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基勝
互聯網保險或將成為風口的豬
耶基勝
“互聯網助力保險,將會形成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風口”。在全面深化保險改革和互聯網化浪潮的“雙動力”推動下,保險業(yè)呈現出難得的投資機遇,將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時期,尤其值得關注是互聯網+保險,正在逐漸生成具有巨大潛力的成長空間。
互聯網保險是在社會科技進步基礎上衍生的金融新業(yè)態(tài)。從趨勢看互聯網保險將可能顛覆傳統(tǒng)營銷思維和傳統(tǒng)營銷渠道,或將會取代網點與人工銷售保險的行為。未來互聯網保險將從兩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在現有存量保險市場,互聯網保險作為新型的渠道介入其中,占領渠道與份額;一是開發(fā)新型保險市場,在某一具備豐富經驗和大數據垂直業(yè)務領域,設計并銷售新型的保險產品。由于保險涉及的場景很多,成長的空間將很大。
近年來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金融行業(yè)處于大刀闊斧的改革中。互聯網興起和其所具備的優(yōu)勢,正好契合金融改革的需要,互聯網迅速滲透金融行業(yè),改變了傳統(tǒng)金融行業(yè)的運營模式。不過金融領域各子版塊被互聯網滲透的程度各不相同。目前在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金融領域中,銀行、證券由于金融改革力度較大最先受互聯網沖擊,如網貸、第三方支付、眾籌證券、互聯網經紀業(yè)務等早已進入野蠻生長。
保險行業(yè)由于受到牌照管理嚴格控制,所以觸網過程有所滯后。隨著國家最高層面確立了“互聯網+”的行動方針,保險行業(yè)也正在被互聯網快速改變。數據顯示2014年互聯網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58.9億元,同比增長195%,對全行業(yè)保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8.9%?;ヂ摼W保險平臺正在加快行業(yè)布局的腳步。
就目前來看我國互聯網保險公司已有經營模式,大致分別為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電商平臺、專業(yè)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專門的網絡保險公司四種類型。國內大型保險集團基本都擁有屬于自建的網絡銷售平臺,如中國人壽的“國壽e家”、中國平安保險的“網上商城”、“萬里通”,以及泰康保險的“泰康在線”等。
就電商平臺來看,目前淘寶、蘇寧、京東、騰訊、網易等電商平臺均已涉足保險銷售。按照險種分類主要涉及有汽車保險、意外保險、健康醫(yī)療保險、少兒女性保險、旅游保險、財產保險、投資型保險等大類。
專業(yè)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不屬于任何保險公司。由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等保險中介,以及兼業(yè)代理公司建立網絡保險平臺,提供保險服務。行業(yè)內知名度較高的平臺主要有優(yōu)保網、慧澤網、中民保險網等。而具有保險牌照的專業(yè)網絡保險公司,目前有2013年由“阿里、騰訊、平安”聯合成立的眾安在線,也被稱之為“三馬”保險。
相比較而言四種模式各有利弊:保險公司雖然具備產品設計能力和牌照優(yōu)勢,但是自建網絡平臺缺乏流量優(yōu)勢。電商平臺和專業(yè)第三方保險銷售網站,雖然具備流量優(yōu)勢,但是在保險牌照、產品設計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目前雖然具備牌照和流量優(yōu)勢,但是營業(yè)范圍還比較狹窄,僅局限在保證金責任保險方面。
在國內互聯網保險的四種運營模式中,第三方互聯網銷售平臺,相對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具有更高的流量,發(fā)展互聯網保險更具優(yōu)勢。市場因此認為未來互聯網保險行業(yè)的巨頭,或將從這一類別的公司中誕生。
2013年2月,中國保監(jiān)會批復“阿里、騰訊、平安”共同投資,設立我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允許其開展互聯網相關的財產保險業(yè)務。標志著我國保險業(yè)與互聯網融合實現重大突破。該公司完全通過互聯網開展銷售和理賠服務,產品包括虛擬貨幣失盜險、網絡支付安全保障責任險等。與一般保險代售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相比,“眾安在線”以互聯網思維結合大數據,設計服務于互聯網經濟的保險產品。能夠因地制宜在線提交理賠申請、提供證明材料等,實現“保險設計—保險銷售—保險理賠”一體化、互聯化的保險服務。
除了上述所說的虛擬財險方面,“眾安在線”在互聯網電商產品與實體經濟結合領域,業(yè)務創(chuàng)新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3年“眾安在線”聯合淘寶,推出國內首款網絡保證金保險——“眾樂寶”保證金計劃。旨在為加入淘寶消保協(xié)議的賣家提高履約能力提供保障。在其帶動下互聯網衍生財產相應保險需求得到了開發(fā),虛擬財險孕育并形成令人遐想的保險“藍?!?。其險種分為損失險和責任險。損失險標的物是游戲裝備、游戲幣以及游戲賬號等,發(fā)生損失的時候,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虛擬財險因為系統(tǒng)意外還而衍生了責任險。
保險網絡化與網絡化保險互為依托,通過利用數字化信息和網絡媒體的交互性,提供保險各個環(huán)節(jié)服務,使保險信息咨詢、保障計劃設計、投保核保繳費、承保信息查詢、理賠給付全過程網絡化。我國互聯網保險險種分為人身險、財產險。借助于互聯網創(chuàng)新保險,人身險細化為理財型壽險、健康保險、意外保險、旅游保險;財產險衍生進入了汽車保險和家財險兩大險種。互聯網而生的電子商務,則產生了第三類創(chuàng)新性保險,如購物運費險等。還有因傳統(tǒng)壽險網絡化也在創(chuàng)新人身險種。
與國外對比我國保險網絡化銷售還有很大發(fā)展空間。人身險方面美國在線購買的比例2012年已經達到了8%至11%,為我國的4到7倍。財產險銷售領域的差距更為巨大,以汽車保險銷售為例,我國車險網絡銷售比例只有1%左右,而美國已經達到了30%至50%;英國達到了45%左右;日、韓兩國達到了41%和20%,是我國的幾十倍。以此推演未來我國的互聯網保險銷售空間巨大。
互聯網保險的集中形態(tài)渠道網絡化。豐富的產品形式體現互聯網保險蓬勃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傳統(tǒng)保險渠道產生強力沖擊,無論是傳統(tǒng)人身險還是財產險,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網絡化銷售,目前我國互聯網保險規(guī)模為291.15億元,占行業(yè)整體保費收入只有1. 7%左右。但是在增長速度方面十分驚人,2013年達到232%,2014年達到了174%,互聯網保險正呈高速發(fā)展之勢。
與互聯網相伴相生的大數據帶來的信息與數據,正在產品設計方面助力保險發(fā)展。結合多維數據描述目標的性質,網絡化+場景化將對保險標的產品定價提供支持。以正在撬動互聯網車險的OBD和UBI產品為例,一般車險需要經歷保額定價、車型定價、使用定價過程。我國當前車險市場仍然處在保額定價的階段。但借助了互聯網生成的大數據,將可能帶動車險直接跨越車型定價進入使用定價。即依據駕駛者的具體行車行為,對車險進行定價。車聯網的發(fā)展將提供全方位行車數據信息,為直接跨入使用定價奠定基礎。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保險市場道德風險問題,激勵并改善人們的駕駛行為。
UBI(User Based Insurance,基于用戶的保險)和OBD(On-Board Diagnostic,作為車載診斷系統(tǒng))是車聯網的兩大支柱。而車聯網的興起和逐漸普及,是車險使用定價的基礎。UBI模式主要包括三種:一是依賴于汽車上的里程;二是基于GPS記錄的里程與車輛的駕駛時間;三是基于收集來自車輛的其他數據,如速度、行車時間、駕駛行為、行駛距離、時長等。后兩模式被稱為基于車載信息系統(tǒng)的用量保險。OBD針對車輛本身的行駛條件,對汽車搭載的硬件、軟件等進行監(jiān)控和記錄?;谝陨蟽牲c能夠對行車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有更好的把握,為實現差異化的使用定價提供堅實基礎。
互聯網在改造保險業(yè)的同時,也改造了傳統(tǒng)實體經濟,衍生新的保險需求。互聯網經濟逐步派生相應的保險需求,例如財產險種會派生出損失險和責任險。沖擊傳統(tǒng)保險險種渠道。無論是傳統(tǒng)人身險還是財產險,通過大數據進行趨勢性分析,都可以進行網絡化銷售,體現互聯網經濟發(fā)展新態(tài)勢。
互聯網大數據主體交易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將激發(fā)消費者對衍生交易的需求,拉近消費者與衍生交易的距離。比如在傳統(tǒng)旅行交易場景中,客戶對意外險需求并非剛性,但是在互聯網場景中,客戶進行機票、酒店等預訂的同時,就會激發(fā)這部分需求。攜程等互聯網旅游(公司)網站銷售旅行意外險,可以細化到一人、一天、一次標準化設計與定價。使得財產保險、理財險相對于人身險等長期險種,更易實現簡單化、標準化設計,適宜互聯網銷售。其中尤其以汽車險為甚,目前我國汽車險銷量由于條款更簡單、標準化,不斷將交易“去中介化”推向極致,2015年網上銷售車險保費收入占比已經達到50%以上。
可穿戴設備及互聯網電子病歷,將推動互聯網人身險市場的加速擴張。可穿戴設備產生數據信息的含金量,已經悄然引發(fā)業(yè)內激烈競爭,將有助于全方位、全天候監(jiān)控人體生理指標和行為模式,克服人身險信息不對稱性。相關指標經過長期積累形成大數據,對判斷投保人身體狀況、可能發(fā)生意外的幾率,形成監(jiān)控指導,為精確化人身險定價提供堅實數據基礎。目前,互聯網電子病歷因醫(yī)院信息電子化較為遲滯,雖然還停留在信息冗雜,互聯互通局部停頓。但經評估今明兩年投保人健康狀況的數據,將會引發(fā)人身險市場需求端的井噴式“哄搶”,已經潛身其中的投資者都會有不菲的收益。
綜上所述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產險,都需要高度重視大數據采集與集中開發(fā),從而實現多維度對保險產品的碎片化設計,實現簡單化定價。目前保險公司自建互聯網營銷平臺,或電商銷售平臺,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等兼業(yè)代理機構,根據保險人授權的范圍代辦保險業(yè)務,收取代理手續(xù)費具有高轉化率特性,為第三方電子商務銷售用戶所接受,淘寶、京東、蘇寧、騰訊都開辟銷售模塊,預計人身險、財產險網絡化銷售,將出現新的空間。
從國家政策面,發(fā)展互聯網保險不斷走向正軌。2011年8月《中國保險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鼓勵保險電子商務發(fā)展。2014年4月《關于規(guī)范人身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互聯網保險是通過移動通信技術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相關業(yè)務,人身保險以總公司名義經營互聯網保險,實現集中運營和管理。2014年12月《互聯網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允許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突破經營區(qū)域限制,明確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披露制度,保險機構及第三方平臺退出管理。
我們認為保險發(fā)展互聯網化恰逢其時,還基于以下現實環(huán)境的分析。個人險銷售曾經是保險銷售的重要收入來源,然而銀行業(yè)與保險業(yè)合作模式受制于銀行,由銀行向保險公司收取手續(xù)費,暴露保險營銷員與銀行權責不明、關系不順、人員大進大出,穩(wěn)定性較低等弊端。加之監(jiān)管部門對銀行代理渠道諸多限制,保險公司盈利難以突破。借助于互聯網“去銀行”第三方,保險公司可謂已等待多時了。
作為計算復雜的金融產品,保險消費者既對保險產品理解存在隔膜,又不甚全面了解自身保險需求。而互聯網保險具有條款簡單、交易便利、保費低廉,容易標準化優(yōu)勢。以車險產品為例,場景化和支付便利,更容易達成交易??蛻舻囊苫笈c咨詢越少,說明保險模式越適合需要。保費低有利于降低客戶敏感性。第三方支付使交易更加便捷。
從保險需求變化來看,互聯網保險正在漸入佳境。這一判斷與80、90后一代逐漸成為的主體受眾相關聯。以壽險為例一方面隨著城鎮(zhèn)化、人口老齡化加劇,合理分配財產日漸成為80、90后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保險具有先天理財稅收優(yōu)惠等優(yōu)勢,使保險已經從被動銷售轉化為主動需求的金融產品。80、90后對網絡金融接受程度較高,逐漸成為擁有社會財富主力,對于風險具有較高容忍程度。作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帶來了新生代網絡消費的需求和習慣,已經養(yǎng)成對互聯網高度依賴,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娛樂、購物的習慣,成為中國社會消費的中流砥柱。多方因素驅動他們的保險需求從“被動銷售”轉變?yōu)椤爸鲃有枨蟆薄?/p>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ヂ摼W保險將成為風口的“豬”。哪家公司將成為互聯網保險的“豬”呢?我們認為在選擇上市公司方面,應當著重把握關聯性與成長性。以“用友軟件”為案例,其長期專注與汽車數據產業(yè)鏈研發(fā),實現了行業(yè)專業(yè)化定位。其參股的“精友時代”深耕整車數據庫、配件數據庫、二手車數據庫,以及車型風險數據庫。目前各大保險公司涉及汽車保險方面的數據處理,基本都使用“精友時代”的方案和服務。2015年已與多家汽車制造企業(yè)開展合作。未來將在車險產品差異化定價中凸顯作用。通過龐大客戶群體提供管理、財務、稅務等服務,具備了龐大用戶體量基礎,具有較好客戶粘性,有望實現預期收益盈利,獲取保險業(yè)務可持續(xù)變現,成長為千億級別的行業(yè)龍頭。
“四維圖新”以汽車導航為入口,已經占據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騰訊移動端的應用流量將激活其數據活性,未來有望成為“內容+數據+服務”全方位車聯網企業(yè),完善車聯網業(yè)務領域,開展基于汽車的多元化金融服務。“同方股份”通過參股進軍保險業(yè),以IT業(yè)務以及能源環(huán)境業(yè)務為主線,2014年成功收購??当kU50%股權,逐步打造公司金融平臺,實行了“技術+資本”的戰(zhàn)略布局。公司資本市場投資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以金融服務為資本運作平臺,公司有望實現各類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