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子
正典、文脈及創(chuàng)造性偏離
——一了水墨藝術之我見
島子
在文化代群上,一了(朱明)屬于“60后”藝術家,除了這一重文化身份,他還是一位結廬嵩山的禪者。一了曾在青年時代拜師禪門,修習佛法并鉆研書法。20世紀90年代初期游學中原,轉(zhuǎn)益多師,從事現(xiàn)代書法的理論與實踐,不久則以其獨特、鮮明的書風自成一家而鼎立書壇。
2004年,一了作為書法藝術家受邀日本文部省訪學,此間,他和日本著名批評家海上雅臣結為知遇師友,親炙井上有一書道,并深受啟發(fā),創(chuàng)作觀念水墨“囚”。通過“囚”系列的創(chuàng)作,一了的水墨發(fā)生了脫骨換胎的變化,迅速擺脫了流行書風、抽象水墨影響的糾葛。
《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水墨、丙烯 180cm×90cm 2010年
穿越書寫、冥想和行動,一了的“囚”是一種冥化的書寫,或謂書寫的冥化。與當代藝術時下所標榜的“轉(zhuǎn)換”不同,冥化是一個消除特定界限的過程。世界無所不“囚”——社會、人際、體制、性別,人生之生老病死、愛恨情仇,各有所“囚”?!扒簟钡南笮坞[喻在更廣闊的境域中呈現(xiàn)出本來面目:大死大生、勘破生死即為冥化。以此理喻,《囚》是一個霹靂書寫事件,它橫空迸發(fā),崩壞庸見陋習;它所昭示的生命的動能、流變之道,使書寫本身回歸書道正見,顛覆觀念法則和形式法則,因此而獲得一份額外的活法、額外的值域。誠如《圣經(jīng)》所言:“那召你的本是信實,必成就這事?!?/p>
理解一了的藝術,斷然不可脫離禪學。禪學正典認為:世界是流變不居的,而藝術應該是此運動的一部分,所謂“隨處做主,立處皆真”。非二元性是禪的基本面貌和奧秘,慧能臨終時傳授三十六訣:“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法,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性相。若有人問法,出語盡雙,皆取法對,來去相音,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保ā秹?jīng)校釋》)其要義是以相對的、有無窮組合的兩極來破除“我執(zhí)”和“法執(zhí)”,表面上不合理的最終仍有自己的邏輯,面對現(xiàn)象可以直覺、直觀,不受對比規(guī)則的拘束,直指人心。傳統(tǒng)的對比諸如意識/無意識、前景/背景、書寫/涂繪、書旨/畫訣、藝術家/素材、心智/身體、實物/虛空、藝術家/作品/觀者、主體/客體,以及水墨的畫科分類山水、人物、花鳥等,并不必然是相互分離或?qū)α⒌?,習慣性思維不敢超越對比,只是因為想象不能。
禪的非二元論思想,促成了不同類別的可能性融合、互補及折疊。而二元論的排他性與限定性,限制了自由與統(tǒng)一。
自達摩以降,在禪的諸多門派中,臨濟禪顯然與藝術之間關系較為密切。冥想給予禪藝術靈感,而冥想的經(jīng)驗也在藝術中自然呈現(xiàn)出來。所以,禪及禪學不是一種儀式化、體制化的宗教,亦非純粹的哲學,更多的是一種宗教哲學、一種方法論、一種人間智慧。禪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是關照式的、境界式的、啟悟式的。但自由是禪的主要目的之一,緣此之故,禪乃自性清明、幽微之處的光明。
繼之觀念水墨“囚”系列,一了在2010年之后持續(xù)創(chuàng)作了《語世》系列。在此系列水墨繪畫作品中,老虎作為靈獸的形象,生成了層出不窮的變體,演繹出無界限與周遭空間關系。靈獸在此是一個意蘊豐滿的復合體,天地獸人鬼神,寓萬于一,以少勝多,靈獸即藝術家主體之“獨化”、主體性大化于靈境。
從風格來源看,老虎-靈獸的意象造型博采眾長,有漢代畫像石刻動物形象的靈動和神秘,也兼有摩崖石刻、石窟造像、史前巖畫及草根民藝的有機綜合與萃取。猶如《山海經(jīng)》演繹的妄想怪誕世界,一了的筆下奔涌著橫飛的翼虎、犄角鹿虎、鬼臉虎、虎頭人身、人面虎身、虎神、虎身佛、虎王、虎群……林林總總,千奇百怪。從圖像符號來說,藝術家憑著天才的想象力,借由老虎-靈獸之想象,構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能指鏈,混沌的自我、社會畸變、隱遁的神跡,在非存在關系中,得以鑒別、澄明和啟悟。
一了筆墨涵養(yǎng)的書寫性,在其水墨語言中起到了意象造型的關鍵作用。
古典畫論倡言“書畫同源”“骨法用筆”,實際上是以書法墨線的運動態(tài)勢、行筆力量及偶發(fā)筆觸,隨機營造意識和潛意識中的“象”,立象以盡意。從一了繪畫的書寫性,可以看到一種雄肆、渾厚、老辣、遒勁的漢魏碑學格調(diào),還有民間書寫不可遏制的放達、率性、變形。當其用之于繪畫,一則放大了非文人書畫的拙稚和奇趣;二則假借篆書、草書章法結構自由處理圖形、圖式,往往以傾斜、扭轉(zhuǎn)、繁密、連綴一氣呵成大塊,自然天成,痛快淋漓。
一了的靈獸有靈氣而常帶有幾分稚氣、喜氣、野逸之氣,所謂“語世”,既關照人心世相,“知神奸、明戒鑒”,遠離顛倒虛妄,疏離語言暴力,不合流、不粉飾、不矯情、不媚俗,不做庸俗社會學的嘩眾取寵;同時,敢于無情揭示自我和社會的虛假意識。在晚明畫僧朱耷的題跋中,這種關照謂之“涉事”。因此,無論其老虎如何變相、變體、變形,都是以隱喻、轉(zhuǎn)喻、直喻的交替變換方式,指涉人心腐壞、亂象危機,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我想:這是觀者由衷喜歡他的水墨靈獸的緣由之一。直言之,水墨之暢神、寫心、心印、移情、臥游乃至逍遙自娛,未嘗不具社會功能,只不過功能有其關聯(lián)域,因文脈、因時代、因地域、因個體之主體性而異而變,此四者中,后者是其核心。
左·《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水墨、丙烯 85cm×578cm 2016年
右·《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水墨、丙烯 85cm×578cm 2016年
上·《囚境》系列 一了 布面水墨、丙烯 800cm×260cm 2008年
下·《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綜合材料 68cm×68cm 2016年
從一了近期的諸多大尺幅作品看,其《語世》情懷更加深摯而富于激情,巨幛水墨《經(jīng)幡》(2016年)筆力狂放、情勢奇?zhèn)?、關切深沉,不啻為其代表作。此作丈八四條屏,正面背面皆著圖文?!督?jīng)幡》之一、之二、之三的背圖皆為線描千佛,正面為大寫意佛釋造像,自上而下,順勢運行,筆筆到位,一氣貫之,見出畫家一貫的宏恢魄力、老辣氣度。佛尊或端坐蓮花,或立地而升。佛尊形象多源自北魏塑像及唐末五代石窟壁畫,悉心加以半抽象半寫意的概括。在莊嚴悲憫的表情中,在斑駁陸離的歷史跡象中,一種當代人的焦慮與無奈感浮現(xiàn)出來。其中一幅條屏,一只驚鳥戛然遺屎于佛尊頭上,整個畫面,由開始鋪設的莊嚴神圣、澄凈清涼的氛圍,被遞增的生猛涂鴉感所逆轉(zhuǎn),為之疏離、為之陌生,巨大的視覺張力油然而生?!督?jīng)幡》之一、之二、之三分別題款為“佛頭著糞”、“遠離顛倒夢想”,這些題款書風,鑒取公案、民間書寫及暴力標語,可謂方便了當、明心見性。及至《經(jīng)幡》之四,以焦墨皴筆鋪底,佛尊則以丙烯白線勾勒而出,僅存一個相對清晰的輪廓,如同影像負片,而背面是一片恍惚混沌。四幅條屏,是一個具有意蘊結構的詩章,正面反讀,而背面正讀;正面在反諷,背面在修正;正面與正面之間在聚訟、爭執(zhí),牽連糾葛,構成相互解構的互文關系,其匠心別裁,無以復加。
1
2
3
1.《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水墨 137cm×68cm 2016年
2.《語世》系列 一了 紙本水墨、丙烯 137cm×68cm 2016年
3.《囚境》系列 一了 布面水墨 246cm×450cm 2007年
從佛像繪畫表現(xiàn)的歷時關系上看,唐末五代初,眾多的寺院壁畫和卷軸畫承襲“畫圣”吳道子,執(zhí)著于“筆力狂怪、縱橫馳突、形制奇古”的佛像畫創(chuàng)作,杰出者當屬前蜀畫僧兼詩僧貫休。據(jù)傳,貫休所畫水墨羅漢“狀貌古野,特殊不為世間所傳,豐頤蹙額,深目大鼻,或巨顙槁項,黝然若夷獠異類,見者莫不駭矚”。貫休言,此皆為“夢中得之”。雖不可稽考來處,但無非出自對佛教信仰的虔誠感情,對人生苦禘的參悟與表現(xiàn),及至文人畫的書卷氣和水墨程序化,宗教情感的虔誠和熱情,庶乎蕩然無存。反觀當今畫佛者,多是一些江湖畫痞搖身一變,以畫僧自居,觀其修為和德性,實為沽名釣譽的文化蛀蟲、皂隸之徒。
可見,宗教藝術及精神性藝術于今是冰火兩重天,腹背受敵。“盡管上帝之信仰不受人之背信的干擾,但背信畢竟是背信。盡管上帝的悲憫包圍和承載著塵世,但塵世畢竟是塵世。”(卡爾·巴特《〈羅馬書〉釋義》)
中西藝術史一再證明,真正偉大的藝術是具有宗教性的,藝術在其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之深處是宗教性的。在先知型藝術家身上,通過美和真實現(xiàn)了人對自然的直覺認知,“遠離顛倒夢想”。實現(xiàn)對人的解放,開啟了對超驗的引入、對世界觀念的改變。在創(chuàng)造中,有從“虛無”中來的本源,亦即從另一個世界的自由中來的因素。這意味著,最重要和最神秘的事物,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東西不是來自唯物的“世界”,而是來自精神。而所有精神的創(chuàng)造,都是對人為教條的偏離。這也是古典畫論將“逸格”視為終極品格的根本原因,而絕非應景酬唱的“工匠精神”云云。
一了是中國當代藝術“精神性轉(zhuǎn)型”的優(yōu)秀范式,他的思想和實踐表明:水墨不只是一種藝術媒介,它還是一種與一系列社會性、歷史性和文化性的語境有著復雜關聯(lián)的社會能指,一個不斷終結又重臨的精神開啟。當代性之于藝術家個體,是一種有尊嚴的、追求精神自由的選擇,意味著在遭受啟蒙現(xiàn)代性的獨斷與破裂之后,水墨藝術必然要跨越鴻溝,重建知識與生命的統(tǒng)一,價值、意義與理性的統(tǒng)一,也必然要重新認識自然與人的一元整體存在,重建人與神的關系。
丙申年中秋,于京郊回龍觀
注:
展覽名稱:一了:惡世吞吐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15日—12月15日
展覽地點:北京宋莊89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