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
哪個公司或行業(yè)更有前景?哪個領域有新的市場機會和優(yōu)質的流量渠道?哪個優(yōu)質的項目正在被嚴重低估?業(yè)內大佬們的信息優(yōu)勢往往超出普通人想象。他們的信息優(yōu)勢從何而來?真的是這些人敏銳度超強,信息閱讀量超大嗎?其實,頂層人士,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以及智囊團。
1.信息來源
我們覺得很難獲取、很昂貴、很專業(yè)的數據報告或數據資料,對大佬來說,都不是事兒。很多大佬因為投資,參股或者有合作關系的相關的數據項目,可以直接從中獲得非常多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
前段時間,我去拜訪過紅杉新加坡??此麄兺顿Y項目墻上有某知名第三方數據平臺項目,我就厚著臉皮問,能給一個企業(yè)級賬戶嗎(慚愧,一直沒舍得買)。人家投資大佬輕描淡寫地說,你想知道誰的數據,直接問我就行,他們公司就在旁邊,我經常過去問他們要數據。好吧,最后我也沒要到企業(yè)級賬號,但是我知道了,人家想要看哪個產品或企業(yè)的數據,不受任何賬號權限的限制,分分鐘的事情。
除此之外,每個大佬,只要還有興趣在一線去看項目,找機會,都會參與到多個不同的平臺和組織中,并且成為這里最核心的人物。
并且,互聯網上各種不同領域里都有一些封閉的,私下的信息交流的平臺和圈子。這里的信息,很抱歉,你在網上是看不到的,或者說,等公眾看到和聽說的時候,已經比人家晚了半年以上了,其中的先手價值早被人榨得七七八八了。
2.信息的解讀及處理
大佬也未必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會,但是通常,他們總會認識很多各個領域資深的人士,而且很多都交情頗深,有些甚至是自己一手提拔培養(yǎng)起來,或投資扶植起來的。
遇到新的一些概念、名詞或者商業(yè)模式,大佬們不太明白的時候,他們也會私下把問題發(fā)給這些資深的專業(yè)人士,比如,區(qū)塊鏈是咋回事啦,AlphaGo是咋回事啦,總會有專業(yè)的人幫他們分析解讀。
這種方式都會非常靈活,有的時候是一通電話,有時候則是一起泡茶、喝咖啡談天,也有時候一起打德撲??傊?,高品質的人脈圈是他們能夠快速更新知識庫,掌握新概念的堅實基礎。
3.深入測試,試錯
大佬們往往也擁有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比如人才,比如團隊。遇到一些新的領域快速發(fā)展時,大佬由于有資源優(yōu)勢,在決定重度投入之前,往往也會快速搭建一個小平臺,試試水,看看這個領域的核心訴求是什么,門檻在哪里。然后再決定下一步的策略。
比如,一些巨頭經常內部孵化一些不靠譜的項目,失敗后轉而收購業(yè)內的領先者。站在事后諸葛的角度,我們會覺得,這很愚蠢嘛,不自知嘛。但你換過來想,人家交點學費認識一下市場,也算是提高投資成功率的一種準備工作了。前期這點損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參與創(chuàng)建一個項目,成功和失敗,對我們而言都是100%。但對大佬來說,這可能只是他多方面探索的一個嘗試而已。說來就是這么殘酷,我們?yōu)橹瓵ll in的事業(yè),很可能只是人家戰(zhàn)略布局中無足輕重的一個棋子。
所以對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家乃至投資人,我有一個非常誠懇的建議: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逐漸擁有自己的智囊團。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找一些資深人士做顧問,在企業(yè)資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一些聰明的員工做一些情報收集和分析的事情,按照自己能力搭建一個低配版本智囊團,我認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