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基本情況分析
曾艷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特殊教育是針對殘疾人和其余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群的教育,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diào)查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問法、邏輯分析法、以成都市6所特教學校體育師資為研究對象,并對6所特教學校的領導、老師進行調(diào)查和訪談,研究得出結(jié)論,針對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場地器材是否滿足學生特殊需求并提出相關建議。
成都市 特殊教育學校 體育場地器材
特殊教育是一門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綜合學科。當前,四川省特殊教育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的符合我國國情及省情的辦學形式,保障了廣大特殊學生接受學校義務教育的基本權(quán)利。而特教學校中場地器材是否滿足學生需求值得探討和研究。開展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課程開設現(xiàn)狀的研究對四川省特教學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改革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及理論研究價值,并且對其他特教學校均有借鑒意義。
1.1研究對象
該文以四川省成都市6所特教學校(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成都市武侯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成都市成華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成都市同輝融合學校;成都市和平街融合學校;成都市駟馬橋融合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表1 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場地類型、面積統(tǒng)計表
表2 成都市特教學校場地是否滿足需要情況統(tǒng)計(多選,n=14)
表3 成都市特教學校器材是否滿足需要情況統(tǒng)計(多選,n=14)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實地調(diào)查法、觀察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成都市特教學校師資現(xiàn)狀進行系統(tǒng)分析。
2.1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基本情況
2.1.1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場地情況分析
《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試行)中對盲、聾、弱智三類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做出相關規(guī)定:“體育活動場地應該包括體育課、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使用的成片場地”?!稑藴省愤€分別對三類學校的體育活動用地面積做出具體的規(guī)定:弱智學校體育活動場地面積規(guī)模達到九班活動不宜小于3570 m2,規(guī)模達到十八班不宜小于5394 m2”。[1]
調(diào)查結(jié)果如表1所示,從場地類型上來看,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都設置了50~400 m2不等的直行或環(huán)形跑道和籃球場,設有足球場的學校有三所,設有特殊運動場地的學校有兩所,排球和羽毛球的學校分別有一所。各學校的場地占地面積從900~6700 m2不等。
通過了解特教學校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場地是否滿足教學需求的調(diào)查可以看出,如表2所示,有14.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場地完全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 21.4%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場地基本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而62.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場地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有21.4%的教師表示學校場地完全滿足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14.3%的教師表示學校場地基本滿足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而62.3%的教師認為不能滿足。有21.4%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場地完全滿足課外訓練的需求,7.1%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場地基本滿足課外訓練的需求,而71.4%的體育教師認為不能滿足。并且在對學校領導的訪談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場地問題是當前特教學校體育教學面臨的一大困難之一。
2.1.2成都市特教學校體育器材情況分析
調(diào)查得知,成都市各特殊教育學校的一般性體育教學器材和康復器材配備基本上符合培智類學校器材配備標準的要求,這和三所特殊教育中心附設在普通小學教學有密切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普通的體育器材可以共享,但仍然存在體育器材使用沖突等現(xiàn)象。
由表3可以看出,7.1%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基本完全體育教學的需求,21.4%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基本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而71.4%的體育教師認為不能滿足。14.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完全滿足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14.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基本滿足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而71.4%的體育教師認為不能滿足。14.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基本滿足課外運動訓練的需求,21.4%的體育教師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和運動康復器材基本滿足課外運動訓練的需求,而62.3%的體育教師認為不能滿足。
3.1結(jié)論
調(diào)查得知,成都市大部分學校場地器材不能滿足需求,教學條件仍有待改善。如表1所示,成都市僅有一所學校的場地設置基本符合配備標準,其余的學校場地設置不符合配備標準,并且在供普特學生共用的場地受到限制。成都市特教學校的場地器材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效果,從而影響體育課程的發(fā)展。由此可見,除同輝學校以外,成都市的特殊教學校存在學校場地器材不能滿足教師教學需求,教學條件仍有待改善。
3.2建議
建議成都市相關部門建立多渠道籌集經(jīng)費改善特殊教育學校教學條件的機制。成都市各級政府可以適當增加財政預算,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同時成都市特教學校應該發(fā)揚勤儉治校的精神,發(fā)動師生修建簡易運動場、簡易器材,保證學校體育的基本需要,緩解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經(jīng)費、場地器材缺乏的情況。
[1]國家政委.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S].2006.
[2]成都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新世紀成都市殘疾人事業(yè)的新跨越[J].中國殘疾人,2003(9):57.
[3]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意見[Z].(川府函[2002]359號).http:PPchina. findlaw.cnPfaguiPp-1P84900.html,2002-12-05.
G818.3
A
2095-2813(2016)05(b)-008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