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1.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蕪湖 241003;2.連云港市城頭高級中學 江蘇連云港 222131)
高中體育運動風險識別及急救應對探微
張建1,2
(1.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蕪湖 241003;2.連云港市城頭高級中學 江蘇連云港 222131)
高中時期是學生生長發(fā)育的主要階段,開展足夠有效的體育鍛煉能有效增加學生的體魄,使學生以一個健康的身體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目前我國大部分高中都引進了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體育生活。但隨著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運動中的安全問題逐漸展露了出來,體育運動事故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影響深重。鑒于此,在高中體育運動中開展科學有效的風險識別及急救應對是非常有必要的。
體育運動 風險識別 急救應對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教學理念的改革,高中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多。體育課與其他類型的課程不同,其本身具有劇烈性、開放性的特點,所以出現(xiàn)傷害事故的幾率較大。體育課程管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體育課上的傷害風險性。但事故的發(fā)生不僅僅與體育課程和學校管理有關,同時還受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的影響,因此加強對學生這兩方面內容的培訓也是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
1.1 體育運動風險的特點
1.1.1 運動風險自身特點
體育運動風險具有偶然性、不確定性以及傷害性。體育運動損傷一般都出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自主訓練中,無法預測。例如,學生在進行籃球訓練時過于興奮而跳起來用右手抓籃筐,松開右手后用左手支撐身體而造成前臂骨折,這樣的損傷就是具有不確定性和傷害性的[1]。體育運動項目的增加也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必須滿足訓練需要,而大部分學生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較差,因此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不可預知的風險也越來越多,傷害程度也越來越大。
1.1.2 運動風險的規(guī)律性特點
不是所有體育運動的風險都是無法預測的,某些運動項目的損傷原因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只要加強相關原因的研究,便可應用其規(guī)律性有效地控制或者減少運動風險發(fā)生幾率,從而為體育運動急救應對措施的確立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在運動風險發(fā)生的根本上以及急救措施的應對上降低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健康的損害。
1.2 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風險
1.2.1 學校場地、器材中的不安全因素
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設備室開展體育運動教學和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由于教學場地和器材等設施不安全而產(chǎn)生的風險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例如,一般情況下足球、籃球等競技型運動都需要在專門的橡膠場地進行,而部分學校由于經(jīng)費有限[2],往往會安排學生在水泥場地上進行訓練或者比賽,若學生不小心絆倒,頭部向下,則有可能引發(fā)昏迷、腦出血等嚴重危害,直接威脅到學生的生命安全。
1.2.2 教師對體育運動風險認識不足
許多體育項目難度較大,即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練習技巧仍有發(fā)生運動風險的幾率。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培養(yǎng)學生風險控制意識和控制能力的教學理念,甚至認為學生只需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就可以了,因此使學生在訓練時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教學時缺乏責任心,學生運動時教師不嚴加注意,從而對學生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前沒有細致檢查器械,造成了器械致傷安全隱患。
1.2.3 學生安全意識淡薄
學生對自身的身體情況不甚了解或者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在體育運動時不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執(zhí)行,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某個學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在入學時沒有告知學校及老師[3],平常也按照教師參加體育運動,但在一次長跑訓練中直接死亡。
1.2.4 運動項目本身具有危險性
體育運動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部分危險性本身就是難以避免的。例如足球運動,球員需要在場中不停地爭球,因此在高速奔跑的過程中產(chǎn)生碰撞是非常常見的損傷。
2.1 加強安全意識的宣傳
安全意識是保證體育運動安全的基礎性措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體育運動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專業(yè)的運動員在接觸相關體育鍛煉之前其教練都會詳細講解在鍛煉時應注意的內容,專業(yè)運動員都需要培訓安全應對措施,那么對高中生進行安全意識培養(yǎng)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學校應在開學時為學生開展一次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和風險規(guī)避的相關知識講座。講座的內容應包括學生在高中階段都會接觸到哪些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明確不同項目的風險,告知學生培養(yǎng)安全意識的必要性[4]。
2.2 選擇安全性能高的體育器械
體育器械是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輔助設備,應用頻率較高,因此體育器械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運動安全。以啞鈴為例,市場上的啞鈴有金屬質地和橡膠質地兩種類型,由于學生風險規(guī)避意識較差,在訓練中難免會碰到啞鈴,可能會對學生的骨骼和肌肉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選擇橡膠質地的啞鈴安全性較高。學校在購買體育設備的時候應不只考慮到經(jīng)濟問題,更應該為學生的人身安全考慮。學校應該加強對運動器材的檢修力度,安排專人管理體育運動器械,從根本上保證運動器材的安全性。
2.3 教師加強指導
教師是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引導者,一般體育課堂上教師都會向學生親身示范正確的體育動作。規(guī)范的體育動作是保證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的“金標準”,所以教師在進行示范時一定要保證示范動作的準確性,如果向學生傳授了錯誤的動作,那么無疑會增加學生出現(xiàn)意外傷害的可能。我國高中體育授課的模式多為教師在課堂前10min授課,讓學生在剩下的時間內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問題[5],一方面,10 min的授課時間難以保證運動姿勢的正確教授,且學生在10 min內也難以掌握;另一方面,學生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缺乏教師的指導,增加了運動風險,因此教師應適當增長體育課授課時間,保證學生學習到正確的運動姿勢。
2.4 做好充分的急救應對措施
在意外發(fā)生時進行快速、準確的急救是減少體育運動損傷的必要措施。首先,學校應設立專業(yè)的校醫(yī)院,保證在學生發(fā)生意外的第一時間可將學生送至校醫(yī)院就診,避免因路程過遠而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其次,體育教師應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識,可在學生發(fā)生意外損傷的時候進行急救性治療。最后,學校校醫(yī)院應配足夠的醫(yī)療人員和藥物,醫(yī)療人員應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術,且具有一定的急救經(jīng)驗,同時還應具備一些常用的抗菌消炎藥物和急救藥物,避免因為急救不當而耽誤學生治療[6]。
2.5 建立特殊疾病學生檔案
高中學生數(shù)量較多,體育教師難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具體身體情況,因此學校應每年舉行一次體檢活動,為不適合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建立專門的健康檔案。這樣教師會根據(jù)健康檔案對身體存在問題的學生安排適合其身體情況的運動,保證了特殊疾病學生的生命安全。
2.6 學校制定體育風險管理制度
加強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是保證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的基礎。因此學校應建立健全體育風險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教育部門的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建立風險管理制度時必須嚴格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則,責任到人。
在高中階段展開豐富的體育運動是符合學生生長發(fā)育以及人格發(fā)展的一項必要工作,但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發(fā)生體育運動風險的可能以及嚴重程度,因此應加強體育運動風險識別,從根本上杜絕發(fā)生體育運動風險的可能。學校在開展體育運動教學時應不斷提高教師和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體育運動器械和場地的安全性,保證運動教學的正確性,設立可靠的醫(yī)療機構,保證體育運動的安全性。
[1]羅平.高校體育突發(fā)事件的成因與應對措施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池永明.高中體育運動風險識別與急救應對措施分析[J].教師,2012(28):115.
[3]翟虎翔.我國中小學體育風險識別與應對研究[D].河南大學,2010.
[4]王迪迪.學校體育安全風險管理探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5]張光芬.周口市普通中學體育課風險管理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3(2):145-149.
[6]黎登輝.論學校體育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5.
G633.96
A
2095-2813(2016)11(a)-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