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軍 趙文軒 張瑞
?
·臨床與基礎研究·
HBV-LP與HBV復制的相關性研究
王山軍 趙文軒 張瑞
目的 針對HBV-LP與HBV復制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方法 隨機選擇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0例、健康體檢患者120例,HBV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健康體檢患者作為對照組,針對兩組患者血清進行檢測,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測定HBV-LP與HBV DNA,比較HBV-LP與HBV DNA的相關、陽性率等指標。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HBV感染HBV DNA陽性患者血清HBV-LP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陽性率為92.50%(111/120),HBV DNA陽性患者血清的HBV-LP陽性率為94.12%(96/102),HBV DNA陰性患者血清的HBV-LP陽性率為83.33%(15/18)。HBV-LP與HBV DNA陽性率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隨著HBV DNA拷貝數升高,陽性率增加。隨著HBV DNA復制數增加,HBV-LP濃度升高,兩者之間為正相關。 結論 在HBV感染患者中HBV DNA、HBV-LP檢測,可有效判斷患者體內HBV病毒進展、復制、及療效和預后。
HBV DNA;HBV-LP;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
在臨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逐漸升高,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2]。目前在臨床治療中,針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改善肝功能、HBV DNA轉陰,準確的將感染患者體內的病毒復制,并與抗病毒治療效果的血清指標等進行反映[3-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危及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其有較高的感染率,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引發(fā)肝硬化、肝癌等[5]。加強對HBV-LP與HBV DNA的檢測,可以有效判斷患者的病情,反映HBV復制與HBV患者的預后之間的關系。為此本文針對HBV-LP與HBV復制的相關性進行研究。
一、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0例、健康體檢患者120例,HBV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健康體檢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齡為15~65歲,平均年齡(36.7±4.3)歲。觀察組患者男性77例,女性43例,年齡為15~66歲,平均年齡(36.5±4.5)歲。兩組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且自愿參與本研究。
二、方法
針對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HBV-LP和HBV DNA進行檢測,采取患者空腹血樣,離心處理,取血清,檢測HBV-LP和HBV DNA。HBV-LP檢測采用ELISA法,HBV DNA檢測采用FQ-PCR法。兩種檢測方法均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的標準進行,陽性和陰性評價標準為HBV-LP檢測的OD值≥陰性對照均值×2.1則為陽性,反之為陰性。HBV DNA檢測的HBV DNA含量<1.0×103拷貝/mL,則為陰性,反之為陽性。
三、觀察指標
針對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HBV-LP與HBV DNA的相關性、陽性率等指標進行觀察比較。
四、統計學分析
針對本研究兩組涉及數據,采用SPSS 16.7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采用Spearman 等級進行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一、HBV-LP與HBV DNA拷貝數的相關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103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BV DNA≥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與觀察組HBV DNA 103~105拷貝/mL組的HBV-LP濃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下。
表1 觀察組HBV DNA拷貝數與對照組HBV-LP的相關性比較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HBV DNA拷貝數組的HBV-LP比較
二、HBV感染患者HBV-LP與HBV DNA的相關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HBV感染HBV DNA陽性患者血清的HBV-LP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的陽性率為92.50%(111/120),HBV DNA陽性患者血清中HBV-LP的陽性率為94.12%(96/102),HBV DNA陰性患者血清中HBV-LP的陽性率為83.33%(15/18)。HBV-LP與HBV DNA的陽性率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隨著HBV DNA拷貝數升高,陽性率增加。
表3 HBV感染患者HBV-LP與HBV DNA相關性比較
在臨床上,HBV感染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且有較高傳染性,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著較大的威脅[6-7]。如果對HBV感染患者不及時治療,隨著患者病情發(fā)展,會造成肝硬化、肝癌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
目前在HBV感染患者的治療,對患者療效監(jiān)測,以肝功能指標改善、HBV DNA轉陰率等為指標,但是對于HBV感染HBV DNA水平較低的患者,目前針對HBV在患者體內復制、抗病毒療效等評價和監(jiān)測,無有效的血清指標[9]。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相關醫(yī)學研究者認為血清中HBV-LP濃度可將HBV感染患者體內的HBV復制程度進行反映[10]。
本研究針對HBV-LP與HBV復制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在HBV感染患者中隨著體內HBV DNA濃度增加,HBV-LP濃度增加,HBV DNA<103拷貝/mL、HBV DNA 103~105拷貝/mL、HBV DNA≥105拷貝/mL組患者的HBV-LP濃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且健康體檢者中的HBV-LP濃度相對于HBV感染組血清的HBV-LP濃度較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BV感染患者HBV DNA陽性血清HBV-LP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的陽性率為92.50%(111/120),HBV DNA陽性患者血清的HBV-LP的陽性率為94.12%(96/102),HBV DNA陰性患者血清中HBV-LP的陽性率為83.33%(15/18)。HBV-LP與HBV DNA的陽性率之間存在相關性,HBV-LP隨著HBV DNA拷貝數升高,陽性率增加。隨著HBV DNA復制數增加,HBV-LP濃度升高,兩者之間為正相關。
從本研究結果可見,HBV感染性與HBV-LP的數量相關,隨著HBV-LP濃度增加,HBV復制程度越強,HBV病毒活躍度越高。HBV DNA是病毒感染、復制的主要證據,對患者的HBV DNA進行檢測,并不能說明患者體內的HBV病毒完全清除,肝臟中HBV DNA依然存在。對患者的HBV-LP進行檢測,可以對患者HBV病毒感染外膜的完整性進行判斷[11-12]。從本研究的結果可見,針對HBV感染患者,實施HBV-LP和HBV DNA檢測,可有效對患者體內HBV病毒復制和肝細胞損傷等進行判斷,有效預測患者感染的準確性,且隨患者血清中HBV DNA拷貝數增加,患者血清中HBV-LP濃度增加,由此可以說明HBV-LP和HBV DNA存在相關性,聯合檢測HBV-LP和HBV DNA對HBV病毒感染患者診治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需要加強臨床檢測。
[1] 王建華,王衛(wèi)國,馬黎麗,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023-1025.
[2] Chai N,Gudima S,Chang J,et al. Immunoadhesins containing pre-S domains of hepatitis B virus large envelope protein are secreted and inhibit virus infection. J Virol. 2007, 81: 4912-4918.
[3] 賀超奇,覃江鳳,梁友芳,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大蛋白檢測與病毒復制的相關性研究.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5,29: 23-25.
[4] 李敏,耿全林.抗-HBe陽性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檢測.肝臟,2012,17: 407-408.
[5] 謝服役,孫琦,陳巍,等.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診療中的臨床意義.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3,27: 280-282.
[6] Patient R,Hourioux C,Sizaret PY,et al. Hepatitis B virus subviral envelope particle morphogenesis and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J Virol. 2007,81: 3842-3851.
[7] 周萍,郭炫,陳葳,等.乙型肝炎患者HBV-LP與HBV DNA表達的相關性及臨床應用評價.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 1524-1525,1528.
[8] 龔杰,劉柏林,方艷秋,等.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前S1抗原、HBV DNA與血清標志物之間相關性分析.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 1634-1637.
[9] Chua PK,Wang RY,Lin MH,et al. Reduced secretion of virions and hepatitis B virus (HBV) surface antigen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HBV variant correlates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mall S envelope protein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Golgi apparatus. J Virol, 2005,79: 13483-13496.
[10] 甄拴平.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與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定量及HBV DNA檢測的關系研究.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 492-493.
[11] 饒敏,陸偉,張占卿,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組織HBV cccDNA、總HBV DNA與血清HBV DNA的相關性及其與臨床的關系.肝臟,2012,17: 381-384.
[12] 鄭蘭,汪潔,張為元,等.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與HBV DNA的相關性.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 2279-2280.
(本文編輯:易玲)
712000 陜西咸陽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傳染科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