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雨
臍部磁療法
文/喬雨
臍部磁療法是利用磁場作用于人體臍部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磁穴療法的作用機制較復雜,但其最基本的一點是通過磁場對機體內(nèi)生物電流的分布,電荷的運動狀態(tài)和生物高分子的磁距取向等方面的影響而產(chǎn)生生物效應和治療作用,磁穴療法按磁場形式不同,又可分為下述幾種方法:
(1)靜磁療法 治療時其磁場恒定不變,主要有磁穴法和磁帶法。
磁穴法是將磁片或磁珠用膠布敷貼在臍部,療程依病情而定。
磁帶法是將磁帶縛在體表穴位或病灶上進行治療,其作用與臍穴法基本相同,但不需用膠布粘著,可避免膠布引起的皮膚刺激反應,且使用時佩戴方便,缺點是易移動,對穴位作用有時不夠準確。磁帶可以晝夜或僅在睡眠時佩帶。
(2)脈沖及脈動磁場法 直流電脈沖感應磁療機,同名極旋轉(zhuǎn)磁療機,磁-顫摩機等均可產(chǎn)生脈沖或脈動磁場,
(3)交變磁場法 一般用電磁感應機進行,多采用5-100Hz的低頻交變磁場。治療時選擇合適的磁頭放置在肝部。磁頭表面磁場強度一般可以調(diào)節(jié),常用0.03-0.15T,每次治療時間20-30分鐘,每日1-2次,治療時磁頭可發(fā)熱,治療時間較長時更為明顯,故應注意防止燙傷。
(4)磁電綜合法 將某些低、中頻電流和靜磁場聯(lián)合應用。通常采用感應電、低頻脈沖調(diào)制電流(如晶體管小功率脈沖治療機轎出的電流包括密波、疏波、鋸齒波、斷續(xù)波等),中頻正弦電流及脈沖中頻電流等與磁穴法同時綜合應用。這些電流一般無電解作用,可以用磁片作為電極直接貼在皮膚上進行治療,治療方法與上述各種電流的治療方法相同。
運用磁療法應注意副作用(如惡心、頭暈、嗜睡或失眠)明顯者慎用;孕婦禁用;白血球總數(shù)在4000以下禁用,急危重癥(如高熱、脫水、急性心梗、急腹癥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