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
(南開大學文學院,天津 300071)
?
【民俗語言文化】
懸橙·捉出·懸米·嬴勝辨正
楊 琳
(南開大學文學院,天津 300071)
“懸橙”“捉出”“懸米”“嬴勝”四個詞語學界未得確解。本文認為“懸橙”指把床凳用繩吊在空中;“捉”為“促”之形誤,“捉出戶外”謂迅速爬出戶外;“懸米”指僅能浮起粟米的小水,“懸米”還有掛帳之米、拖欠之米的意思;“嬴勝”義為華美的頭巾,“此其稱功,猶嬴勝而履蹻”是說這樣表彰我的功勞,猶如讓我頭戴華美的頭巾,腳上卻穿著草鞋,意為賞賜與功勞不相匹配。
懸橙;捉出;懸米;嬴勝;訓詁
《晉書·王羲之傳附子獻之傳》:“魏時陵云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漢語大字典》在“橙”的“有腿無靠背的坐具”義下,《漢語大詞典》在“橙”的“凳子”義下均舉此例。有人認為此例之“橙”指梯子,云:“既然為陵云殿題榜,而且已經釘在殿上,一般凳子豈能夠上!斷無如此矮殿,凳子能及榜題。則‘橙’為梯子義甚明顯。”[1]其實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凳子能否夠得著,而在于三國時期還沒有凳子這樣的坐具。如果當時存在凳子的話,理解為凳子未必不能成立。
那么,將“橙”理解為梯子是否可取呢?韋誕(字仲將)題榜的故事其他文獻中也有記載。南朝齊王僧虔《名書錄》載(《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姜詡已下”條引):“魏明帝起凌云臺,誤先釘榜,而未之題,以籠盛誕,轆轤引上書之。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戒子孫絕此楷法?!碧茝垙┻h《法書要錄》卷一:“魏明帝起凌云臺,先釘牓,未題,籠盛誕,轆轤長絙引上,使就牓題牓。去地將二十五丈,誕危懼,誡子孫絕此楷法?!边@一記載具體細節(jié)上雖與《晉書》略有異辭,但韋誕懸空書寫的情節(jié)則是一致的。正因為是懸在離地二十多長的高空題榜,所以才嚇得韋誕“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告誡子孫不要再繼承他這門技藝了。如果是踩著梯子寫幾個字,這應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韋誕怎么會寫完后“須鬢盡白,裁余氣息”呢?從異文可知,榜額離地有二十五丈,當時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梯子??梢妼ⅰ俺取崩斫鉃樘葑右彩切胁煌ǖ?。
橙在古代除了指一種果樹以外,它還是“凳”的異體?!暗省钡谋玖x指床凳。《集韻·隥韻》:“凳、橙,《字林》:床屬?;驈哪?。”床凳是古人放置在床前的一種家具,因上床要登踩它,故謂之凳。錢大昕《恒言錄》卷五《居處器用類》:“凳,本登字?!夺屆罚骸降鞘┐蟠仓?,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w以登床得名,后人稍高之,以為坐具耳。”其形似幾,故凳字從幾。用木制成,故字亦作橙。古代繪畫中有凳的形狀,如下面兩幅圖中床前放的就是凳。這東西既有相當的寬度可以使人站立,又有足夠的長度便于站在上面的人左右移動,而且隨時可得,韋誕“懸橙書之”應該就是把床凳用繩吊在空中,韋誕站在上面書寫榜額。
漢末洛陽朱村墓室壁畫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摩圖
晉干寶《搜神記》(明津逮秘書本)卷十四:“魏黃初中,清河宋士宗母夏天于浴室裏浴,遣家中大小悉出,獨在室中良久。家人不解其意,于壁穿中窺之,不見人體,見盆水中有一大鱉。遂開戶,大小悉入,了不與人相承,嘗先著銀釵猶在頭上。相與守之啼泣,無可奈何。意欲求去,永不可留。視之積日,轉懈,自捉出戶外,其去甚駛,逐之不及,遂便入水?!逼渲小白宰匠鰬敉狻本洌短接[》卷八百八十八《妖異部四·變化下》引《續(xù)捜神記》作“遂自投出戶外”。真大成認為作“投”是,“‘投’有跳躍義,‘自投出戶外’謂自己跳出門外?!盵2]鱉無跳躍行為,此解未為妥帖。今謂“捉”當為“促”之形誤?!肚f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标懙旅麽屛模骸白剑拮鞔?,云迫促也?!鼻辶_士琳《舊唐書??庇洝肪砹骸熬暻才_吏促百官上路,皆以袍笏不具為詞?!队[》無緯字,促作捉,非是?!鼻逭骡暋逗掏ㄨb正文校宋記》卷六《資治通鑒》卷五十四:“促去,孔本促作捉。”皆“促”“捉”形近易誤之證。“促”有迅速義?!度龂尽の簳ざ褌鳌罚骸暗畚蛘蜒?,即詔尚等促出?!蔽鲿x竺法護譯《生經》卷一《佛說分衛(wèi)比丘經第二》:“如卿所作無羞慚,馳走促出離我家。”姚秦竺佛念譯《菩薩處胎經》卷七《菩薩處胎經行品第三十四》:“汝等師徒謗毀圣人,促出國去。”孫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九:“若男若女,司命須汝促出無遲,并持胞衣,急急如律令?!薄端焉裼洝吩漠斪鳌八熳宰匠鰬敉狻保八熳浴睘橐辉~,“自”為詞尾?!白匠鰬敉狻敝^迅速爬出戶外,如此則文從字順。若從輯本《搜神記》無“遂”字,則“自”為自己,文意亦諧。蓋后人不解“捉”義,故臆改作“投”。
典籍中有“懸米”一詞。例如:
(1)夫濫觴懸米,翻浮天動地之源。寸株尺蘗,擢捎云蔽景之干。豈非積微成大,陟遐自邇。(唐王勃《平臺秘略論十首·幼俊八》)
(2)竹箭分流,起于懸米。(隋《裴鴻墓志》)
(3)將恐波遷懸米,舟移接漢之川。峰低委粟,澤貿干云之嶠。(唐《韓節(jié)墓志》)
(4)斜臨委粟之岫,遙瞻懸米之川。(唐《張備夫人李三娘墓志》)
呂蒙、毛遠明認為“懸米”之米為水之形訛,“之所以認定‘懸米’應是‘懸水’之訛,更主要的考慮是‘懸水’的詞義可釋,構詞理據可解。而如果作‘懸米’,則不知所云?!盵3]其實,“懸米”本字可通,謂漂浮起粟米。例(1)“濫觴”指江河發(fā)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盾髯印ぷ拥榔罚骸拔粽呓鲇卺荷?,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濫觴懸米,翻浮天動地之源”意謂小水是大水之源,借此說明“積微成大”的道理。如果“懸米”為“懸水”之訛,“懸水”即瀑布,瀑布怎么會是小水呢?“懸米”理解為僅能浮起粟米的小水,文意沒什么不暢的。
例(2)中,“竹箭”指竹制的箭,文獻中用來比喻水流的湍急?!渡髯印坟模骸昂又慢堥T,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弗能及?!崩?2)中的“竹箭”比喻迅疾的大河,“分流”指河流形成支流。此例的“懸米”理解為瀑布也講不通,理解為小水則貫通無礙。
(3)(4)兩例中“懸米”與“委粟”對文,均言其小,由“粟”可知“米”不得視為“水”字之誤。
劉傳鴻對呂、毛之文的誤解做了辨正,然其文謂“黃河源出昆侖,且發(fā)源之水甚小,從高處落下,極有可能呈白色顆粒狀,正似懸掛著的米粒”。[4]亦未得確解。
“懸米”還有掛帳之米、拖欠之米的意思。明張國維《撫吳疏草·高淳改折疏》:“百姓逃亡過半,虛折額田十萬五十畝,懸米八千五百石?!泵髁窒T读执窝挛募肪砣蛾愑抟娨詧D補報疏》:“謝朝政等二十二戸,虛租三十一石,內豪強占田一頃一十九畝,虛懸米三石八斗二升,減稅占田一頃九十畝,虛懸米六石九升九合,里書詭寄飛射占田一頃四十八畝,虛懸米四石七斗六升,拋荒無人耕種田四頃五十四畝,虛懸米一十四石五斗,各戶虛糧田土或被占,或減稅,或飛射,或拋荒,皆有其故?!?/p>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今臣罷四國之兵,而王乃與臣五乘,此其稱功,猶嬴勝而履蹻。”唐宋舊注:“嬴,利也。謂賈者嬴利倍勝,今以薄賞報大功,猶嬴勝之人履草也。”清顧廣圻曰:“嬴勝當作羸縢,形相近也。舊注全訛。”張覺《韓非子校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83):“依謝注(張謂舊注乃宋謝希深作),則‘嬴’為‘贏’之誤,此句意為:‘就好像是發(fā)了大財的商人穿草鞋?!坪跻餐ā5稇?zhàn)國策·趙策一》有‘羸幐’之語;《戰(zhàn)國策·秦策一》‘羸縢履蹻’吳師道注:‘羸與縲、累字通用,倫追反?!兑住焚浣恰①淦?,孔穎逹云:拘累纏繞也?!对姟沸胺谙伦ⅲ喝缃裥锌g?!瘬耍瑒t當從顧說,即:‘嬴’為‘羸’之誤,‘羸’通‘累’,表示纏繞;‘勝’為‘縢’之誤,‘縢’即綁腿布?!?/p>
[1]曾良.趙錚艷.佛經疑難字詞考[J].古漢語研究,2009,(1).
[2]真大成.《搜神記》詞語校釋瑣記[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4).
[3]呂蒙,毛遠明.釋“懸米”[J].中國語文,2011,(3).
[4]劉傳鴻.也釋“懸米”[J].中國語文,2012,(1).
[5]王貴元.釋漢簡中的“行勝”與“常韋”[J].語言研究,2014,(4).
【責任編輯:周 丹】
2016-10-27
楊琳(1961-),男,甘肅臨夏人,教授,主要從事語言學、文獻學、民俗學等研究。
H136
A
1673-7725(2016)11-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