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芝茂 于 暉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40)
?
屋頂加層對核電站廠房樓層反應譜的影響評估
馮芝茂 于 暉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40)
以某核電站廠房為分析對象,建立了該廠房屋頂加層變更結構計算模型,對變更后該廠房的樓層反應譜進行了計算,并與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作了比較,評估了該變更對標準設計譜的影響。
核電站,樓層反應譜,廠房結構,計算模型
十三五以來,國內核電已進入快速發(fā)展期,特定廠址的核電站設計與建造基本上是按照某種堆型的標準化設計來進行的。核電站廠房結構的樓層反應譜是相關工藝設備抗震設計的輸入條件,對相關設備制造與認證具有重要意義[1]。
本文以特定廠址核電站某廠房為分析對象,結合設計過程中該廠房屋頂加層變更,采用三維連續(xù)半空間邊界子結構法來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同時考慮了多組地震動輸入時程,來計算加層變更后該廠房的樓層反應譜,并與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做了比較,評估了該變更對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的影響。
1.1 計算模型
計算采用的軟件為SASSI v2.30版,該軟件采用三維連續(xù)半空間邊界子結構法來計算土—結構相互作用,屬于阻抗函數(shù)法。結構采用集中質量桿單元模型來模擬。參考電站廠房結構計算模型如圖 1 所示,某特定廠址加層后廠房結構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加層后影響的質點質量和質量慣量及梁單元的特性參數(shù)分別列于表1,表 2。
表1 質量和質量慣量
參數(shù)質量點號質量/×103kg質量慣量/×106kg·m2JXXJYY參考電站94910429859某廠址93675296487103478301317
1.2 地基參數(shù)
表2 桿單元特性
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考慮的多組地基參數(shù)中,剪切波速為600 m/s~3 300 m/s,壓縮波速為1 400 m/s~5 800 m/s,阻尼比為0.03~0.05;特定廠址的地基參數(shù)中,剪切波速為2 700 m/s,壓縮波速為4 700 m/s,阻尼比為0.05。
1.3 地震動輸入時程
計算中輸入時程采用RG1.60反應譜擬合的4組統(tǒng)計獨立的人工時程,每組時程包括2個水平方向和1個豎直方向。水平向地面運動峰值加速度為0.2g,豎向為0.134g。反應譜的結果取4組時程的平均值[2,3]。
通過計算,分別得到了參考電站8種基巖條件下包絡后的標準設計譜和特定廠址加層后廠房的樓層反應譜,這兩組譜均包含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對應目標阻尼比2%,4%,5%,7%,10%。此處僅給出兩組譜對應2%阻尼比在標高25.325 m(節(jié)點9)的樓層反應譜曲線(見圖3,圖4)。
3.1 對結構主頻的影響
加層后廠房結構整體質量變大,整體剛度基本不變,導致結構X,Y,Z三個方向主頻變小,主頻對比結果見表3。
表3 結構主頻
3.2 譜值的對比
表4 水平方向譜值的對比
表5 豎直方向譜值的對比
從表4,表5結合圖3,圖4可以看出:
1)一般情況下,特定廠址廠房的屋頂加層會使結構質量變大,進而使結構主頻變小,加層后廠房水平方向和豎向方向的樓層反應譜峰值均發(fā)生明顯左移,即反應譜峰值對應頻率變小。2)以標高15.140 m和24.250 m為例,對于廠房較高樓層,特定廠址廠房的屋頂加層使水平方向的反應譜峰值變小,豎直方向的反應譜峰值變大。峰值相對變化量在-5.6%~+1.3%,影響較?。涣硪环矫?,對于低頻點和零周期點,特定廠址廠房的樓層反應譜均可被參考電站的標準設計譜所包絡。
通過比較特定廠址某加層后廠房樓層反應譜與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的差異,評估了該變更對參考電站標準設計譜的影響。屋頂加層使廠房結構總質量增加5%以內時,對水平方向與豎向樓層反應譜的影響較小。而對主頻的影響較大,具體體現(xiàn)在反應譜峰值隨著主頻變小向左移動。綜合來講,屋頂加層對樓層反應譜的影響有限,結果在可接受范圍。
[1] 李忠獻,李忠誠,沈望霞.核反應堆廠房結構樓層反應譜的敏感性分析[J].核動力工程,2005(1):44-50.
[2] 林 皋,李建波,鐘 紅.考慮地震動不確定性的核電廠樓層反應譜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2(3):387-392.
[3] 王海濤,何樹延,張征明.同時滿足反應譜匹配和功率譜密度包絡要求的人工時程生成算法[J].核動力工程,2009(1):112-115.
On influence evaluation of the added floors on the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of workshops in nuclear power stations
Feng Zhimao Yu Hui
(ChinaNuclearPowerEngineeringCo.,Ltd,Beijing100840,China)
It regards one workshop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 as the analytical object. Establishes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added floors alteration of roofs in the workshops. It calculates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after the design chang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after the design change and reference are compared. The impact of change on standard design spectrum is evaluated.
nuclear power plant,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workshop structure, calculation model
1009-6825(2016)11-0048-02
2016-02-01
馮芝茂(1987- ),男,工程師; 于 暉(1982- ),男,工程師
TU3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