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非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五中學 河北唐山 063000)
淺析拓展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蔣非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五中學 河北唐山 063000)
拓展活動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這一新生事物被各個學校所廣泛應用。其在教學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課程設計模式,有利于實現(xiàn)以健康為主旨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將拓展活動的各個優(yōu)勢合理發(fā)揮是我們必須關注的重點。該文分析了拓展活動在體育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針對初中體育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應用措施進行了闡述。
體育 拓展活動 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需要的是全面的復合型人才,需要的是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發(fā)展型人才。然而,我國目前初中生的體能整體水平成下降趨勢,初中生學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無法滿足社會要求。因此,我們的教育就要強調學與思的結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初中體育課來說,就要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將拓展活動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有利于促進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有著重大意義。
1.1有利于形成體育課的特色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目的在于發(fā)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教育目標是通過外在感知來促進成長的一個體驗過程。實施素質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實踐教學和體驗的意義,目的是在于克服應試教育死記硬背的弊端。首先,拓展活動與初中體育教學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體育教學的目的本身就是促進學生增強體質,使得綜合素質能得到有效提高。而拓展活動本身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會社會適應能力等各個方面,因此將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是可行的。其次,拓展活動與初中體育教學有很多的一致性。拓展活動與其他專門拓展訓練機構有所不同,它并不簡單地模仿或照搬常規(guī)的課程模式,它是以增強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特別是拓展訓練中注重運動過后的分享交流,注重體驗式學習過程,奠定了將拓展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可行性的堅實基礎。
1.2有利于推進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常常被忽略。而把拓展訓練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有效彌補和改善這一缺陷,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真正領會體育運動的本質,并逐漸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體育拓展活動能夠在項目合作之中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幫助。如“孤島求生”小游戲中,只有每一位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夠實現(xiàn)逃生的目標。這樣的拓展訓練使得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受到了團隊重要性的教育,這對于中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1.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在于一個人能否下定決心,擁有奮勇向前的精神。當下中學生多數(shù)未經受過真正的磨難與挫折,學生的吃苦精神亟待提升。在體育拓展活動中,沒人教你應該怎么做,只能靠自己不斷挖掘創(chuàng)造力和培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給了學生一個自己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拓展活動中包括了認知活動、意志活動的訓練,需要學生克服困難,進行積極的思考,由此達到了意志培養(yǎng)的目的。
2.1拓展訓練的教學設計要具有可控性
拓展活動的開展是可以調控的。一是活動項目的控制,教師可根據(jù)學校的具體情況,將拓展訓練項目有計劃地滲透到初中體育課堂上;二是在安全控制方面,一些拓展訓練項目是在高空完成的,還有一些特定情境會讓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在正確規(guī)范操作下拓展訓練是安全的,鑒于初中生的年齡還相對偏小,在拓展訓練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必須對場地和設備等進行細致地檢查,確保學生在安全的氛圍中完成初中體育教學目標,需要在拓展活動讓學生踴躍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要根據(jù)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選擇一種獨特新穎的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逐漸提高。如:利用趣味性的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氛圍中開展拓展活動,讓學生享受拓展訓練帶來的滿足感。同時教師應當結合中學生心理素質的變化,讓學生能夠克服恐懼、畏縮等心理,提高心理承受水平。 如:組織學生開展“高空獨木橋”活動,在安全設施到位的前提下,會讓一些恐高癥學生在嘗試了之后發(fā)現(xiàn)恐高心理其實不值一提。可見,有了拓展活動的強化,學生的畏難情緒大為降低。
3.1更新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是單向的,忽略了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可以鍛煉學生合作意識的教育,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而我國目前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要求引用拓展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各項多元化的活動內容不但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險和挑戰(zhàn)精神。開展拓展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課堂體育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實施多元化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拓展訓練這一教學模式來進行創(chuàng)新與實踐。
3.2教學目標的創(chuàng)新
首先是注重對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的培養(yǎng)。拓展訓練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變單一的教授教學為主動合作自覺的學習。在體育訓練中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方式要將體育活動集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教師要按教學目標和要求的不同巧妙設計獨特的教學場景,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展訓練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全力拼搏,并從集體中汲取信心和鼓勵,要求學生按照自己承擔的角色調整心態(tài),從而塑造一個配合良好的集體。
4.1因人而異的原則
對于一般的體能訓練包括跑步、壓腿等必須要進行的訓練,而拓展活動則是根據(jù)循序漸進的方式最后到難度大的訓練。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相同,因此要按照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素質的變化,適當?shù)貙w能訓練進行調整。拓展活動不是簡單的游戲和娛樂的疊加,這便要求教師應當不斷拓展自身管理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設計出的課程活動能圍繞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展開,從而達到拓展訓練的真正目的。
4.2共性和個性相結合原則
在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要明確個人興趣愛好與個性需求的關系,促進素質拓展訓練精品課程的形成。拓展訓練要求盡量避免重復,教師應當不斷豐富訓練內容。
5.1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資源
拓展活動需要一定的教學設備、教學場地以及其他教學資源作為環(huán)境設定的基礎條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學??梢赃x擇一些代表性場地組織訓練,達到鍛煉學生身心的教學目的即可。
5.2選擇合適的游戲項目
游戲項目是提升訓練效果的基礎,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參與對象,充分利用訓練設施開展各項拓展活動,如:在體育運動前首先要有熱身運動,而我們在熱身運動中需要教師通過利用自身的親自示范,然后通過分組形式來展開呼吸操作訓練。
總之,拓展活動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將拓展活動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1]劉玉蘭.拓展訓練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84-86.
[2]周冰.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缺失及對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4):94-96.
[3]張菊光.拓展訓練引入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676-677.
[4]李忠俊.拓展訓練與體育旅游的關系辨析[J].山西體育科技,2011(2):59-61.
G807.01
A
2095-2813(2016)04(a)-008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