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佳
(蘭州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大眾漢語初級I》教材分析
陳如佳
(蘭州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1.1 基本編著情況。《大眾漢語-初級I》由李芳杰、劉海芳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發(fā)行,供海外學習者使用的漢語教材。初級本適合尚未學過漢語的初學者使用,中高級本適用于已經(jīng)掌握2000多個漢語生詞和基本語法內(nèi)容的學習者。
該系列教材屬于綜合課教材,全套教材分為四個等級,(初級I,初級II,中高級I,中高級II)其中初級以詞語和句子為主,每冊課程較多,中高級以課文為主,每冊書有15篇課文。本文選取了《初級I》為分析對象。
1.2 適用對象。本書適用于尚未學過漢語或所學甚少,為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學習和一定范圍內(nèi)社交的需要的初學者使用。
1.3 編寫理念。本書為適應海外學校大多學制短、學時少的特點,適當減少課數(shù)、詞匯量和語法點,重在為學習者由初級水平過渡到中高級水平打下扎實的基礎。
1.4 編寫原則和目的。本教材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的,以技能訓練為核心,采用結(jié)構(gòu)和功能相結(jié)合、兼顧文化的編寫原則。
2.1 編寫體例?!洞蟊姖h語-初級I》在編寫體例上,以話題為中心組織課文,同時注意到詞匯、語言點、注釋、功能項目和文化因素的有機結(jié)合。
2.2 詞匯。本教材在詞匯量的安排上,體現(xiàn)出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其中前12課的生詞量都在100以下,后24課的生詞量呈遞增趨勢,且數(shù)量都在100以上。另外,從詞類上看,實詞占了生詞量很大一部分,而虛詞只占很少一部分。
2.3 課文。本書的課文為會話體,內(nèi)容貼近學習者的實際生活。本書共36課,其中前12課只有對話體課文,后24課在對話體課文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理解部分,這一部分內(nèi)容很短,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把本課的對話體課文簡單敘述出來。
2.4 語法。本書在每一課都設置了語法點,平均在三個左右。
(1)語法點內(nèi)容。本書中的語法點是根據(jù)每一課的課文選出來的,語法點的解釋同樣有中文解釋和英文解釋,但對應語法點而列舉的例子全部是中文的。
(2)語法點編排。課文中沒有特別標注語法點出現(xiàn)的位置,而是在課文之后單獨的“語法”部分中解釋語法點,并適當舉出例句來幫助學生理解。
2.5 練習。本書的課后練習分為五部分:拼音練習,詞匯練習,漢字練習,語言點練習和綜合練習。其中前12課包括拼音、詞匯、漢字、語言點和綜合練習五部分,后24課刪去了拼音練習。
(1)拼音練習。前12課的拼音練習占練習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一課的拼音練習在6道左右。主要有以下幾種題目類型:①聽后模仿。②朗讀四聲。③辨音。④辨調(diào)。⑤連續(xù)讀。⑥詞語搭配。⑦替換練習。
(2)詞匯練習。詞匯練習在本書中所占比重大概為百分之三十,平均每一課有三道左右。主要以以下幾種題目類型為主:①替換練習。②擴展練習。③連詞成句。
(3)漢字練習。漢字練習在本書中所占比重很小,雖然每一課都有漢字練習,但每一課都只有一道或兩道漢字練習,題目類型也主要是認讀漢字或給漢字注音。
(4)語言點練習。語言點練習在本書中所占比重大概為百分之二十,平均每一課的練習有兩道左右,主要的題目類型有以下幾種:①提問并回答。②完成對話。
(5)綜合練習。本書的綜合練習所占的比重也基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平均每一課的綜合練習在一道左右,主要題目類型為“看圖說話”。
3.1 優(yōu)點
(1)內(nèi)容選擇與編排。本書選取貼近日常生活的內(nèi)容,非常適合尚未學習過漢語或所學甚少的初級水平者使用,可滿足學習者基本的日常生活、學習和一定范圍內(nèi)社交的需要。另外本書的編排很有系統(tǒng)性,前十二課都由生詞、課文、注釋、語法和練習五部分組成,后二十四課根據(jù)學習者水平的提高作出調(diào)整,增加閱讀理解共六部分組成,很好的適應了學習者語言水平提高的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克拉申的“i+1”原則。
(2)生詞。本書生詞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選取,在增加學習者詞匯量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3)課文。本書課文采取對話體形式,輔以閱讀理解,情景真實自然,語言規(guī)范實用,內(nèi)容貼近學習者的實際和需求,生動且有吸引力。且對話體形式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練習,在培養(yǎng)學習者的聽說技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4)語法。本書語法點的編排由易到難,難點分散,重點分解,適時小結(jié)復習,且較少用概念、術(shù)語,多以句型展示,更直接客觀。語法點的安排由中文解釋、英文解釋和具體例子三部分組成,系統(tǒng)規(guī)范,更有助于學習者理解并運用。
(5)練習。本書練習部分題型多樣,難易程度適中,并結(jié)合學習者語言水平逐步提高的情況,適當增加題量和難度,有利于語言技能的全面訓練。
3.2 缺點
(1)內(nèi)容選擇與編排。本書是漢語教材,過多的英文解釋不利于學習者漢語的學習,會使之形成對英語的依賴感,不利于學習者漢語水平的提高,且過多的英語解釋很難使學習者感受到學習漢語所需要的情境和氛圍。
(2)生詞。本書生詞雖然選用的都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詞,但對于初級學習者來說,生詞量過多,增加了學習者的學習壓力。
(3)語法。本書的語法采取中文解釋、英文解釋和具體例子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另一面,其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英文解釋語法點,這對于母語不是英語或英語水平不高的學習者來說,其實是另外一種負擔;另外語法點多用專業(yè)術(shù)語或概念進行解釋,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可能會略顯枯燥。
(4)練習。本書練習部分題型多樣,題量適當,但每一課的練習題型都差不多,對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可能會出現(xiàn)倦怠狀態(tài),建議練習設計應多樣化,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大眾漢語》初級I編排的條理非常清楚,每一課中各項內(nèi)容的設置都很有條理,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進行。全書的針對性和目標群體明確,教材的設計和內(nèi)容的安排適合海外的初級學習者,同時也適合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練習的習題也由詞到語法到句子非常的全面。但是,《大眾漢語》是由漢語教師編寫的,雖然這些教師都曾到國外任教或者是編寫教材,積累了編寫漢語教材的經(jīng)驗,但是在如何適應當前海內(nèi)外漢語教學發(fā)展的形勢方面仍有些經(jīng)驗不足。
總而言之,任何一本新教材不可能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只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并不斷修訂,它才能逐步完善起來。
陳如佳(1993—),女,漢,河南長葛人,研究生在讀,蘭州大學,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G423
A
1672-5832(2016)09-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