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024)
?
大庭美奈子的《蒲島草》中“蒲島太郎”神話空間的考察
彭金玉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024)
摘要:大庭美奈子旅居美國多年,有著日本本土作家難以獲得的外國文化體驗。以其作品《三只蟹》在日本乃至亞洲文壇嶄露頭角獲得芥川獎。大庭的作品中神話敘事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對做作內(nèi)容的構(gòu)筑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獎以大庭美奈子的主要作品之一《蒲島草》為中心,對其作品中的神話空間的構(gòu)筑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大庭美奈子;浦島太郎;神話空間
大庭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源地是美國,發(fā)生在遠離日本本土的大洋彼岸。然而,正如大庭所說“從小學開始我就沉迷于神話故事書里,對實際生活里的故事不感興趣,喜歡幻想的故事。如山妖,鬼怪,妖精,魔法使等?!薄坝捎谠谂訉W校的時候是戰(zhàn)爭年代,圖書館里除了日本古典文學外沒有別的文學書籍。借此機會我讀了很多《源氏物語》《枕草子》等王朝文學”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日本傳統(tǒng)文學修養(yǎng)極為深厚的大庭來說,自然而然地會將日本神話元素融進自己的文學作品。那么,大庭是如何構(gòu)筑《蒲島草》的神話空間的,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關(guān)于《浦島草》。蒲島草以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和森人同母異父的妹妹雪枝的視角,講述了一家三代之間的錯綜復雜的故事。是一部深刻揭露人類欲望和現(xiàn)代文明關(guān)系根源的文學作品。
(二)關(guān)于“蒲島太郎”神話。蒲島太郎神話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話之一,廣為人知。講述的是漁夫蒲島太郎因救了龍宮中的神龜,被帶到龍宮,并得到龍王女兒的款待。臨別之時,龍女贈送他一玉盒,告誡不可以打開它,太郎回家后,發(fā)現(xiàn)認識的人都不在了。他打開了盒子,盒中噴出的白煙使太郎化為老翁。
大庭對這個故事也是喜愛有加,在她的作品中,多次使用“蒲島式”的敘事方式,把作品中的主人公比喻為文學世界中的“蒲島太郎”。有過原子彈爆炸體驗(以下簡稱原爆)的大庭在隨筆集中常說,原爆是自己文學的源點,大庭美奈子把圍繞廣島原爆的前前后后以及“對日本人精神殿堂進行構(gòu)筑”[1]的心血之作命名為《浦島草》,足以看出作家對“浦島太郎”故事的喜愛程度。
(三)蒲島草的寓意。談到蒲島太郎神話就不得不涉及蒲島草,它多次出現(xiàn)在大庭的文學作品中。在《蒲島草》中有以下描述:
“草叢中,格外引人注目的黑色花蕊,如攢動著的熊熊火焰般綻放著??偨o人以陰氣重重的感覺?!盵2]
“感覺像開在冥界的河岸上的花朵”[3]
正如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蒲島草帶有濃厚的死亡氣息,似乎與廣島原爆中的死亡息息相關(guān)。開著火焰似的花朵的蒲島草猶如瞬間奪走數(shù)十萬人生命,象征著人類欲望的原爆火球,那黑紫色的花苞正象征著埋藏在人物內(nèi)心的仇恨和欲望。有著這樣寓意的蒲島草與蒲島太郎神話連接在一起,為進一步了解原爆文學《蒲島草》提供更寬闊的視野,同時似乎也包含了蒲島太郎神話的原型。
(四)“蒲島太郎”的原型人物。大庭在作品《蒲島草》中塑造了多個蒲島太郎歸來式的主人公。
1.雪枝。留學美國與森人同母異父的雪枝十一年后回到日本,來迎接自己的兄長森人卻活像變了一個人。無論自己和他談什么,他似乎都不知道。在回家的路上,多年不在國內(nèi)生活的雪枝問了森人諸多家中的事情,森人的回答總是:“沒有了,全不見了,成了一片廢墟了,被海水淹沒了”[4]等。用諸如此類的消極性的詞句來應付闊別多年的妹妹。對于回國的雪枝來說,一切都物是人非,就好像“歸鄉(xiāng)”的蒲島太郎。
2.龍?!镀謲u草》中的女主人公冷子和龍結(jié)婚后,冷子一直期盼著婆婆變成“一股煙”,從自己的眼前消失。龍去前線打仗期間,廣島發(fā)生原爆,婆婆真的變成了“一股煙”。不僅如此,冷子所熟悉的一切也都煙消云散。戰(zhàn)后,冷子和森人在原來的小院里開始同居生活。和森人的同居關(guān)系開始不久,丈夫龍從前線回到家里。龍曾經(jīng)熟悉的一切也已經(jīng)不復存在:母親已去,妻子和森人之間的孩子即將問世。初次回到家的龍看到冷子條件反射般地一下子護住自己隆起的腹部時,龍猶如死人般怔住了?;氐郊亦l(xiāng)后的龍無法接受戰(zhàn)爭和原爆所造成的一起,生活在怨恨和絕望中長達三十年。
(五)“白煙”?!镀褝u草》的最后一章以“白煙”命題。就好像在盒子里噴出的白煙中變成老翁的蒲島太郎一樣的雪枝,對于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冷子、龍、森人來說,她是沒有受到戰(zhàn)爭傷害的角色。就像被遺留下來的蒲島太郎一樣的她知道以原爆后遺癥為生的這些人的所有故事,她打開了“蒲島太郎的玉匣子”。森人的家被賣掉,在這里居住的冷子、森人、龍也像“白煙”一樣消失了,至今去向不明,他們的所有的欲望和仇恨也都隨之消失。作品中,被原爆經(jīng)歷深深傷害的女主人公冷子有這樣一句話“原爆,就是人類的欲望。為了自己生存而殘忍地殺掉他人,而結(jié)果自己也將走向滅亡。我,自己就是最貼切的證明”[5]即使傷害他人也想要滿足自己欲望的這種行為和殺他以求生的執(zhí)念正是原爆的后遺癥。
在構(gòu)筑的神話空間里,能夠有意拆除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之間的理性標界,運用神話思維中的隱喻象征來透視現(xiàn)實。水田宗子曾評價過“在《蒲島草》中。大庭美奈子故意將蒲島太郎的神話和現(xiàn)實敘述曖昧交插,形成一個固有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作者可以無限地增添故事的變化性和變換講述者的角度”[6]
《蒲島草》的主人公們多次把自己的經(jīng)歷與蒲島太郎神話相結(jié)合,大庭也通過作品的命名,蒲島草的寓意闡釋,“蒲島式”人物的描寫,以及作品最后一樣“白煙”的命名和引申意,向我們構(gòu)筑了一個“蒲島太郎”神話空間。筆者認為,從構(gòu)筑神話空間的角度對大庭文學創(chuàng)作展開探討和研究有著創(chuàng)新意義,希望能夠開闊大庭文學研究的新途徑和視角。由于僅從神話敘事的角度對大庭文學展開探討,恐怕難以窺觀大庭文學的全貌。此種遺憾和不足將成為筆者的今后課題,并通過踏實的研究進行補充。
參考文獻:
[1]川西政明.精神的殿堂[A].大庭美奈子全集第 5 巻[M].講談社,1991:392.
[2]大庭美奈子.浦島草[M].講談社,1977:93.
[3]大庭美奈子.浦島草[M].講談社,1977:34.
[4]大庭美奈子.浦島草[M].講談社,1977:56.
[5]大庭美奈子.浦島草[M].講談社,1977:151.
[6]水田宗子.大庭みな子物語の変貌[A].群像[M].2007:274.
中圖分類號:K8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11-01
作者簡介:彭金玉(1990—),女,漢,河南洛陽。碩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