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傲
(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文科班學生,山東 濟寧 272000)
?
古今中國說
鄭嘉傲
(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文科班學生,山東 濟寧 272000)
乙未之夏,吾國之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已成,名曰“世界記憶遺產”,吾輩闐然有感,故綴斯文。
——序
遙憶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本是水靜蓮香,惠風和暢,盧溝之畔,蟬鳴于耳,夜色如常。倏爾,黑云壓城,烽火轟響,煙冥露重,腥風吹雪,崩城訇然,血濕暮煙。日寇卷土,侵吾中華,燒殺淫掠,大肆屠殺。阡陌間,慘絕人寰。殺氣厄黃云,鬼哭奈可聞。
炮火無眼,日寇無情。屠殺南京三十萬,江山景秀慘遭荼。半壁河山淪異域,漫天烽火遍旌旗。倭寇深侵焰愈狂,故都倏忽竟淪亡。不堪文物成灰燼,剩有遺黎飲彈槍。千古傷心唯國破,六朝名跡已景涼。死傷我華夏兒女,不計其數。
大敵當前,國共同盟,拋卻前嫌,共臨國難。正面迎敵,屢獲大捷;敵后戰(zhàn)場,固守城垣。小米步槍,不畏強敵,赴湯蹈火,撥亂扶危,伏如猛虎進如猱。神州之持正義,故天下與結盟。野哭初聞戰(zhàn),長灑沒曉天,人心勝潮水,萬里忽爭先。舉國民同心,四萬萬人一戎衣,男兒方有志,婦孺衛(wèi)國不言私。
八年苦戰(zhàn),驅除日寇,烽火既熄,百廢待興。中共于前,國力日盛,亦曾陷入迷途;和平發(fā)展,亦不乏之動蕩。七十年崢嶸,乘風破浪,屹立民族之林。
時至今朝,戰(zhàn)之勝之七十載,舉世慶矣。十月金秋,旗彌堯甸,花漫舜空。望天門樓上,群賢浩浩;玉橋水畔,眾士雄雄。步履赳赳,衣冠楚楚,欣賞三軍展陣容。逢華誕,賀民氣旺盛,國運昌?。∩裰莘€(wěn)健如嵩,豈容忍,強敵亂逞兇。憶板門斗智,美韓俯首,昆侖亮劍,蘇印休兵。裝甲黑熊,披盔南盜,喪膽驚心談笑中。今跨越,更擒龍滄海,伏虎珠峰。
憶往昔之飄搖,思今日之時局。溯古至今,戰(zhàn)火已滅,硝煙盡散,其不易者,唯記憶于心。此記于吾輩,雖甚遠矣,然此憶于吾魂,不可更也。
嗚呼今兮,此乃銘于青史,日拒不認其所為,吾甚哀之!《屠殺檔案》申遺既定,其竟仍失口否之,忘乎歷史,安重建今日?余以為,蓋不悔其過矣。然此史之實,乃舉世公認,豈容其篡改?惟愿其能幡然于此,定古之罪名,促今之和平。
銘歷史,非激于中仇,而鑒古省今,銘戰(zhàn)爭苦,孜孜于今日之福。于國,乃治之備也;于人,乃修于性也。
欲和平之久,毋忘戰(zhàn)事慘烈;欲發(fā)展愈疾,毋忘求索坎坷;欲振興中華,毋忘昔日國恥。
古者,如燼也,然其深者存余溫,吾之任非翻其已冷焉,而探深觸及其余溫也。今者,如焰也,然其芯者冷而明,吾之任飛觸其外灼焉,而取其內之明而析也。
作者簡介:鄭嘉傲,女,1998年5月生,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文科班學生。山東省民生改革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問卷調查中心民生調查員(濟寧地區(qū)),曾擔任山東電視臺記者團濟寧分團小記者、濟寧市紅領巾理事會理事、濟寧市慈善總會義工等。
中圖分類號:K28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