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一芳
?
信息數據要公開用好
◎文/伊一芳
“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在5月9日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以這句形象的比喻,點出了我們簡政放權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總理的講話,指明了大數據應用對政府職能轉變、行政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改進等的重要意義,也指明了基于大數據應用的決策數據化是政府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方向和要求。但也正如總理所言,現實中仍有人對信息數據公開存在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錯誤認識,“談公開”顧慮重重,造成了大量的信息遲滯和不對稱,有的雖然也公開了部分信息數據,但在如何用好這些信息數據的問題上,又感到不知所措。這樣的現實,讓人深思。
信息數據公開,政府要有動力。信息數據開放對政府及職能部門來說,意味著決策要更小心、精準,更積極、主動,并要更全面、立體地接受公眾監(jiān)督和評價。因而,要推動數據開放,既需決策者主動順應數據化時代潮流,如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信息化促進條例,籌備成立大數據管理局,也需新聞媒體、智庫、公眾等依法熱心參與,協力推進數據開放。
用好信息數據,政府要有智慧。信息數據利用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對此,一方面要把用好信息數據與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相結合,并列入信息化項目專項考核。管理計劃的制訂要基于數據生命周期、要素和質量管理建設情況,建立資產管理持續(xù)性、發(fā)展建設可持續(xù)性、政府機關數據優(yōu)化性利用機制,滿足公民對智慧城市建設多樣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導和推動大數據信息服務產業(yè)發(fā)展。建立數據可升值關聯性、回溯性利用引導機制,有效性、可信性規(guī)范管理機制,真實性、可靠性質量控制機制等。
總之,政府決策數據化是大勢所趨。各級部門要積極跟進,不能讓信息數據“深藏閨中”,還要讓信息數據在走下“閣樓”的同時,真正服務于民生、服務于發(fā)展,以更好地實現政府行政效率大提升、服務質量大改進、社會文明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