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琳
從國外旅游回來,下飛機,一摸褲兜,一把零碎外幣。抬頭一看,人工兌換窗口早已人滿為患。排隊?為幾元錢不劃算。當紀念幣?家里還閑置著一堆呢。
這個麻煩說大不大,但困擾了出境游客很多年。2012年起,以色列一家叫TravelersBox的科技公司,試圖將此變成商機。經(jīng)過四年研發(fā),他們推出了一款外幣零錢兌換機。它的外觀酷似ATM機,游客可自助把外幣兌換成本國電子貨幣,存進PayPal 賬戶、百度錢包等,或者兌換成星巴克、耐克等的禮品卡。
兌換過程非常便捷。以百度錢包為例,游客只需在TravelersBox上選擇“百度錢包”,輸入個人郵箱地址,將需要兌換的外幣存入放鈔處,點擊完成,查收、確認郵件,錢就到賬了。
與機場人工兌換相比,除了方便,TravelversBox的匯率也比較劃算。但根據(jù)不同國家的相關(guān)政策法規(guī),它會設(shè)立一個兌換金額上限。
TravelversBox目前主要靠手續(xù)費盈利—根據(jù)兌換數(shù)額不同,收取 3%~10% 的手續(xù)費。能賺錢嗎?當然能。還記得2014年那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機場乞討案”嗎?一個機場乞討團伙,年入百萬元,主要就是靠這些“無用”的外幣零錢。
2015年國際旅行者數(shù)量達11.8億人次,回國時兜里剩點零錢是常有的事。以新加坡為例,每年大概有1.2 億美元的硬幣被帶走。TravelersBox每天都會處理上百萬元交易,兌換總額月增長量達30%。
今年1月,TravelersBox完成1 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目前已進入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土耳其等 7 個國家的 10 個機場,即將入駐的還有新加坡、泰國、俄羅斯等 4個國家的5個機場。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機場,TravelersBox一般布置在顯眼的位置,比如登機口、免稅店、星巴克或通向衛(wèi)生間的走道等地。它的終極目標,是讓這項服務變成一種“硬需求”,“就好像ATM機,哪怕再遠,如果你需要存取現(xiàn)金,還是會去找到它”。
打造“硬需求”的核心是做好本土化。進入每一個市場前,TravelersBox都會做好充分鋪墊。為了進入中國,TravelersBox今年8月上線了百度錢包,目前正與微信、支付寶等協(xié)商。同時,它還與百度地圖合作,為用戶在海外機場找到兌換機器提供定位服務。此外,為方便中國用戶將免稅店找零的錢直接存入支付寶,TravelersBox甚至還打算單獨研發(fā)一個系統(tǒng)……
這樣的鋪墊正在全球數(shù)個國家同步進行。TravelersBox計劃到2016年年底,增設(shè)300臺設(shè)備。
關(guān)于競爭對手,他們并不擔心:“別忘了,我們鋪墊了整整5年。新入局者搞定技術(shù)、談好商家、打出品牌,也得花費同樣的時間。但等到那時,我們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大多數(shù)機場,沒他們什么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