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陳 夏
陜西省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安康 725000)
?
津力達顆粒治療糖尿病前期臨床療效
李 琳 陳 夏
陜西省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安康 725000)
目的: 觀察津力達顆粒治療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將6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均給予生活方式干預作為基礎治療,治療組口服津力達顆粒與鹽酸二甲雙胍片,對照組單純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等指標的變化,評價津力達顆粒對糖尿病前期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FPG、2hPG均有所下降;與對照組相比較,治療組下降更明顯。結(jié)論:津力達顆粒和鹽酸二甲雙胍均能夠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代謝,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加用津力達顆粒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
據(jù)2010年全國糖尿病患病率及血糖控制情況的流行病調(diào)查顯示,依據(jù)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診斷標準,我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50.1%[1]。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代謝狀態(tài),是2型糖尿病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其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減低,糖調(diào)節(jié)受損對動脈粥樣動脈硬化影響明顯,如不及時給予干預治療,很快就會發(fā)展為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抵抗、β細胞分泌缺陷和慢性炎癥。該病治療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即飲食和運動治療以及藥物干預,藥物干預包括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藥物、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GLP-1受體激動劑等藥物。由于西藥引起的輕微不良反應,比如胃腸道反應、頭暈、水腫、低血糖等,導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目前,有關津力達顆粒的安全性的文獻未見有不良反應報道。本次研究治療組32例患者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3~2016年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診斷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64例,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2例。試驗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30.6±2.3歲;病程0.5~1年;FPG(5.62±0.59)mmol/L,2hPG(8.98±1.23)mmol/L、空腹胰島素(FINS)14.26±10.32;胰島素抵抗(HOMA-IR)1.04±0.64。對照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9.7±3.1歲;病程0.5~1年;FPG(5.59±0.63)mmol/L、2hPG(9.12±1.07)mmol/L,F(xiàn)INS(13.71±10.65)mmol/L,HOMA-IR1.09±0.61。兩組患者在男女構成、年齡、FPG、2hPG、FINS、HOMA-IR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2010年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診斷標準:6.1mmol/L≤空腹靜脈血糖≤7.0mmol/L或(和) 7.8mmol/L≤OGTT試驗中2h血糖≤11.1mmol/L。剔除標準:治療過程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和)OGTT試驗中2h血糖≥11.1mmol/L;治療期間合并其他疾病,需要特殊處理者,退出本研究;不能按要求進行隨訪;使用試驗藥物時出現(xiàn)重要不良反應或不能耐受。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0.5g, 3次/d聯(lián)合津力達顆粒9g,3次/d;對照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0.5g, 3次/d。兩組均治療16周。治療開始前1d所有患者禁食8~12h,第2日空腹采血測血糖及胰島素水平,后口服75g葡萄糖,2h后采靜脈血測血糖。治療期間每2周測空腹血糖,接受治療后所有患者禁食8~12h,第2日空腹采血測血糖及胰島素水平,后口服75g葡萄糖葡萄糖,采取2h靜脈血,測定血糖及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INS×FPG/22.5。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中的療效評定標準[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描述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jié)果 二甲雙胍聯(lián)合津力達顆粒,治療前后相比,治療后空腹血,FPG、FINS、2hPG、HOMA-IR均下降(P<0.05)。二甲雙胍組治療前后相比,治療后FPG、FINS、 2hPG、HOMA-IR均下降(P<0.05)。而兩組相比,二甲雙胍聯(lián)合津力達顆粒組相對于二甲雙胍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餐后2h血糖、HOMA-IR進一步下降(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糖及胰島素水平的比較
血糖達標時間 二甲雙胍聯(lián)合津力達顆粒達標時間(13±1.4)相較于二甲雙胍組血糖達標時間(16±2.1)明顯減少(P <0.05)。
討 論 糖尿病中醫(yī)謂之“消渴病”,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糖尿病的日益重視,其前期狀態(tài)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呂仁和[3]認為脾癉類似于糖尿病前期,脾癉發(fā)展的后果是轉(zhuǎn)為消渴。仝小林等[4]目前西醫(yī)治療糖尿病前期包括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藥物、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GLP-1受體激動劑等藥物,其中二甲雙胍作為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和中國糖尿病學會均推薦2型糖尿病治療的首選藥物,其降糖機制可以通過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肝糖輸出等多個方面,但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惡心、嘔吐、腹脹、頭痛、味覺異常等常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而聯(lián)用中藥辨證施治可減少其副作用,減少二甲雙胍用量,提高患者依從性[5]。但目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中藥繁多,證型復雜,鮮少從“辨病論治”的角度進行探討,結(jié)合目前糖尿病前期胰島素抵抗的研究情況,總結(jié)其核心病機為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濕邪內(nèi)蘊,痰濁內(nèi)阻,氣血瘀滯,故治療以益氣養(yǎng)陰、健脾運津為主,兼以清熱、化濕、活血[6]。而津力達顆粒其主要成分中人參善治中氣不足,黃精滋養(yǎng)固攝脾陰,麥冬、苦參養(yǎng)陰生津,葛根清熱生津,又能助脾升清,藥理研究證明葛根能促進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強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蒼術、佩蘭化濕;丹參活血化瘀。本研究更進一步證明,與單用鹽酸二甲雙胍片比較,加用津力達顆??梢允垢叩囊葝u素水平呈下降趨勢,提高了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了胰島素抵抗。顯著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脂代謝,從而延緩和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治療組采用津力達顆粒和西藥相結(jié)合治療,而對照組則采用傳統(tǒng)西藥治療。發(fā)現(xiàn)治療組FPG、2hPG,空腹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等指標的變化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血糖達標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說明津力達顆粒對治療糖尿病前期效果顯著。
[1]Y,Wang,L.He,J.etaL.PrevalenceandcontrolofdiabetsinChinse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S].2002:233-237.
[3] 呂仁和,肖永華.脾癉期(糖尿病前期)的防治[J].藥品評價,2008,27(4) :175-177.
[4] 仝小林,倪 青.糖尿病前期中醫(yī)診療標準[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1,6(5) :6-9.
[5] 母義明,紀力農(nóng).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673-681.
[6] 方朝暉,趙進東.脾癉(糖尿病前期)中醫(yī)綜合防治方案及其臨床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4,18(10):583-587.
(收稿2016-08-06;修回2016-09-20)
糖尿病前期/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 @津力達顆粒
R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