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明
班集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庭里人多、事亦多。如果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有一顆博大的愛心,有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那班級里的那些事兒就都不是事兒。
手有五指,各有不同,我的班級有30名學生,這些學生各具個性。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那些普通的學生無需耗費你太多的心血,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會牽扯你更多的精力。但班主任若能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他們亦會沿著你設想的方向努力前行。
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人
小高是個極聰明的孩子,但他行為習慣不好。老師一布置書寫類的練習,他準保跑來請假:“老師,我想上廁所,憋不住了!”他這招騙了不少科任老師,幾節(jié)課下來我就猜中了他的“小計謀”。生硬的阻止也不是長久之計,終于有一天,教育他的時機來了。
“六·一”前夕,學校要求每班準備2個慶祝節(jié)目,我發(fā)揮小高表演能力強的特點,為他量身定制了一個小品。一次次地排練,小高竟?jié)u漸地發(fā)生了變化:作業(yè)不用看著他就能寫完了,最近幾天復習課,學習任務大,他不但不偷懶,還練起了書法,把字寫得橫平豎直!
科任老師都說小高變了,我想他是真的奔著“優(yōu)秀的孩子就得有優(yōu)秀的行為”這個方向努力了。
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亮出自己的閃光點,他的內動力就會隨著閃光點逐漸地爆發(fā)出來。
沒有一種親近能比得上來自心靈深處的親近
這是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女孩兒,叫小琪,今年春節(jié)期間,照顧孩子的大娘打電話向我求助,說是孩子病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她打算讓孩子爸爸領孩子去大醫(yī)院檢查檢查。
我安撫孩子的大娘,讓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暴露這些情緒,不要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孩子可能是缺少玩伴,或是想媽媽了。我答應她,開學后一定多加關照小琪。
開學了,小琪接受知識較以前慢了許多,一遍就能聽懂的知識,兩三遍后她還是似懂非懂。我叫她到自己身邊,打算近距離指導她,這才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了恐懼癥。
她還沒到達你身邊,身體就開始發(fā)抖,當你問她:“哪里還沒聽明白?”她馬上點頭:“啊,明白了!”我還沒講什么,她就明白了,這孩子明顯是害怕呀!叫她到黑板前練習,她手足無措,小身體繃得緊緊的……這一切都讓我想起她爸爸對她的教育。
她爸爸脾氣古怪,生活方面對孩子溫柔備至,學習上對孩子卻是焦躁易變,輔導孩子學習時會突然怒喝女兒,甚至是伸手就打。這暴風雨似的打罵使孩子漸漸產(chǎn)生了心理障礙——認為自己笨,學不好知識。
我拉起小琪的手,摟著她的小肩膀,告訴她:“孩子,老師很喜歡你,不要怕老師,老師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我把她樓得更緊些,“記住,有什么不懂的就說‘我不會,老師會幫助你的。”放學后,我找到她爸爸,與他分析孩子的情況,并警告他“女孩兒大了,不能隨便呵斥打罵!有什么事要多和孩子溝通,講道理。”
“六·一”那天早晨,我把氣球拿到班級讓學生幫我吹,小琪興奮地擠到我身后,一口氣吹起了3個大氣球,當我?guī)退褮馇蛳岛煤?,她蹦了起來:“看,我吹的氣球多大!”那一刻,小琪開心得才真如一個孩子。
當然,小琪的病還沒有完全康復,她仍很內向、膽怯,但這些于我們都不再是病,因為她知道她有一個可以說心里話的老師,更因為她的自信心正在一點點地找回!
班級管理是個動態(tài)管理的過程,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每個孩子都在成長,都在變,班級里的“事件”也會五花八門地呈現(xiàn),不變的是他們的大伙伴——老師對班級的愛,對學生的愛!在班集體成長的道路上,只要班主任多用心,就一定會想出更多真情實用的“小妙招”,就一定會引領著這個大集體健康前行!
(作者單位:綏化市永安中心小學)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