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聰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高職學生管理的制度化與人性化之初探
龐 聰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高職學生工作的主題是教育、管理和服務,為此,應適應時代要求,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學生為本,實現學生工作中人性化與制度化的有機統(tǒng)一。兩種手段相互作用,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對立。人性化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實現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的有機結合,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有成效。本文就高職學生管理的制度化與人性化進行初探。
高速學生;制度化;人性化;關系;融合
1.1 人性化與制度化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是相輔相成的
人性化管理強調情感和自律,主要運用情感手段來約束學生,使其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通過情感的作用,促使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發(fā)揮作用的特殊機制。制度化管理的特點是強制和他律,主要運用強制手段,依靠外力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其行為符合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約束動機與約束行為,自律與他律,情感與強制是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顯著區(qū)別,但二者又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制度的落實與執(zhí)行,需要每個人的參與,人是管理的主體。因此,做好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要把學生看作教育和管理的客體,更要注意發(fā)揮他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管理”,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改變以往學生從屬和被動的地位,以利于消除學生對被管理的逆反心理。我們不僅需要每個人遵循規(guī)章制度,更需要每個人自發(fā)地參與到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來,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在建立制度化管理的同時,融入人性化,在制訂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合理需求,使學校發(fā)展的需求與學生發(fā)展的需求相統(tǒng)一,真正實現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和諧統(tǒng)一。
1.2 高職學生管理需要剛柔并濟
管理,特別是以學生為本的高職管理一定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任何一種管理制度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僵化的,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因人而異。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如果不考慮學生需求,制度至高無上,學生沒有表達主觀意愿的平臺,自身日常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得不到滿足,行為受到限制,久而久之,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性化管理,能使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得到保護,實現他們渴望平等交流、溝通,得到人性關懷的愿望,凝聚學校的向心力。實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是無限度地寬容和講感情,而是建立在有規(guī)范的制度作保證的基礎之上的管理。因此,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在實踐中是互補互通,共生互動的關系。新時期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尋求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的結合點,在制度化管理中,應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要以制度為基礎,無論制度化管理還是人性化管理,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更大限度地實現管理目標,因此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必須遵循服從多數原則,得到多數人的認可,使更多的人達成共識,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職責與義務,并自覺遵守和更好地執(zhí)行。
2.1 學生管理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當今的高職學生,在思想、個性等方面已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的趨勢,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顯然已不適合現代的學生管理?,F代的學生管理,學生才是管理中的主體,只有確立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并時刻從學生的需求和利益出發(fā),尊重學生的思想、個性和興趣愛好等,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fā)展。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必須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必須用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這才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屬。
2.2 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機制
其一,建立就業(yè)指導服務機制。高職生的就業(yè)形勢自高校擴招和國家就業(yè)制度改革后就顯得不容樂觀,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就業(yè)指導機制,通過就業(yè)指導機制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了解市場和社會形勢,培養(yǎng)“雙向選擇”的技能,學會自主擇業(yè),實現良好的就業(yè)。
其二,建立學生信息反饋機制。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離不開有效的學生信息反饋機制。網絡、訪談、座談等都是有效的溝通渠道,通過這些渠道,管理者可更加充分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只有學生的信息得到及時的反饋,管理者才能及時地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只有在真誠、尊重和珍視學生,管理者才能夠和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共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為學生服務,使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其三,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有效的評價制度在管理中必不可少,它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都能起到積極的激勵和促進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評價機制時,既要重結果又要重過程,既不能忽略整體也不能忽略個體,要全面和側面兼顧,做到考評制度的三位一體。要使學生真正學習到技能和知識,嚴格的考評制度必不可少,首要的就是從嚴抓學生的學習,另外,公正且具有激勵作用的獎懲制度必須落實到考勤、衛(wèi)生、紀律及宿舍等各個方面的管理上。
2.3 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管理”
在規(guī)范科學的制度下,還需要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接受教育和管理,配合學校工作,現如今,高職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希望獲得自由發(fā)展、主動安排自己學習生活的空間,因此,做好學生管理工作,要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改變學生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從屬和被動的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管理工作,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責任感,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例如:讓學生以勤工助學的方式參與管理,他們在職期間享有一定的津貼,在學校,學生參與管理的面很寬,除了學生宿舍設立舍長進行自我管理外,其他各部門也都有學生參與管理,各辦公室設有學生助理,圖書資料室有學生管理員,假期在校園里進行安全巡邏的有學生護衛(wèi)隊,在這里學生參與管理主要還是起監(jiān)督作用,任務也比較單一。在這種方式中,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學生在這種雙重角色中極大地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特別是增強了自身的約束和管理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了自己,既學會知識又學會做人,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明顯提高,體現了學生管理中“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
[1] 陳希玲. 對人性化與制度化管理關系的思考[J]. 決策探索,2008.
[2] 李冬霞. 探析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模式[J]. 瓊州學院學報,2010.
龐聰(1986.11-),男,漢,安徽亳州,碩士,物流管理。
G647
A
1672-5832(2016)02-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