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俠
河北省南皮縣職教中心
?
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于地理課教學中
楊文俠
河北省南皮縣職教中心
在分科的教育體系中,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而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就地理學科本身而言,它有著地域性和綜合性的鮮明特點,而且它的科學性和社會性也很強。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與愛國情操的培養(yǎng)是相容的,它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國家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認識與理解,使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具體化。
愛國主義教育滲透高地理課教學
培養(yǎng)和發(fā)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關鍵還是在青少年。從小教育他們樹立愛國的情感和志向,長大了為國盡責,這是十分重要的。愛國主義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它包括愛國認知、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為,因此在愛國主義的教育中必須遵循愛國認知、情感和行為形成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其中認知是基礎,情感是核心,行為是歸宿。作為學校教育,擔負著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極重要的責任,而高中地理必須充分發(fā)揮其主渠道的作用。幾年的實踐,自己在這方面有了一些認識和做法。
“求實”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評價地理國情中的愛國主義內容。根據此原則,注意一些地理國情內容中本身就滲透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并用此觀點剖析、認識每一項地理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我的具體做法,第一,堅持兩點論。每一具體內容往往有兩方面構成。如我國的海陸位置一方面東臨太平洋,東部受海洋影響,降水充沛,另一方面,內陸距海較遠,氣候干燥;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一方面比較迅速,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的增長速度,另一面總體經濟水平不高。這樣,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的兩個方面。第二,堅持分析和比較的原則。事物的發(fā)展都有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搞清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內外因,才能讓學生深刻認識地理國情。作縱橫比較,以揭示其規(guī)律性的內容。
“動態(tài)”是指在地理國情教育中,要不斷更新補充地理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地理國情教育內容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而變化的。如我國的人口數量與質量變化、我國新資源的開發(fā)、工農業(yè)、交通、基本建設的成就等,教材是相對落后于這些發(fā)展的,不補充就缺乏生機。因此,作為一個高中地理教師就要善于不斷發(fā)現、收集、整理有關新的信息,建立行之有效的“資料庫”,及時修改和補充教學中的有關內容。在收集中一定要注意“相關”、“新穎”、“精確”、“可靠”,否則會引起適得其反的效果。
“漸進”是指地理國情教育中一個由低到高、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進過程。因為這類教育不只是認識一些新知識,而是通過認識增強情感,落實在行動上為目的,這應該有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另外,學生正確的情感的形成,并轉化為行動時會有反復。這一教育與地理課的其他教育任務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認真學習,領會總要求與各章節(jié)的互相關系,除了橫向理清,還要縱向理順。某一內容的掌握要達到分級目標,由低到高,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何處激發(fā)、何處鞏固、何處深化、何處形成穩(wěn)定等等。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的內心體驗。“愛國主義情感,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情感?!?列寧語)要培養(yǎng)起這樣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以增強他們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首先要“曉之以理”,即指熱愛祖國就必須先了解祖國?!袄怼本褪俏覈膰椤V獓菒蹏那疤岷突A,愛國是知國的深化和發(fā)展。如我國較為突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問題、原因及對策,我國當前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問題、原因及對策,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產生一種憂患意識,懂得了協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現有素材,以科學的態(tài)度、嚴密的論證、信服的事例、贊許的語言使學生認識基本國情,從而為激起愛國之情打下扎實的基礎。
“動之以情”。情感具有傳感性。有教學活動中,師生的情感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雙向共鳴的。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愛國主義素材既有顯性又有隱性,教師要善于挖掘。用充滿自豪的語言講述我國國情優(yōu)勢,同時不要回避不足之處,以情激情,感染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導之以行”其中“導”是指教師榜樣和表率作用。“師者,人之模范也?!苯處煴救说娜烁窳α渴菑姶蟮?。同時,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又是重要條件。所以,教師要十分注意提高自身修養(yǎng),在教學中表現出對祖國無比的熱愛,以情感培養(yǎng)情感,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持之以恒”這是指在教學中使學生的熱愛祖國的情感意識、行為更為有自覺性、持久性。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尤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基礎教育,應該根據不同層次、不同特點,持久地進行。高中地理教學必須與其它教育相配套,堅持不懈地發(fā)揮其自身教育功能,為學生的整體成長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是學生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的過程。其中,知為基礎、行為關鍵,而情和意是調節(jié)劑。幾年的實踐證明,以上做法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也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規(guī)律,所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高中地理課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很多要求,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頗感責任與壓力。在這一雙向教育過程中,首先是提高實施這一教育的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其價值所在,把地理教學放在整個大教育中來認識。其次,培養(yǎng)自身對工作、家鄉(xiāng)、祖國的熱愛,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激起學生的愛。再次,不斷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提高實施教育教學的藝術,刻苦學習,鉆研技能,盡快適應工作上的各項新要求,繼續(xù)探討高中地理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方面的新經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