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投資審批試點“一會三函”
作為城市建設和管理綜合改革的試驗區(qū),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改革又有了新進展。北京市日前召開的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培訓會提出,今后三年,城市副中心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將原來需辦理的20多個審批事項優(yōu)化成“一會三函”4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開工手續(xù)門檻由13道減為4道,將縮短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間。
根據(jù)安排,今年,北京市將在城市副中心開展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屆時,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從立項、規(guī)劃、用地、招投標、施工等全鏈條簡化辦理手續(xù),試點范圍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道路、停車設施、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及教育、醫(yī)療等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對建設項目來說,這20多個審批事項并未取消,而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同步辦理。
此外,北京市在交通擁堵、大氣污染、水污染等領域都存在短板,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在項目儲備、項目規(guī)劃、道路和管線規(guī)劃等項目前期工作中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往往影響建設進度。為解決這些問題,加快公共服務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北京市已研究制定“交通十條”,大力優(yōu)化公路、城市道路、停車設施以及與之相關的市政管網(wǎng)等交通基礎設施類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作為改革的試驗田,城市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