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荊 奇
?
藝術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與分析—以廣西藝術學院為例
李 娟,荊 奇
基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持續(xù)下降,了解和綜合分析2014年藝術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比較分析各年級學生體質健康的變化特點、規(guī)律和存在問題,旨在為藝術院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和體育課程設置及體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廣西藝術學院2011級到2014級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顯示:男生隨年級上升體重明顯增加,速度素質呈遞減趨勢,引體向上成績持續(xù)降低,而女生隨年級上升體重有所減輕,仰臥起坐成績有所上升;男、女生1年級到4年級,肺活量呈相反變化趨勢;男、女生1 000m/800m成績均持續(xù)下降。結論:建議藝術院校進一步審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體質達到健康水平。
藝術專業(y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學生體質
2007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為《標準》)的通知(教體藝〔2007〕8號)。2014年7月又重新對《標準》進行了修訂,《標準》要求堅持健康第一,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2〕53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體藝〔2014〕3號)精神有關要求[1]。通過上述一系列文件的發(fā)布和實施,說明學生的體質健康備受國家重視。體質健康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而藝術類院校是高等教育體系中一個相對特殊的高校體制,學生的體質也因為自身專業(yè)的不同差別很大:如有些舞蹈、影視、音樂等表演類專業(yè)學生身體素質很好,柔韌性強,一些銅管樂器專業(yè)的學生肺活量大,而一些以繪畫和設計為主的學生,則由于很少運動,體能相對較差[2]。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廣西藝術學院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有針對性的了解藝術生的體質特征,旨在為進一步提高藝術生體質健康狀況,改善藝術生體質健康工作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同時也為藝術類院校體育課程的合理設置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廣西藝術學院2011—2014學年在校大學生13 711名(男生5 233人,女生8 478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測試方法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測試和評價標準均采用《標準》中的要求,測試儀器為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儀器,操作人員為專業(yè)體質測試教師,體測時間為10月1日—25日。測試指標包括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高、體重;身體機能指標為:肺活量;身體素質指標為:50m、1 000m(男)、800m(女)、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1 min仰臥起坐(女);以及身高體重指數(BMI)、肺活量/體重指數等可比性指標進行研究。
1.2.2 數理統(tǒng)計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測數據進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
表1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總體評價
圖1 各年級學生體質總評價圖
2.1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總體分析
學生體質健康綜合評定,是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數據上報軟件V1.2 對測試成績綜合評分,并進行等級評定:90.0 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3]。從表1統(tǒng)計結果來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遠遠低于全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水平97%。其中,3年級和4年級的不及格率較高,1年級的優(yōu)秀和良好率最高。從圖1曲線圖可以明顯看出:男生大4到大1學生的體測成績等級評定呈下降趨勢,大1與大2曲線圖較接近,大3與大4較接近,并且不及格人數較多。而女生大4到大1曲線圖波動相對平穩(wěn),差異不明顯??傊?,從表2和圖1都能明顯顯示出女生總體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都較男生更高,但總體仍處于中等水平,大1大2學生的體質健康總體評價相對良好,而大3、大4學生的成績處于劣勢狀態(tài),需加強鍛煉。基于高校只針對大1、2年級開設體育課,大3、4年級不再開設體育課,學生不在受到體育老師的監(jiān)督,藝術生自身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經常久坐進行創(chuàng)作,體育鍛煉意識不強,體質持續(xù)下降。女生對自身體型要求相對男生高,總體成績比男生好。
表2 各年級男生體質各項指標比較(x±s)
*代表P<0.05為顯著性差異,* * 代表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與一年級比較;#P<0.05,##P<0.01,與2年級比較;&P<0.05,&&P<0.01與3年級比較。下表同。
表3 各年級女生體質各項指標比較(x±s)
表4 各年級學生體質指數比較(x±s)
*代表P<0.05為顯著性差異,* *代表P<0.01為非常顯著性差異,與2011級比較。
表5 各年級男女學生體重指數等級分布情況
圖2 各年級女生、男生體重等級圖
2.2 身體形態(tài)的變化趨勢與分析
表2、表3顯示,平均身高:男生身高,經t檢驗,P=0.014<0.05,大1年級與2年級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年級之間均無明顯差異。女生身高,經t檢驗,大2年級與4年級具有顯著性差異。平均體重:大4年級男生體重最高為59.62kg,較大2年級增長1.12kg,經t檢驗,P=0.026<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大1年級女生體重最高47.93kg,大2年級女生體重最低47.01kg,經t檢驗,大1年級較大2年級和大3年級體重都呈非常顯著性差異。結論:男生隨年級的上升體重明顯增加,而女生隨年級的上升體重卻有所減輕。由于大1年級學生剛從緊張的高考狀態(tài)進入大學生活,身心都處于極度放松狀態(tài),思想保守,對自身體型沒有過多要求,以至于大1年級學生體重相對其他年級略高。但隨著年級的升高,藝術院校女生對自身身材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各年級體重也呈現(xiàn)出明顯變化。
身高體重指數(BMI)(即Body Mass Index=體重(kg)/身高(m)2),是反映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指標,主要用于評價機體發(fā)育狀況和身體勻稱度,還可以間接反映機體營養(yǎng)狀況。WHO在1999年針對亞洲人的特點又頒發(fā)《對亞太地區(qū)肥胖及其治療的重新定義》所規(guī)定肥胖標準:BMI<18.5為偏瘦組,18.5≤BMI<23.9為正常組,24≤BMI<28 為超重,BMI≥28 為肥胖[4] [5]。表4顯示:男生BMI從大1年級到大4年級逐漸上升,平均增長0.05 kg/m2,經t檢驗,P=0.022<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女生BMI 1年級最高為19.07kg/m2,與大4年級相比增長0.13 kg/m2,經t檢驗,P=0.02<0.05,與大3年級女生存在顯著性差異,與大2年級女生,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男女生體型總體上比較勻稱,大多數學生的BMI分布于正常范圍。但表5顯示,特別是男生仍存在一定數量的超重或肥胖,以及部分低體重學生。男生大1年級到大4年級超重和肥胖所占百分比明顯提高,其中大4年級超重率最高38%,大3年級肥胖率最高17%。而隨著年級上升,女生的超重和肥胖及低體重檢出率有輕微下降。從圖2顯示出男生大1年級至大4年級體重等級分布明顯,波動幅度較大,而女生各年級體重等級分布呈現(xiàn)較平穩(wěn)趨勢,同時可見男生超重及肥胖所占百分數明顯高于女生,其中大2年級男、女生低體重檢出率都在30%左右。男、女生的BMI值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化趨勢,這與不同年級階段學生的體育課程有關,與學生是否進行體育鍛煉有著重要關系。
2.3 身體機能的變化趨勢與分析
身體機能是人體組織器官和各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的生命活動能力,肺活量測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tǒng)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評價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標。肺活量體重指數是人體測量復合指標之一,用以評價人體生理功能水平,是人體呼吸機能的重要指數[6]。主要通過人體自身的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即每1kg 體重的肺活量的相對值來反映肺活量與體重的相關程度,用以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個體與群體進行客觀的定量比較分析[7]。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更能準確反映出人的呼吸與有氧代謝的功能。表2、表3顯示,男生肺活量大1年級與大4年級相比,下降70.52ml,經t檢驗,p=0.026<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女生大2年級較大1年級有所下降,經t檢驗,肺活量p=0.003<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大2年級較大3年級,p=0.042<0.05,具有顯著性差異。總之,男生從大1年級到大4年級,肺活量呈低—高—低—高的趨勢,而女生則呈高—低—高—低的趨勢,與男生在年級上呈相反變化。表4顯示,大2年級至大4年級,男生肺活量體重指數不斷降低,大2年級較大4年級下降0.95ml/kg,女生大3年級較大4年級下降了0.52ml/kg,總之,男、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雖無明顯差異,但總體來看隨著年級的升高男、女生肺活量體重指數都呈下降趨勢,且4年級最低。學生的身體機能不斷下降。
2.4 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變化趨勢
身體素質通常是指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的綜合反映,是研究體質狀況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一般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運動能力。
50m跑是反映速度素質的一項有效指標。表2、表3顯示,大2年級到大4年級男生50m成績持續(xù)下降。經t檢驗,男生四年級與其他年級相比50m跑都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而女生各年級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表明男生隨年級的上升,速度素質呈遞減趨勢。
引體向上主要反映上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同時也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一項有效指標。表2顯示,大2年級到大4年級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持續(xù)降低,其中大4年級比大2年級下降了1.27次,經t檢驗,大1、大2年級分別較大3、大4年級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仰臥起坐主要反映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表3顯示,女生仰臥起坐成績4年時間提高了1.12次/min,但大3年級比大2年級下降0.68次/min。經t檢驗,大1年級分別較大2、大4年級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男生的力量逐漸下降,于自身體重和不加強鍛煉息息相關。女生在經過大1年級體測后,部分學生會選擇仰臥起坐減少腹部脂肪。
1 000m/800m是反映耐力素質的有效指標。表2、表3顯示,大1年級到大4年級男女生1 000m/800m成績均持續(xù)下降。大4年級與大1年級相比,男女生分別大幅度降低24.51s、18.36s。經t檢驗,男女生大1、大2年級較其他年級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梢?,隨著年級升高,藝術生耐力素質呈明顯下降趨勢。
立定跳遠是反映無氧代謝能力的有效指標,是檢驗速度素質和彈跳素質的常規(guī)項目,也是測試下肢肌肉爆發(fā)力和全身協(xié)調能力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8]。從表2、表3顯示,大1年級到大3年級男生立定跳遠逐漸遞減,女生出現(xiàn)輕微增加。經t檢驗,男、女生大1年級較其他3個年級均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
坐位體前屈是反映腰腹和下肢關節(jié)靈活性以及相應部位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柔韌性。柔韌性差會限制了相應關節(jié)的運動幅度,說明相應部位關節(jié)和肌肉缺乏運動。據表2、表3顯示,男、女生坐位體前屈均是大2年級成績最好,大3年級最差,其中男、女大學生成績分別下降1.18cm、1.02cm,大1年級到大4年級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變化趨勢。經t檢驗,男女生均是大3年級較大2年級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藝術生的柔韌性隨著年級的上升也出現(xiàn)了下降趨勢,高年級的藝術生相對于低年級加強身體鍛煉時間減少,學生更多的投入到自己專業(yè)學習和業(yè)余生活中。
(1)藝術生體質健康綜合評定結果顯示:男生大4到大1學生的體測成績等級評定呈明顯下降趨勢,其中不及格人數較多,而女生大4到大1曲線圖波動相對平穩(wěn),差異不明顯。
(2)藝術生體質測試結果表明:男生隨年級的上升體重明顯增加,而女生隨年級的上升體重有所減輕。大2年級到大4年級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持續(xù)降低;女生仰臥起坐有所上升。
(3)男生隨年級的上升,速度素質呈遞減趨勢。男女生大1年級到大4年級肺活量呈相反變化趨勢,其中男生肺活量呈低—高—低—高的趨勢,而女生則呈高—低—高—低的變化趨勢。
(4)男女生1 000m/800m成績均隨年級上升呈持續(xù)下降趨勢,說明學生的心肺機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教學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加強心肺功能鍛煉。
[1]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通知[Z]. 2014,09,15.
[2] 孫衛(wèi)衛(wèi).藝術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06:169.
[3]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評價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J].2014,07.
[4] 吳新宇,付曉春.大學生體重指數與體質健康指標關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J].2006,29(8).
[5] 黨 英,黨曉云,劉獻國,等.2000—2010年河南省大學生體質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1):164~166.
[6] 夏俊彪,程傳銀,周學榮.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對比分析—以南京師大學生為例[J].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5(1).
[7] 鄧樹勛,等主編.運動生理學,全國體育專業(yè)研究生系列通識教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8] 謝慧松,陳慶國,張 瑩.北京市藝術院校學生體質健康質量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5):64~66.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Take Guangxi Arts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LI Juan, JING Qi
Purpose: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continued to decline,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ve the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the art college in 2014,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health characteristics, laws and problems in different grade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art colleges. Method: We use literature data,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 do Health Standard Test for students of grade 2014 to grade 2011 in Guangxi Arts Institu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le students increased weigh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rade, the speed quality of the male student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e; While girls with grade rising weight, crunches scores increased;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 first grade to the fourth grade, vital capacity was a contrary trend; 1000m/800m scores continued to decline.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rt college to further examin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Art academies;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College students’ constitution
1007―6891(2016)02―0121―05
10.13932/j.cnki.sctykx.2016.02.30
G804.49
A
2015-11-10
2015年度廣西藝術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5JGK14。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Guangxi Arts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 53000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