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九歌
在缺乏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過去,汪洋大海是難以丈量的,因面積之浩瀚廣袤,小一點的比如有江河湖泊,在長度或者寬度上也足夠讓人手足無措。那時候,恐怕只有池塘才能被任意拿捏和掌控。比池塘更小的水面是硯臺,就躺在案幾之上。作為文房四寶中最為持久耐用,可供反復(fù)的一種,它多了一些重量和積淀。通常形容出淤泥而不染的是荷花,其實硯臺更貼切一些,因為硯臺需要時常清洗,每次使用時方能磨出清爽的好墨,而與墨如此緊密的硯臺,終究是潔凈的,每次沖洗之后都一如既往。清魏子安在《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中寫道:“從此綠鬢視草,紅袖添香,眷屬疑仙,文章華國?!笨梢姇还苊鎸θ缫饣蛘吣婢?,都有著情感的依托,而磨墨的女子,恰如其分地占據(jù)了他們的心靈。舊時文人多半落拓,明清時期就有人將秦漢時期的磚頭打磨制作成硯臺使用的,實在是雅事一樁,這和時下手工制作的流行有相似之處。精雕細刻者有之,隨意挖個洞能儲存墨汁的也有,不在技藝的高下,在于那份實在的心思。
硯臺的質(zhì)料很多,有石、陶、泥、磚瓦、金屬、漆、瓷等等,我見過鄉(xiāng)下的老先生拿個破碗酒能當(dāng)硯臺來用,倒也挺好的,其實,或許那個破碗還是青花瓷呢。在小時候的記憶里,我練習(xí)毛筆字所用的硯臺是拿青磚自制的,隨處可見的老房子上的青磚,就堆在這里和那里,小巧又光滑,如今它們都突然消失了。當(dāng)然我是依樣而學(xué),隔壁的小青年成了我的師傅,就是他把一塊青磚打磨成了樣式樸實但又靈動的硯臺,后來我還跟他學(xué)了將青磚磨成一把手槍,磨成一個葫蘆,質(zhì)地細膩又堅實光潤地青磚仿佛一塊讓人珍惜的橡皮。對于硯臺的接觸,讓我逐步了解了青磚、紅磚、水泥、石頭,按照道理,這幾乎就是培養(yǎng)出一個合格的土木工程師的軌跡。但是愧對于它們,后來我就一直沒有過多的去關(guān)注了,直到去年,在進行古磚瓦制作技藝的相關(guān)了解工作當(dāng)中,突然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以建筑材料為最初功能的磚,在時代的變遷中,被賦予了更多的刀光劍影、風(fēng)花雪月、顛沛流離、驕奢淫逸,那些磚塊上或許被涂抹過血汗、淚滴、酒液、腦漿,它們一路走來,所經(jīng)歷的坎坷,足夠?qū)Φ闷鹉切┚眠h的年代。
沈復(fù)在《浮生六記》之《浪游記快》中,有一段文字記述:一夜,忽見數(shù)十里外有紅燈大如栲栳,浮于海中,又見紅光燭天,勢同失火,實初日:“此處起現(xiàn)神燈神火,不久又將漲出沙田矣。”由此也可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簡略程式。磚是泥脫水變硬的產(chǎn)物,墨是硯加水消磨的結(jié)果,如同陰陽的互補。其實在燒磚、制硯的過程中,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也都齊全了,在火焰熊熊中,一切都匯合到青煙之中。五行作為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xué)概念,是從人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并不斷被加入新的內(nèi)涵,從單純的生存技能上升到新的高度,成為學(xué)識和體系,成為帶有信仰色彩的東方哲學(xué)。制作一塊將來會成為硯臺的磚頭,又需要多少心血和汗水仿佛不為眾人所知。工匠們耐心地進行著重復(fù)多次的動作,磚瓦制作這門手藝費時費神,從選土、風(fēng)化、晾曬、泡漿、攪拌、沉淀、踩土、制坯、干燥,到最后的裝窯、燒制、窨水等等,一道道工序一個都不能少。手藝大多是祖?zhèn)鞯?,通過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點對點地傳承下來。學(xué)藝不精的徒弟往往半途而廢了,留下來的就是那些能吃苦耐勞,適合慢工出細活的好工匠。
磚頭被加工好了,正常地用于建筑物中。多年以后,或許房屋倒塌于戰(zhàn)火之中。流失的磚頭被后人所覓得,那么如何打磨一方硯臺就是一件見智慧的事情了。銘文是在磚頭表面清理過程中要特別留心的部分,蘊涵在里面的歷史,就隱藏在這些文字里。以磚制硯者以漢磚為最佳,因為漢磚上多有圖案文字,更顯高古淳樸的味道,且磚質(zhì)細膩均勻,從質(zhì)地上也更加適宜于制硯。漢磚硯的樸拙大方是其它任何硯都不能與之相比的,案上置一上好漢磚硯,古色古香無與倫比。盡管拿來制作硯臺的磚頭都會選擇比較細致的,但是以漢磚所制得的硯并不會比其它傳統(tǒng)名硯在使用上有太多優(yōu)勢,更主要的是它符合了文人墨客的泥古之心,屬于雅致的賞玩。其實漢磚的精細也是相對而言的,要想加工成可用的硯臺,還須進行一些加工,比如用糯米或者桐油、臘一類的物質(zhì)來填補縫隙,就是通過加溫和煮沸,讓這些融化的物質(zhì)來充滿磚的縫隙。
火能讓泥成為磚,具有了金屬般堅硬的屬性。而水,卻能融化墨,流淌出用于書寫的墨水來。當(dāng)墨塊在硯臺中打轉(zhuǎn)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磨礪是一個多么令人驚悚詞,墨塊作為一段完成的固體,和人的肉身一樣,被迂回的圓圈所磨損,雖然有所詩意,但是不能避免一個存在的事物的消失。生活告訴我們的是,必須不斷的旋轉(zhuǎn),逐漸矮下去,短下去,最終把身體的一部分融化在流水里??墒撬鸾K究不相容。文字所能留下的依然短暫,如同筆墨之間的爭斗總是捱不過時間的洗練,或者干脆焚書坑儒般一鍋端掉,一方硯臺中所暗示的俗世五行,悄悄地指引著人們的生活軌跡,有一種撕心裂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