?有必要對這類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索。這樣一下子就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激發(fā)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情景二: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串,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喚醒學生的主體觀念。
世界充滿著變化,有的變化幾乎不被人們所感覺,而有的變化卻讓人發(fā)出感嘆與驚呼。下面我們來看:某市2004年4月20日最高氣溫為33.4℃,而此前的兩天,4月19日與4月18日最高氣溫分別為24.4℃和18.6℃,短短兩天時間,氣溫“陡增”14.8℃,悶熱中的人們無不感嘆:“天氣熱得太快了!”
但是,如果我們將該市2004年3月18日最高溫度3.5℃與4月18日最高溫度18.6℃進行比較,我們發(fā)現兩者溫差為15.1℃,甚至超過了14.8℃,而人們卻不會發(fā)出上述感嘆。觀察氣溫曲線圖,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氣溫變化較快”時,曲線有何特征?
問題2:如何量化曲線的“陡峭”程度?
問題3:曲線AB、BC段幾乎成了“直線”。
由此聯想如何量化直線的傾斜程度?
在這里,讓學生結合圖形,先自主探索,獨立完成。然后小組討論后,找出代表發(fā)言,通過學生發(fā)言產生聯想:連結BC兩點的直線斜率聯想用這個比值量化BC曲線的陡峭程度。量化過程中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聲音,有的用橫坐標差,有的用縱坐標差,無論哪種方法,都反映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在運用“類比”“轉化”數學思想了,這對培養(yǎng)學生今后的思維習慣、學習方法很有好處。
情景三:師生合作,倡導成功教育,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觀念。
結合前面的探索,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前面得到的結論,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指出這個比值就叫做“平均變化率”,進行點題。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加上平均呢?教師點出瞬時變化率,為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讓學生體驗自己努力得到結論的成就感,體驗數學充滿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情景四: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觀念。
已知函數f(x)=x2,分別計算f(x)在下列區(qū)間上的平均變化率:
此處教師可借助于幾何畫板演示變化過程,得出:當區(qū)間無限小時,平均變化率逼近一個常數(即割線逼近切線),為后面導數的引入埋下伏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學會借助多媒體手段解決數學問題。
二、數學課堂如何樹立學生主體意識的幾點理論性的思考
1.教師需要從觀念入手樹立學生主體觀念,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
數學課堂中樹立學生主體意識需要教師用心聆聽學生的聲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經歷一個自主探索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學習的能力。
2.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yǎng)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的課堂,教師要敢于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歸還學生。學生在知識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從而樂學。
3.教師需要關心每個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具體地說,教師可以實行“分層教學”(差生可以加強雙基訓練,優(yōu)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拔高教學)。只要我們用正確的眼光看待他們,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成功感。
4.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適時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和針對性,對表現突出的探究活動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5.教師需要精心備課
真正使課堂達到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的統(tǒng)一,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離不開課堂外的準備。一是教師課外的精心備課;二是學生課外的積極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答案走出課堂,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核心。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的靈感迸發(fā)出來!
總之,高效的課堂離不開課前的周密準備。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才能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精彩起來!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