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景 曹興龍(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淺談足球訓練中耐力訓練原則①
李瑞景 曹興龍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現(xiàn)代足球運動是全世界最大的運動,足球運動對運動員來說不僅僅需要依靠技戰(zhàn)術去贏得比賽,一場足球比賽對運動員的體能也有較高的要求。該文擬從足球運動的體能訓練特點出發(fā),對足球運動所需要的體能素質及其訓練原則做一些探索,試圖找出它們的規(guī)律,并提出足球訓練中耐力訓練原則,以期為我國的足訓練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
足球 耐力訓練 訓練原則
我國足球運動長期徘徊在世界中下游水平,除了足球運動管理層的原因,還因為我們對足球運動本身的訓練特征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夠針對足球運動的專項特征形成完整、系統(tǒng)和有效的訓練體系。在現(xiàn)有管理體制下,管理體制的更改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所以我們要從足球運動的訓練中尋求突破,著力提升訓練組織的科學有效性以及訓練水平和質量。因此,根據世界先進國家的訓練水平,在我國現(xiàn)有體制下尋求中國足球最為適合的訓練方法和訓練原則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振興我國足球事業(yè)的一項重要任務。
1.1整體性
足球是集體球類項目,運動員的位置、職責、分工不同,但在比賽中要按照教練員制定的戰(zhàn)術策略和要求協(xié)同作戰(zhàn),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
1.2對抗性
戰(zhàn)術、技術、身體、心理等因素的綜合對抗是現(xiàn)代足球比賽的顯著特征。
1.3多變性
足球運動員需要在瞬息萬變的球場上做出多樣化的應變,運動員技戰(zhàn)術能力的單一性是不能處理瞬息萬變的球場情況的,需要技戰(zhàn)術的全面性,既能進攻還要能防守。
1.4艱辛性
有研究表明,一場職業(yè)的足球比賽,運動員跑動距離達9 000~14 000m,快速沖刺距離在2 500m以上,完成技術動作近百余次,能量消耗達1 500~2 000 kCal,體重下降2~5公斤。
耐力素質是完成足球運動技戰(zhàn)術的重要基礎。在足球運動中,運動員熟練的球技是在良好耐力保證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能力較差的球員往往會出現(xiàn)技術動作的變形,這也是耐力素質較差導致。
研究表明,在足球比賽中,運動方式、負荷強度都呈現(xiàn)不規(guī)律的變化,主要以混合供能為主,因此,足球運動員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應以有氧耐力訓練為基礎,無氧耐力訓練為目的。
3.1有氧訓練為主的訓練原則
足球運動的整場比賽時間在90min,如遇加時,可能還要更長時間。正常比賽跑動的距離大概為9 000~14 000m,這對運動員的有氧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此在訓練中要以有氧訓練為主。
有氧代謝能力訓練原則包括兩個重要因素: 一是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二是提高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3.2無氧訓練為目的的原則
在足球比賽中,得分的過程較,短通常只用幾分鐘的時間,運動員要在這幾分鐘之內完成超越對方球員的加速跑、急停、傳球、射門等動作,這些需要強大的無氧代謝能力作支撐,因此在訓練中既要發(fā)展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的能力,同時也要加強糖酵解供能能力。
3.3發(fā)展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混合供能的原則
所有運動項目都是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共同參與供能的過程,足球也是一樣。根據運動員的年齡、性別、訓練時間不同,有氧能力和無氧能力的訓練比例也有所不同。賽前準備期總體上應側重有氧耐力訓練,但準備期后期則應逐漸增大無氧耐力訓練的比例。
3.4從足球訓練原則中談耐力訓練原則
3.4.1特異性原則
在足球專項訓練中,要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年齡、性別、技術風格以及在隊伍中扮演的角色,還要根據運動員現(xiàn)在的競技狀態(tài)以便制訂出具有特異性、適合每個運動員的足球專項訓練計劃。
3.4.2循序漸進原則
訓練的負荷應合理控制,既要產生訓練效應,又要避免過度訓練的發(fā)生,還要控制訓練效應出現(xiàn)的時間。負荷遞增速率過慢,運動員體能提高的比例減小,訓練負荷遞增速率太快,可能導致過度訓練或者身體的不良反應甚至出現(xiàn)傷病。
3.4.3超量恢復原則
超量恢復是人體自我調節(jié)的一個過程,恢復的程度和時間取決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圍內,肌肉做功越多,消耗越大,超量恢復越明顯。
3.4.4變化性原則
訓練必須是一個連續(xù)漸進的過程,運動員在大強度訓練之后需要調整,但是,休息調整并不意味著停止訓練,變換訓練內容和方式都是調整的方法。
[1]陳小平.論運動專項特征[J].體育科學,2007(2):77.
[2]麻雪田,王崇喜.現(xiàn)代足球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天惠.足球運動員心理素質特征及構筑[J].濟寧師專學報,2000,6(3):50.
[4]李德生.足球訓練中的生理學特征[J].安徽體育科技,2006(6).
[5]岳兵,王立,王海軍.現(xiàn)代足球戰(zhàn)術的發(fā)展趨勢及基本特征[J].河北體育學院院報,2003,17(3):20-22.
[6]楊一民.中國足球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201-205.
On the Principle of Endurance Training in Football Training
Li Ruijing Cao Xinglong
(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Institute,Wuhan Hubei,430079,China)
For athletes, modern football is not only the competition of technology and tactics,and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athletes' physical ability. At present,our country soccer movement laid low for many reasons, physical fitness,particularly the endurance quality training level is not high is one of them.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football power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of football athletes' endurance quality the principle makes some exploration,trying to find out their law,and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endurance training in football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ll training and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Football;Endurance training;Training principle
G843
A
2095-2813(2016)08(c)-00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028
李瑞景(1991—),女,漢,湖北武漢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能訓練。曹興龍(1992—),男,漢,河南漯河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