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前幾天,從朋友家中看到幾張民國時期的紙鈔。我有意想買,可他對我的出價很不滿。
他認為它們很“稀缺”,應該價格不菲。我問:“你憑什么認為它們稀缺?”他說:“因為我從沒見過這樣的錢?!蔽倚Γ瓉硐∪焙椭靛X的理由,只因他沒見過。假如他生活在沙漠,從未親眼見過貝殼,按他的邏輯,貝殼肯定是這世上非常稀缺和值錢的。
其實,只需去一趟郵幣卡市場,便可見到成捆這樣的錢。尋找一件東西,必須找對地方。沙漠里找不到貝殼,海邊才是最好的選擇。
而問題就在這:這幾張民國紙幣,無論出現(xiàn)在郵幣卡市場,還是尋常百姓家,都不值錢。但假如它是一張真正稀缺的紙幣“背水”,不管它在哪,都身價不菲。
趙杰安摘自《知識窗》
(事物的價值不在于它所處的位置,而在于它的本身。本文適用于價值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