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穎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zhèn)學區(qū)
?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更好的運用信息技術
陳淑穎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zhèn)學區(qū)
隨著以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普及應用,人類開始步入信息社會。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新課程的實踐者,認識、掌握并創(chuàng)新地運用信息技術已成必然。下面我就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在教學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顯示出其優(yōu)勢。
1.引入新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
教學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出現(xiàn)課文情境的氛圍,讓學生在聲音、圖形、文字的效果下,學會理解作者的思想和運用文字的技巧。效果會好很多。如《可愛的草塘》,這是一篇敘事寫景的文章,作者通過記敘游玩草塘的所見所聞來表達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對沒有見過北大荒草塘的學生來說,很難體會到草塘的美麗風光,在教學前,先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草塘的美麗畫面,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朗讀,將無聲的文字描寫轉為有聲有色的生動畫面,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
2.激情練筆,讀寫結合。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理解、掌握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生學到的語文知識,必須轉化為運用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練習、提高的過程。只有當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的時候,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針對性練筆才能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如學習《頤和園》一課之后要求按本課的寫作方法仿寫一篇寫景的文章。我先指導學生找出《頤和園》的寫作順序,再學習全文,讓學生了解了文章的寫法,再出示用數碼相機拍攝并經電腦處理的市公園的相關照片,有遠景的、有近景的,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看到熟悉的市公園在銀幕中展現(xiàn),又聽了老師富有激情的介紹時,個個躍躍欲試,我看“火候”已到,便要求學生仿照《頤和園》寫法寫《美麗的公園》。不到二十分鐘,多數同學就完成了四、五百字的習作。
在課堂教學中,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xiàn)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實現(xiàn)媒體教學與目標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重、難點的目的。在閱讀教學中,多媒體的介入,跨越了時空距離,再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學過程,強化了學生的感知,促進了學生的記憶、想象,激活了思維。
如《月光曲》一課,讓學生理解貝多芬用樂曲表達他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是教學的重點。于是,我在課中播放了鋼琴曲《月光曲》片段,并配上多幅圖片,顯現(xiàn)了課文所描述的內容。特別是講到窮兄妹聽《月光曲》一段時,利用聲音、畫面同步作用于學生的視聽器官,使學生由對優(yōu)美樂曲的無意注意轉變?yōu)閷Ξ嬅嫔厦す媚锾兆碓跇非型疑袂榈挠幸庾⒁馍蟻怼I造了《月光曲》的特定意境,為學生體驗語言信息所表達的情感內涵鋪平了道路,消除了“時空距離”。
1.營造氛圍,激發(fā)寫作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要激發(fā)學生的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營造一個毫無顧忌、放膽作文的和諧氛圍,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敢說真話,敢于表現(xiàn)個性。讓他們真切地體驗,自由地抒發(fā)。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yōu)勢。以往的作文教學是教師出一個作文題目或一段材料后學生們便靜坐下來冥思苦想,這樣難以激發(fā)靈感,收效不大。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運用于作文教學中,有效的緩解了這一矛盾。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jié)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yǎng),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其寫作興趣,為動筆寫作打下基礎。學生在電腦房里上作文課時,再也見不到學生“咬筆頭、皺眉頭”的情景,學生個個思想集中,精神抖擻,興趣昂然。
2.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作文教學。
(1)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培養(yǎng)觀察能力。觀察是一個有目的、有順序的知覺過程,人的許多感知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思考得來的。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感知事物、認識事物,把眾多的表象,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使之按照特定要求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表象,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是至關重要的。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既能演示靜態(tài)圖像,又能模擬動態(tài)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時空限制,展示課堂內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把多媒體觀察目標集中統(tǒng)一的特點與作文教學緊密結合,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觀察,把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始終,抓住事物的特點,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就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興趣與能力。
(2)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想象能力。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毙W生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學中,一個教師怎樣才能像一位高明的導游那樣,順理成章地把學生引入到美的境界中去,讓他們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去欣賞美、體驗美,從而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我認為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優(yōu)勢去想象,教師須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設這種情景,而運用多媒體就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
運用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色彩,生動活潑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等,發(fā)揮了寓教于樂的學習優(yōu)勢,從而使學生學習變得更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