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花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88-01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如果掌握了這種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情緒。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要求辯證地處理知識與能力,教學與教育,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使學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教育者的藝術表現(xiàn)在使學生能夠透徹地、迅速地、愉快地學習知識技能。"教學的技巧和藝術就要使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并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去探索、認識客觀世界。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首先在于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1.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沒有疑問就沒有思維,積極的思維往往是由疑問開始的,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的關鍵處設置疑問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越新穎,刺激性越強,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學習初二《摩擦力》內容時,我首先播放一段錄像:"一個清洗工坐在一塊僅依靠一根繩子吊著的木板上,他正清洗著高樓墻面,并通過松放繩子的一頭使自己能自如地移動。"當看完錄像后,馬上就有學生問到:"為了不使自己掉下來,他是不是要用很大的力來拉住繩子?"
沒等我開口說話,就有學生反對說"不對。"
另一個學生也接著說"我看他的神態(tài)的動作,不象是要用很大力的樣子。"
……
通過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爭論、猜測,大部分同學都有了共識"是不要用很大力",但緊跟著又有同學提出了新的疑問"那他為什么不會往下滑呢?"這時的同學們正處在一種"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境界,都想躍躍欲試,但也都欲言而不能。趁勢我展示了本堂課的課題《摩擦力》。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維最活躍是在新的有趣的問題亟待解決之時。我這樣把知識和情景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目的是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進行新一輪學習,它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使學生的探究欲望達到最濃烈狀態(tài)。
學生有了探究的興趣,探究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動力,而教師的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把這種探究動力長久的保持下去。
2.指導學生"實驗探索",體會學習的樂趣
物理知識的傳授,它應是一個學生自己思考,親自獲得知識的探索過程,從這一意義上看,學習活動不僅是由認知和情感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再發(fā)現(xiàn)"或"重新發(fā)現(xiàn)"的過程。"實驗探索"可以深化學習興趣,這一過程,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精心備課,設計好合理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學生應處在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上,教師應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要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的過多,統(tǒng)的過死的弊端,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環(huán)境中學習物理。如我請學生幫我完成一件工作。問:誰能僅用自己的雙手把釘在一起的兩塊木板扳開?(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要求上臺)。(請一個力氣大的同學上臺,但怎么也扳不開)??磥韮H憑我們的氣力是難以完成這一工作的。類似這樣的工作很多,好在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工具來解決這些難題。誰能利用一把大的螺絲起子把這兩木塊分開?(請一位小的女同學上臺,輕而易舉地把木板撬開了)。這個同學使用的是一種最簡單的機械,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能輕而易舉地把木板分開?它有哪些應用?這樣我就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了。
3.改進教法,提高藝術,做到靈活滲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異,要靈活生動滲透德育,須講求教學方法的藝術。
3.1德育滲透應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陳話新說。比如,舊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卻填進了英帝國的炮膛,成了轟開我國南大門的幫兇;古人發(fā)明的造紙術,活字印刷卻被用來與侵略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新角度滲透四大發(fā)明,可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3.2德育滲透應做到靈活多樣。物理競賽、課外實驗、參觀訪問也是進行德育的好陣地;教學中利用圖表、掛圖、錄像、幻燈、專題講座等能增強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3德育滲透應掌握分寸。不能過多引用哲學名詞,把物理課上成政治課,例如,只說明電場磁場是一種特殊物質,物質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見摸得著,有的則看不見揣不到,寥寥數(shù)語卻蘊含了世界物質性的思想。
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xiàn)還不止以上這些,實際上以上介紹的藝術表現(xiàn)也包括了其他藝術形成和手段,如語言的藝術、板書的藝術等。一節(jié)課成功的教學,是各種藝術因素綜合作用的體現(xiàn),真正的課堂教學藝術,應該是師生雙方配合協(xié)調共同努力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教學境界,它必將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