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浩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超高層住宅避難層研究
文/ 黃浩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從建筑高度而言,超過100米的民用建筑稱之為超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避難”這一要素。主要是因為超高層建筑樓層高﹑人員較難疏散,在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如果疏離措施做得不夠好,則會帶來極大的人身安全傷害及財產損失等。本文在分析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潛在困難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優(yōu)化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的措施進行分析,希望以此為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的優(yōu)化及完善提供有效憑據(jù)。
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
避難層指的是建筑用于消防避難的樓層。通常情況下,當建筑物的高度超過100米,為了解決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便會專門對用于人疏散避難的樓層進行設計。從安全角度考慮,在超高層建筑住宅中設置避難層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超高層住宅避難層的設計存在一些困難,如火災特性會使得設計的優(yōu)化受阻;又如受人的特征影響常會使得設計困難加大。
為了超高層住宅建筑的安全考慮,在設計過程中有必要注重避難層的設計。但是,避難層設計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進而使設計呈現(xiàn)困難的狀況。具體困難點如下:
1.1 受火災特征的影響
火災的特征包括火災煙氣﹑熱輻射﹑熱對流以及輻射等。這些特征要素均會加大避難層設計的難度。在火災煙氣方面,當火勢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煙氣層的高度便就逐漸上升,從而高過人的身體高度,這樣便使得疏離人群受到煙氣的影響。在熱輻射方面,人的熱輻射忍受是具備一定限度的,在超過忍受限度時,便會對人的身體受到極大的損害。在熱對流方面,因火災產生的熱氣流超過人體耐受極限時,便會對人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如下表1所示,即位人體對對流熱的耐受極限。此外,火災發(fā)生之后,還會產生大量的毒氣,當人體吸入這些毒氣,嚴重情況會危及生命。在設計過程中,均需要考慮到這些困難點。
1.2 受人的心理特征的影響
超高層住宅避難層的設計還會受到人的心理特征的影響。首先人與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幼兒﹑青年﹑老年對毒物的忍受力均有所不同;并且,在遭遇火災前,有些人經過訓練,有些人未經過訓練,這樣就導致未經訓練的人不能正確地使用一些避難道具,進而出現(xiàn)人身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人的行為特征非常明顯,在遇到火災的時候,其行為一般表現(xiàn)為嘗試﹑失誤,然后再進行嘗試。由于受人的行為特征的影響,同時火災事故具有不確定性因素,在人未能及時作出正確決策的情況下,便難以安全疏離,進而錯過了逃生的最佳時機。
經上所述,做好其避難層設計的優(yōu)化工作非常關鍵。具體優(yōu)化措施如下:
2.1 充分遵循設計原則
在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過程中,需充分遵循一些設計原則。一方面,防火門需朝向疏散方向開啟。另一方面,避難區(qū)域的凈面積,也就是將避難區(qū)域中交通用房面積和相關設備用房面積除外的凈面積,需充分符合設計避難人員避難的要求,并且需符合每5個人1平方米的方案計算。此外,對于避難區(qū)來說,需從樓梯前室直接進入,不可以穿越非避難區(qū)域。
2.2 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及管理體系
要想使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得到優(yōu)化,便有必要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及管理體系。一方面,對現(xiàn)有的《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進行改進,進而制定并落實超高層住宅建筑的火災防范系統(tǒng)及安全系統(tǒng)。并且,對于防火間距﹑安全疏散以及消防供水等,均需作出相對應的規(guī)定,使超高層住宅避難層的防火級別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需加強對人員的管理以及對防火設備的管理。對超高層住宅建筑的阿全管理機制加以完善,同時在管理方面實施實時跟蹤動態(tài)機制,進一步為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的優(yōu)化奠定基礎。
2.3 普及逃生教育,研發(fā)逃生裝備
如前所述,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心理特征的影響。為此,有必要對公民普及逃生教育。在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過程中,便需要將逃生教育納入整體設計過程中,進而實施逃生教育方案,從而使超高層住宅建筑的公民的逃生意識﹑知識水平以及技巧水平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此外,有必要研發(fā)逃生裝備。例如:美國研發(fā)的袖珍降落傘﹑日本研發(fā)的自重救生索和滑梯等,這些研發(fā)技術及項目均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所以,我國相關設計人員可借鑒國外的研發(fā)技術,進一步研發(fā)符合自己國家的超高層建筑的逃生裝備,進一步保障超高層住宅建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存在一些困難點,一是受火災特征的影響,二是受人的心理特征的影響。為了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得到優(yōu)化,有必要遵循相關設計原則,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及管理體系,普及逃生教育,并積極研發(fā)逃生裝備等。此外,筆者認為在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過程中,還有必要設置專用電梯,一方面專用電梯可以為殘疾人員快速逃離火災現(xiàn)場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專用電梯能夠為被困人員贏取最佳救援時機提供有效憑據(jù)。總之,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超高層住宅避難層設計將能夠得到有效優(yōu)化,進一步為超高層住宅建筑整體安全水平的提高奠定夯實的基礎。
[1]洪聞.眾人.漫談超高層民用建筑避難層[J].安防科技,2013.
[2]甄玉忠.超高層住宅火災避難層設計淺議[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
[3]殷錚.超高層民用建筑國內外防火規(guī)范比較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2.
[4]儲琦.朱潔.超高層住宅設計備忘——以三個實踐項目為例[J].城市建筑,2012.
黃浩(1986-2)四川自貢人,碩士學歷,畢業(yè)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現(xiàn)從事于建筑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