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軍(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 072450)
?
淺談美術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李彥軍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第二中學,河北 保定072450)
摘要: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有聲有色地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展示圖片,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繪畫技能。運用音樂拓展思維空間和欣賞深度。編排文字,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穿插動畫,啟迪比較分析和學習思路。
關鍵詞:教學圖片;素材庫;拓展思維空間;豐富教學內容;直觀化
美術展示給人們的是一個色彩的世界, 如何把學生引入這個多彩的世界,一直是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努力的方向。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來自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學習方式,評價體系等全方位的變革,讓美術教學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出現,更是成為美術教師的得力助手。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有聲有色地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讓美術課上得更精彩。那么如何設計出具有美術特色的多媒體課件,帶領學生在色彩的世界中自由遨游呢?本人在合理運用圖片、音樂、文字及二維、三維動畫,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方面的問題。
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又是視覺藝術,由于其審美性的特點,要求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各種欣賞與審美資料。隨著計算機技術,配套設備及相關軟件的普及,美術課教學用的圖片來源越來越多,比如通過掃描儀可以把較小的圖片和照片輸入計算機,通過數碼照相機可以把一些美麗的風景,人物的動態(tài)場面,大幅及立體的美術作品變成數字格式輸入計算機,通過素材庫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學圖片資料,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制圖軟件自己制作一些必要的圖片等。教師在有了這些教學圖片以后,還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必要的篩選,而且要通過一些圖片處理軟件對圖片進行必要的處理,這樣才能使已有的圖片更加符合教學的需要。選用的圖片除了畫面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色彩感要強外,有可能的話最好編制成可以局部放大的形式,便于細節(jié)部分的分析。這些量大,涉及面廣的圖片材料通過計算機技術很好地集成在一起,讓學生體驗線條,色彩,形體等外在形式的美,更能讓學生從中體驗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制作繪畫步驟:把整個繪畫過程高度概括為幾個關鍵性的畫面展示,分步驟時要注意結構上先簡后繁的條理性和色彩上先淡后濃的層次性,畫面要清晰.期間可適當插入部分有動態(tài)的繪畫,制作過程。比如在“立體構成”和“組合形體寫生”中,學生欣賞建筑藝術,不但可以用常有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形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做動感顯示,讓建筑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欣賞周邊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設置路線瀏覽一座建筑物的內部裝飾,陳設等。學生有一種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這種既有步驟又有過程的展示,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繪畫的方法。
在美術課件制作中,為拓展學生的想象與聯想的空間,深化作品的主題,可精心挑選適當的音樂作背景,做到視聽結合情景交融。這樣引發(fā)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欣賞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可以配上琵琶獨奏曲《春江花月夜》,那柔婉優(yōu)美,流暢多變富于江南韻味的音樂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學生從畫面上更能領略到富春江恬淡自然,清新秀美的特點,深刻的感受到作者追求和平,安寧的思想感情。再如凡高的《星空》,描繪了在令人眩目的星空中,星星卷起巨大的彩色漩渦,樹木如燃燒的火焰,一切帶著令人不安的激動。再配上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那熱情,充滿活力且富有動感的音樂,一定會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由此可見,配置可以烘托主題的背景音樂,可以達到啟迪思維,加深欣賞深度的目的。
以圖片為主的多媒體課件當然也需要插入必要的文字內容,但文字內容在整個課件內容中所占的比例不大。美術多媒體課件中出現的文字,往往是教學中的要點和一些美術理論,故此時運用的文字字體以宋體或黑體為佳,大小標題的字體體積要有層次性,色彩要醒目。背景應力求色彩單純,畫面簡潔,在視覺上做到既不搶眼,又能烘托文字主體為宜。此時插入的配樂要合理,力求和文字相協調.如在展示文字時可以適當配上打字聲音。但不可過分熱鬧,以免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在多媒體課件中要加入較多的文字資料,可以建立一些相關的"超文本鏈接",它有助于教師準備更多的相關教學資料而又不使課件過于冗長,也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給教師提供"非線性"的教學習慣和思維模式,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流程不固定在"一條線(固定的思維模式)"上。比如在有的畫家介紹中需要對畫家的生平進行比較詳細地介紹,我們可以在課件中安排一些畫家的生平小故事,以超文本鏈接的方式來展現。
在美術教學中,遇到理論性問題,教師常常需要用很多抽象的語言來向學生表述,而效果往往仍不盡人意。如果這時在課件中插入一段適當的二維或三維動畫,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具象化,就能有效的解決教學難點。比如《明度的漸變》中講到,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于不同的心理感受。學生一時不能理解,課件中可以設計這樣一段動畫“一個人背著一個白色的木塊走過,神情很輕松。又背著一只同樣大小的黑色木塊走過,看起來又累又重?!碑嬅婵鋸?,以說明黑色比白色給人于沉重感,學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剛才的意思了,當然動畫的穿插要適時適度,要做到少而精。
(一)課件的合理定位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保證,課件制作的目標應定位在始終服務于教學目的的完成和教學重點,難點的解決,也就是說它始終是完成教學任務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如果失去了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一目標,那么再美的課件也毫無價值。
(二)課件使用的目的,應定位于為學生提供解題的思路,而不直接給予學生答案。教師的講解是為了結合課件進行啟發(fā)性提示,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
綜上所述,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隨著教學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將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教學的各個學科,在美術教學中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與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美術本身就是一門視覺藝術。用好多媒體課件,使美術課上得更精彩!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