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考查往往是中高考的重中之重,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應注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內容和形式從來都是應該必須厘清關系的,但實際教學中總被忽視而出現(xiàn)學習的偏差,因此教師必須站穩(wěn)此關系的腳跟,語言的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怎么教的形式必須聽從教什么的指導。當前語文閱讀教學領域討論較多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關系,有人提醒“慎言‘教言語形式”,有人闡述教什么比怎么教符合語文教學實際。這些關系的迷失也許是受到教學形式諸如小組討論、展示評比之類的影響,但其癥結所在應是沒有站穩(wěn)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腳跟,從而“跟著形式走”。
在八十年代,內容和形式概括為理據(jù)和辭章的關系。辭與章在文字學角度即文采言語,屬形式范疇,管的是怎么樣的包裝為題,這一領域多么的動人,可生發(fā)多少絢麗的作品。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內容是最樸質又是最根本的,形式縱然可塑性很強,也必須緊緊圍繞內容這一核心而展開。以注重內容亦或形式為教學主體思想,勢必影響實際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在閱讀教學中,內容所涵蓋的是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評價觀點,這是核心,那么如何得知這些?眾所周知,先概括每段段落大意,從而劃分層次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然后尋找議論抒情的關鍵句,從而鎖定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都是內容范疇,都是在閱讀教學策略上需花工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形式所涵蓋的是表達內容思維的符號性形式,語言、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式都屬于這一范疇。從這衍生去的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題中如何準確把握局部段落的內容從而做好“形式類”的題目;包括閱讀教學中怎樣教來服從教什么。
做閱讀題內容把握是抓手
句子理解題是中考考查重點,但是學生雖深諳做題步驟,但做此類題目仍難得到高分,失分處一般是,能按模式寫出修辭手法和表達思想感情,但對運用修辭的目的不甚明了;劃線句子主要表達的意思仍很難準確領會。此種現(xiàn)象之所以普遍存在,充分說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內容與形式的教學策略上目標不夠明確。
在做題之前,一定要引導學生概括段落大意,從而把握主要內容和主旨情感,如中考復習題《給它一個攀爬的理由》,考查第12段的段落賞析,很多學生定睛于新的藤條快樂地吸附墻面向上奔跑,于是落筆在表達作者欣喜之情上。但是,通過概括段落大意,就會發(fā)現(xiàn)12段開頭“以為只能這樣了——”總起全段,破折號是“這樣”的解釋說明:新的藤條向上奔跑,而匍匐的藤條仍是無力地委身地面,一個“而”的轉折更是提示表達的重點在后面,由此推斷作者的感情怎能是欣喜之情呢?顯然有誤。通過分析每段之間的關系,11段的“萬分沮喪”和想辦法幫助匍匐藤條攀爬卻仍舊“委身地面”相呼應,足以知道內容的側重在哪里,再看看為了表現(xiàn)委身地面的舊藤條,文章是用了和新藤條的對比和擬人的“形式”來生動表達這一內容,思路就了然了。
由此類推的詩歌鑒賞題、文章主旨評價題,試卷賦分是很高的,足以看出對學生內容把握的考查力度極大,既然是重點,為何不做教學重點呢?
因此,著力訓練學生對內容的把握,應該是找到了問題解決的抓手。
怎么教服從于教什么
以上問題,其實反映了在課堂教學上的迷失。曾有專家在講座中提到學生課堂學習碎片化的現(xiàn)象,他說,將教師的課堂提問和講解抽去,學生的回答是支離破碎不成系統(tǒng)的。
一節(jié)課要承載承上啟下的課堂容量,語文閱讀教學占用了語文課大部分時間,那么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所擔當?shù)呢熑螒橇x不容辭的,于是一節(jié)課到底教什么是值得商榷的。
曾聽過高中語文《勸學》的一堂公開課。本節(jié)課內容定為字詞落實:學生課前做大量字詞預習,教師在課堂上用點名器,讓學生競相答出課文里的字詞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得分競賽,課堂活潑熱鬧,得到聽課老師好評。
不過,細想一下,熱鬧的課堂背后,教學形式單一,更重要的是,這僅僅是將課前成果生硬地搬進課堂,這正契合了有人對“展示表演課”的杜郎口模式的詬病,他說,學生的展示無非是將教材注釋或者教輔資料中的詞語解釋等抄在黑板上,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不過是簡單的抄寫,沒有理解的深度,沒有思維的創(chuàng)新,是低效甚至無效的。這篇文章有多么深刻豐富的內容可說呀,作者借比喻的方式深情闡述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該有的態(tài)度意志,足以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價值觀,這些應該是一節(jié)課尤其公開課要展示的精彩。言語字詞這些形式也必須依附于對內容理解的層面上才有生命力,單純的字詞釋義搶答,缺乏對內容的理解,脫離對內容理解的依附,字詞的記憶也不會長久,半年之后,在課堂上再次借機考查《勸學》的字詞意義,能快速反應出來的幾乎沒有,這是不是能反映出彼單一形式教學的低效性呢?當然也是缺乏“教什么”意識,沒站穩(wěn)腳跟,才致使上課方式迷失在眾說紛紜的“模式”里,僅沉醉于“怎樣教”,可以說,想不清楚“教什么”的內容,只溺于“怎樣教”的形式,語文閱讀教學殆矣。
當下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各據(jù)一隅,但有些道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就是語文教學體現(xiàn)“真語文”而非追求偽形式,把一條原則想清楚站穩(wěn)當,借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感受語文的真魅力才能不放“空炮”。
參考文獻:
[1]魏小娜.慎言“教言語形式”,全面關照閱讀素養(yǎng)[J].語文建設,2013,(19).
[2]鄧木輝.真語文應摒棄的四種教學形式[J].語文建設,2013,(19).
(雍旭宇 湖南省長沙大學附屬中學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