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中國MOOC發(fā)展現狀與瓶頸研究
王晶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本文主要針對我國MOOC發(fā)展的現狀和瓶頸進行分析研究,重點介紹了MOOC平臺建設、SPOC模式應用以及專業(yè)技能教育MOOC的發(fā)展,從MOOC交流工具、學習成果認證、可持續(xù)發(fā)展三個方面對MOOC的瓶頸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期望對今后MOOC更好的發(fā)展提供幫助。
MOOC;發(fā)展現狀;發(fā)展瓶頸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規(guī)模開放網路課程,在國內被稱為“慕課”,與傳統(tǒng)教育方式相比,其獨特的優(yōu)勢:一,開放性,MOOC面向所有人,只要學習者具備上網的條件,就可以隨時進行MOOC課程的學習,拓寬了優(yōu)秀教學資源的傳播范圍;二,規(guī)模大,主要從大規(guī)模參與、大規(guī)模交互、海量教育資源三方面體現。同一時間參與課程學習的學員可以達到數萬人,其設置的討論區(qū)也有數千、數萬人進行討論交流,教育資源來自各所名校,具有較高的質量,數量龐大。三,個性化,MOOC平臺會根據學員的視頻觀看、作業(yè)測試、評價等情況,分析學員基礎知識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其從海量教育資源里提取和推薦符合學員認知需求的課程[1]。
2.1MOOC平臺建設
MOOC在我國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教育部2011年啟動了“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工程”,已經有眾多高校開始建設MOOC,在線教育平臺也隨之成立,如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智慧樹、超星慕課、華文慕課、頂你學堂、愛課程、慕課網、極客學院等等。
2.2SPOC模式應用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這個概念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怂菇淌谧钤缣岢龊褪褂玫摹kS著MOOC的發(fā)展,SPOC主要作為MOOC與課堂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被逐步應用于實踐,實現翻轉課堂教學。其基本流程是,學生首先觀看學習老師布置的視頻課程,然后老師在實體課堂中回答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最后在課上與學生一起處理作業(yè)或其他任務。目前已有多所大學參與SPOC建設,上海交通大學提出了“MOOC inside”概念,面向在校生采用翻轉教學課堂模式;復旦大學探索以MOOC為載體的混合式教學改革[2]。
2.3專業(yè)技能教育MOOC快速發(fā)展
隨著MOOC的持續(xù)發(fā)展,專業(yè)技能教育將成為其發(fā)展的重要領域。國務院參事唐敏認為,MOOC在職業(yè)教育尤其是創(chuàng)新教育方面將更有作為。MOOC被認為更適合于成人學習者,對于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有重要意義[3]。我國MOOC平臺中的“極客學院”和“慕課網”正集中進行專業(yè)技能教育。他們利用具有豐富經驗的互聯網領域以及信息技術領域的資深工作者策劃和錄制課程,分析一項技能、一個問題或產品案例,提出相應解決對策,充分利用瑣碎時間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記憶。
3.1MOOC在線交流存在的問題
學員積極性不高,主要表現在參與人數少和整體活躍度低兩個方面。學員是在線交流的主要參與者,對授課效果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MOOC具有大規(guī)模參與的特點,同一門課程會有眾多學員報名學習,但絕大多數學員只是注冊、聽課,其他的討論交流、課后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很少有人參與。以黃如花教授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設的《信息檢索》課程為例[4],至2014年12月5日,該課程報名人數達到13 648人,但參與在線交流的人數僅有2 250人左右,大約占報名總人數的16.49%。
在線交流工具選擇及使用不合理。Coursera曾經做過統(tǒng)計,學員在討論區(qū)提出問題到獲得回應的時間間隔平均為22分鐘[4],若采用的交流工具較少則實時性較差,學生的問題不能得到立即的解決,難以滿足廣大學員的需求。但若采用較多的交流工具,無疑會加重老師或助教的維護負擔,浪費MOOC制作團隊的精力,甚至,會出現學生通過不同交流工具提問同一個問題的情況。
3.2學習成果認證問題
MOOC通常會在考試結束后為學員頒發(fā)學科證書,但這些學習成果卻未得到權威機構和大學的認證,學分授予問題也有待解決。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清泉教授認為,能夠授予學分是MOOC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5]。此外,該證書也未得到社會的認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很多學員參加MOOC學習并非是只是為了獲取學分或學位,更多的是一種自主自愿學習。而且將來專業(yè)的概念有可能被淡化,掌握某幾門核心課程或精通某幾項技術將成為就業(yè)的敲門磚。但目前進行就業(yè)時,用人單位更看重文憑和學位,MOOC學習成果認證問題有待解決。
3.3MOOC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
實現資源免費開放和教育民主化是中國大學不懈追求的目標,但制作MOOC視頻的大量資金卻不可能全部由政府和各高校來承擔。課程團隊方面,大多數MOOC主講教師和助教團隊總共也就五六個人,從課程規(guī)劃,資料收集整理,課件制作到視頻錄制,課程上線及維護,再到課后互動交流和作業(yè)批改[6],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課程團隊投入大量精力,這無疑會給教授者帶來壓力,不利于MOOC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課程內容方面,有些課程學習需要動手進行操作實驗,但MOOC平臺尚未提供允許學習者進行模擬實驗的方法,這也是關系到MOOC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
4.1建立激勵機制
可以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來提升學員參與MOOC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例如,可以設立“獎學金”制度,對在最終在期末考核中成績突出、排名靠前的學生分發(fā)一定金額的獎學金;對積極參與課后討論交流的學員可以贈送主講教師的親筆簽名或者主辦學校的明信片等。
4.2選取合適的交流工具
在交流工具的選擇方面,應全面考慮用戶個人能力和使用習慣,以及交流工具本身的性質,例如易用性、安全性、交互性、界面友好性等因素。MOOC平臺可以嘗試同時推出多種交流工具,讓學員試用一段時間后通過投票來決定最終使用哪種交流工具。
4.3認證學習成果
對于在校大學生學員,可以逐步通過各所高校之間的合作,將學員的學分加入到其所在學校專業(yè)課學分中,并授予相應的學科證書;對于其他學員,可以通過建立“學分銀行”對其學習成果進行認證。
4.4開展商業(yè)運營模式
對于MOOC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可以通過開展商業(yè)運營模式來解決。例如,進行有償課程輔導、考試付費、與專業(yè)技能培訓公司合作、廣告點擊收費等。此外,還可以出售相關課程的數字教材,包括課外資料、課后習題等。
[1]豐娟娟.我國MOOC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分析[J].信息通信,2015(7):267-268.
[2]王永固,張慶.MOOC:特征與學習機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20.133.
[3]張皛.我國MOOC發(fā)展現狀及展望[J].軟件導刊,2015(1):156-158.
[4]黃如花,劉龍.MOOC在線交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與情報,2014(6):18-22.
[5]袁松鶴,劉選.中國大學MOOC實踐現狀及共有問題——來自中國大學MOOC實踐報告[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4):3-12.22.
[6]黃如花,李白楊.信息檢索MOOC中的交互式問題設計與評分導向[J].圖書與情報,2014(6):14-17.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Bottlenecks of MOOC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g Jing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0)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bottlenecks of MOO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focu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OOC platform establishment,SPOC mod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 MOOC,and studied MOOC bottlenecks from three aspects of MOOC communication tools,certif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hoping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OOC in the future.
MOOC;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Bottleneck.
G203
A
1671-0037(2016)04-52-2
2016-3-25
王晶(1994-),女,本科,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