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珂
黑白鍵上,手指飛快地舞動,跳動的音符隨之傾瀉而出。一曲奏罷,第一個站上維也納市政廳舞臺的中國少年——15歲的劉浩,一步步挪至臺前,鞠躬,謝幕,神采飛揚,自信而優(yōu)雅。鏡頭拉近,一張稚嫩、圓圓的臉上,一雙細小、狹長的雙眼,空洞、無神。
原來,是個盲童。觀眾席上爆發(fā)出了更熱烈的掌聲。
作為盲童,又出身貧寒,劉浩的音樂路走得比別人更艱難。他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彈鋼琴的盲童》,感動了無數(shù)人;他參加過郎朗的鋼琴演奏會,被贊譽為難能可貴的鋼琴天才;他上過央視的《成長在線》,被贊嘆是最有天賦的音樂神童……
但是,如果沒有母親康桂芹,就不會有鋼琴天才劉浩。
三胞胎中的幸存者
2000年,康桂芹懷上了三胞胎。這位內(nèi)蒙古赤峰市的下崗女工高興得幾乎發(fā)瘋。她想,以后有人能照顧患先天性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女兒劉娜和長年臥病不起、80歲的婆婆了。
第二年2月11日,懷孕7個月時,康桂芹早產(chǎn)。之后發(fā)生的一切令她措手不及:3個孩子因器官發(fā)育不成熟,被醫(yī)生放進保溫箱全力搶救。治療費用高得驚人,丈夫劉國玉一邊照顧妻小,一邊四處借錢。
虛弱的康桂芹躺在病床上,死死盯著保溫箱里的3個孩子。第三天,老三永遠地離開了她。三天三夜沒合眼的康桂芹當場昏死過去。無數(shù)次的昏迷、驚醒,死神卻再次無情地奪走了老二的性命。
只有老大劉浩幸存下來,這讓康桂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他身上。她一天擠二三十次奶水,連血都擠出來了,只因聽說母乳喂養(yǎng)對小孩更好。但3個月后,劉浩被診斷為早產(chǎn)兒視網(wǎng)膜病變晚期,失明,無治愈希望。
一個個晴天霹靂,把康桂芹與丈夫擊蒙了??粗巴弁邸贝罂薜膭⒑疲倒鹎坌娜绲督g。她緊摟著兒子說:“浩浩別怕,媽媽當你一輩子的眼睛。”
回到家,看到堆滿雜物、終年陰冷潮濕的三十幾平方米的供暖泵房,想著一家5口僅靠丈夫每月1 000元不到的工資生活,康桂芹再次以淚洗面、痛不欲生。
丈夫沒日沒夜地四處打短工以維持生計,康桂芹卻不得不當全職媽媽,以照顧其他家里生活不能自理的三口人。小劉浩一天天長大,康桂芹每次帶孩子外出,都要經(jīng)歷一次痛苦:孩子對各種嘈雜的聲音感到恐懼不安,而其他孩子看到劉浩眼睛怪怪的都不跟他玩。
康桂芹每天都很煎熬,“真的很絕望,他啥都看不到,以后能干啥呀!”
當盲童撞上音樂
劉浩三四歲時,康桂芹先是給孩子買了臺錄音機,后來又買了個玩具琴?!凹热豢床灰娏?,就讓他多聽點東西吧,音樂或許能給兒子帶來快樂?!?/p>
那個玩具琴,劉浩成天擺弄,怎么也玩不厭。一天下午,康桂芹聽見屋里傳來一陣琴聲,劉浩居然彈出了剛聽過的曲子!這讓長期生活在苦悶中的康桂芹驚呆了,眼淚瞬間奪眶而出。
她篤定:“這孩子肯定有音樂天賦?!辈迪聸Q心: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學(xué)琴。
此后,赤峰市紅山區(qū)每天都會出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一位瘦削的媽媽背著雙目失明的兒子四處求師??倒鹎蹘缀跖鼙榱怂星傩校珜Ψ揭宦犝f是盲童都不收,有的甚至不耐煩地把母子倆往門外推。
康桂芹沒放棄,母子倆最終打動了雅馬哈電子琴學(xué)校的劉永學(xué)校長。對方破例收下了劉浩,分文不收。劉浩成了學(xué)生中的佼佼者。2007年正月,6歲的他參加了一場電子琴比賽,在一群正常孩子中獲得了金獎??倒鹎勰樕蠈憹M了驕傲。
而這場比賽,令劉浩接觸到了鋼琴,他發(fā)現(xiàn)聲音比電子琴好聽,表示想學(xué)。劉永學(xué)校長告訴康桂芹,學(xué)鋼琴最好去北京,那兒才有最好的教學(xué)資源。
康桂芹陷入焦慮。家陡四壁,如何帶劉浩去北京求學(xué)?丈夫和婆婆也反對:“沒錢去北京吃什么、住什么!鋼琴都買不起!”但第二天,康桂芹就決定要豁出去試試:“守在家里什么也不會發(fā)生!”
她背上電子琴,拉著兒子,悄悄離開家,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身上就帶了200元?!皠e找我們,我們走了?!彼o家人留了紙條。
“那時候真的想過,實在活不下就去賣腎。”康桂芹說。
母子倆北漂的日子
住廉價旅店,每頓共吃一碗面條,這是母子倆初到北京的情況。每次,等劉浩吃飽了,康桂芹再把余下的湯湯水水吃干凈。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淪為了“乞丐”。
盲校上不了,音樂學(xué)院更不讓進,一個要北京戶口,一個不收盲童。在北京無法落腳,終于有一天,康桂芹口袋里只剩下5塊錢。她買了兩個肉包子給劉浩,“再難也不能讓兒子餓肚子。”
在街邊乞討時,劉浩無意中彈起了電子琴。行人被琴聲打動,與康桂芹聊起來,得知二人到北京求學(xué)的困局,紛紛解囊。至今,康桂芹仍記得那些好心人的面孔:不收面錢的老板娘;不收住宿費的旅館老板;幫忙找盲校的好心“的哥”……
母子倆的事越傳越開。最終,北京蘋果基金會幫他們解決了在北京的生活,資助劉浩進了盲校。丈夫劉國玉此時才與母子倆聯(lián)系上,一家子上了央視的《成長在線》,感動無數(shù)觀眾的同時,劉浩的音樂天賦也震驚了專業(yè)人士。
劉浩的鋼琴之路正式開始,母子倆租住在簡陋的城中村,冬天如冰庫,夏天似蒸籠。特別是下雨天,屋外大雨瓢潑,屋里細雨綿綿。每次下雨,康桂芹就用大盆舉在劉浩的頭頂擋雨。劉浩彈一個小時的琴,康桂芹就舉一個小時的盆。雨勢過大時,她甚至用身體為兒子遮雨。
鋼琴老師不懂盲譜,盲校音樂老師又不懂鋼琴,康桂芹只得找器樂老師學(xué),把琴譜譯成盲譜,給兒子當“翻譯”??桃豁撁ぷV需要一個多小時,一頁五線譜要刻好幾頁盲譜。為了不耽誤兒子學(xué)琴,她每天都要刻到凌晨三四點才睡覺。
康桂芹從網(wǎng)上看到《南京日報》征集郎朗演唱會“特邀琴童”的消息,一番爭取后拿到機會,母子倆興奮得幾個晚上都睡不著。那一場表演,現(xiàn)場觀眾反響非常好,掌聲不斷。郎朗和經(jīng)紀人李寧一直囑咐康桂芹:一定要好好培養(yǎng)這個不可多得的孩子。
康桂芹忍不住抽泣起來:“孩子從赤峰到北京,再到南京,能見到郎朗,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
離夢想還有多遠
后來,劉浩的鋼琴路“順”了一些:2010年,劉浩獲得德國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三名,震驚國際鋼琴界;2011年,根據(jù)劉浩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彈鋼琴的盲童》上映,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2015年,劉浩在《挑戰(zhàn)不可能》中以過人的聲音識別能力震驚現(xiàn)場;2016年10月15日,劉浩榮獲象征與命運抗爭的塔拉獎,站上維也納市政廳的舞臺……
一場場演出,一項項榮譽,劉浩似乎離夢想越來越近??蛇@只是故事輝煌的一面??倒鹎蹖τ浾哒f的一番話,透出了深深的無奈:“希望劉浩以后有能力回報社會。但現(xiàn)在不行,現(xiàn)在還需要別人的幫助?!?/p>
回頭看看現(xiàn)在的生活,仿佛一切也沒有變——劉國玉為了照顧老家的女兒,和康桂芹母子長期兩地分居,僅靠微信聯(lián)系;康桂芹對他只報喜不報憂,“就算跟他講,他也幫不了?!?/p>
被國內(nèi)權(quán)威音樂院校婉拒入學(xué),15歲的劉浩坦露:“那一天我才知道,原來我和大家還是不一樣。他們可以考,但我連個機會都沒有。”盡管今年9月初,中央音樂學(xué)院鼓浪嶼鋼琴學(xué)校答應(yīng)讓劉浩免費入學(xué),但因沒有針對盲童的文化教學(xué),他只能在北京自學(xué)。文化課家教1年10萬元的費用,康桂芹還不知該如何解決,只得待“學(xué)”在家。
讓兒子成為鋼琴家的夢仍在天上飄著。
康桂芹一次次強調(diào):“這么多年,我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多虧了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沒有他們,我們寸步難行。”她想感謝一些人,比如郎朗和郎爸,周立波胡潔公益基金,還有現(xiàn)在的鋼琴老師——中央音樂學(xué)院的盛原教授。他免費教劉浩學(xué)琴,還送了一架三角鋼琴?!八貏e好,我覺得以后什么難題都可以扔給他了?!?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2/06/jiar201612jiar20161221-1-l.jpg" style="">
但她不知道,永不言棄的強烈母愛,才是劉浩黑暗世界里那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在京十年,康桂芹帶著劉浩搬了無數(shù)次家,無論生活多艱苦,她從沒想過放棄:“只要孩子能有學(xué)上,能學(xué)鋼琴,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我的夢想就是幫助他實現(xiàn)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