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瞳
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美俄關系的走向成為國內外戰(zhàn)略學界關注的焦點。不少人認為,特朗普在考慮美俄關系時可能較少受意識形態(tài)因素干擾,也不存在繼承奧巴馬外交遺產的政治包袱,因此很可能與俄在聯合反恐、朝核問題等方面展開合作。但筆者認為,兩國關系冷暖并不取決于領導人個性。美國總統(tǒng)換成“欣賞”普京的特朗普,美俄關系不一定能回暖。
首先,美國和俄羅斯經濟互補程度低,改善戰(zhàn)略關系缺乏經濟動力。俄羅斯將大量資源投入重工業(yè)尤其是軍事工業(yè),雖然依托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國家向心力,俄羅斯現在大有“復興帝國榮耀”之勢,但其經濟模式單一、主要依賴資源出口亦是有目共睹?,F階段,世界不少國家頁巖氣開發(fā)技術日臻成熟,美國更是已經掀起“頁巖氣革命”,俄羅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的出口結構優(yōu)勢將越來越小,今年1月盧布大幅貶值就說明這一經濟結構抗風險能力的不足。這種出口以能源為主、進口以輕工業(yè)為主的經濟結構與美國互補性也比較差。
其次,美俄之間溝通渠道不暢。雖然中美之間也有競爭甚至對抗,但兩國一直在各個軌道開展外交工作。即使在1999年“炸館事件”、2001年撞機事件后兩國官方交往幾乎完全切斷的情況下,兩國領導人仍可通過二軌、三軌等渠道進行溝通。但美俄之間長時間的關系緊張導致雙邊溝通渠道相對較少,一個新當選的特朗普及其團隊可能無法扭轉華盛頓龐大的官僚隊伍長期存在的慣性和基本認知。以普京和特朗普二人的個性,一旦因為某些事件出現摩擦,就可能會導致兩國關系急劇惡化,而再次“化干戈為玉帛”又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
第三,美俄對敘利亞等熱點問題的解決方案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比如,美俄可能會在敘利亞境內聯合打擊IS,但在巴沙爾政權去留問題上,美俄立場很難調和。俄羅斯不會同意迫使巴沙爾下臺,美國也很難頂著國內民眾和歐洲各國的壓力而容忍巴沙爾政權。
綜上分析可見,將美俄戰(zhàn)略關系改善寄望于兩位領導人的個人特質并不可靠??陀^上,兩國關系改善缺乏足夠的國家利益基礎和經濟動力,還面臨缺乏溝通渠道等來自政策執(zhí)行層面的阻力。這決定了特朗普上臺后美俄關系改善的空間、幅度都很有限,即使有所改善,相比中美、中俄關系也都脆弱得多?;谶@種判斷,中國應保持足夠戰(zhàn)略定力,不必過于擔心中美俄三角關系的劇烈變動,堅持穩(wěn)健靈活、有所作為?!?/p>
(作者是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