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鳳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龍布中心小學
?
怎樣開啟學生寫好文章的大門
陳彩鳳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龍布中心小學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新課標對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累素材,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開啟學生寫作這扇知識大門。
新課標;作文;新方法
俗話說“天下文章都是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同樣在我讀初中時,也聽同學說起過“作文、作文,如果你是人,我就把你踢出門”。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是多么地討厭寫作文。然而,現在當教師了,就常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學生怕作文,作文時這里抄一段那里抄一段,有的通篇抄襲、一字不漏。面對學生學生的這種情況,老師應該怎樣去開啟學生寫好文章這扇知識的大門呢?
從近年的教學經驗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引導學生作文:
首先要減少那些機械性毫無意義重復抄作練習。讓學生的手、眼、腦解放出來,去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平時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所見的人、事、景物都該應該認真觀察,分析,并把它寫下來。如:有一天下午我組織一次科學活動課,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山上,去采摘各種各樣的葉子,了解有關葉子的知識。這次活動卻給學生作文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有位同學這樣寫到:“時值深秋,當我登上峰頂時,落日映紅了天邊的一片云霧。群山蒼翠,綠林中鑲嵌著一棵棵火紅的楓葉,遠處,看波蕩蕩漾的水中倒映著彩霞,幾只白鷺習過,不由使人鑲嵌唐代詩人王勃那膾炙人口的絕句。“落霞與孤鹙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祖國山河如此多嬌,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祖國裝扮得更好。
再次,讓學生做一個有心人,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的思想,看到好詩佳句抄下來,這樣時間一長,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了,積累的素材多了,作文時,有了“源頭活水”,也就沒有必要去造假了。
以成功的喜悅來燃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fā)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yōu)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
加強作文教學指導,引導創(chuàng)新,正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所說,教師的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有充實的作文素質,同時在教法上要有創(chuàng)新教法,摒除那種“知識先行、范文開路,訓練后續(xù)”的作文指導方法。記得又一次聽一位教師的作文課時,他就先讓學生讀一次寫作要求,接著就拿到自己的寫的一篇范文,然后,再選中的一篇相似之類的作文念給學生聽,接著就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范文思路,模仿著寫。這樣既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沒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導致學生抄“范文”的現象嚴重。所以,我們要以學生為本,在了解熟悉其現狀的基礎上,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其盡量打開思路,進入寫作狀態(tài)。
首先是作文評估時要旗幟鮮明地“打假”。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學生所寫的,倘若并非他們所積蓄,一樣畫葫蘆,臨時剽竊得來的,雖屬勝文精品,也要不得”。按我們的話來說,寧可要差一點的作文,也不要“好“得多的假作文。再次,評改中要改變以往“學生寫,老師批,老師評,學生聽”的僵化模式。如:“我在講作文講評時,我會利用小黑板把寫得好的文章選一篇抄下來,同時也會抄一篇較差的。先把好的掛出了,讓學生讀一讀,之后,同桌或者小組討論一下,這篇文章寫得如何,最后匯報。”讓學生欣賞完的佳作之后,再把差的掛出去,全班齊讀,接著評價,并要求學生對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說說好的好在哪里,差的指出不足之處。這樣下來,就養(yǎng)成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也養(yǎng)成了學生寫完作文之后必須修改一下,或同桌互相修改的習慣。
再次,教師要靈活調整評估的尺度,不能千篇一律,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放低標準,讓他們也能“跨過欄桿”。內容上,“要求真是他們積蓄,從胸中那出來的,雖與他人所作大同小異,一樣只取”。(葉圣陶語)語句上。只要是能連貫,通順,不必強求過多優(yōu)美的詩句就可以。如果刻意提高標準,學生便有可能被迫“做假”。對作文基礎差的學生要想方式法給予鼓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寫出色了,也要給予肯定。對其存在的問題,指出時進來委婉。
在作文教學中要想消除學生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我們要從點滴做起,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同時要想法設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觸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