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天水師范學(xué)院 甘肅 天水 741000)
如何從“紳士品格”的角度評價家庭教育
——洛克《教育漫畫》所倡導(dǎo)的家庭教育
徐海霞
(天水師范學(xué)院 甘肅 天水 741000)
約翰·洛克是英國著名教育家,也是“紳士教育”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畫》中,洛克從體育、德育等方面闡述了他的紳士教育思想,即如何培養(yǎng)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紳士或者是著名的國家人物。
紳士教育;德性;家庭教育
“紳士教育”是《教育漫畫》中作者所倡導(dǎo)的教育思想,隨著歷史的推進和教育思想的不斷革新,它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約翰·洛克的《教育漫畫》以平實的文字告訴我們?nèi)绾螌⒆舆M行良好的教育,一些看似生活瑣碎的小事,卻關(guān)系孩子一生的命運。古詞典中“紳士”被解釋為“在地方上有勢力或得過一官半職的人,以地主和退職官僚居多”?,F(xiàn)代意義上的“紳士”專指那些講究儀容和服裝整潔,言行舉止彬彬有禮、文雅大方,尊重女生、尊老愛幼的男士。在洛克先生看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紳士”。
洛克先生說:“人們的言談舉止和做事能力之所以千差萬別,教育所起的作用勝過其他任何事物。”而家庭在整個“紳士教育”體系中占重要地位。開篇作者說:“教育上的錯誤就像一開始調(diào)配東西一樣,第一次弄錯了,絕不能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補救,它們?nèi)蘸髱淼臒o可補救的污點,是整個一生都洗刷不掉的?!彪S著孩子呱呱墜地,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并強烈的意識到自己要對孩子負責(zé),緊接著一個巨大挑戰(zhàn)便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漫畫》從體育、德育、等體系告訴每一位家長在培養(yǎng)“紳士”過程中應(yīng)該具備的態(tài)度,真理往往是經(jīng)久不衰的,平實的語言傳遞給我們的更多的是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而這種氣質(zhì)的培養(yǎng)基礎(chǔ)來源于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熏陶。洛克先生在談到家庭教育時提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一個人無論從事怎樣的工作,過怎樣的生活,都離不開一個健康的身體?;谶@一理念,作品中洛克先生指出“無論春天還是冬天,孩子們都不應(yīng)穿太暖或捂得太嚴;建議應(yīng)該每天堅持讓孩子用冷水洗腳,鞋子應(yīng)該穿薄一些……”
新時代的父母,獨生子女當?shù)赖纳鐣?0后,80后云集,每一位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把所有愿望都集中到孩子身上。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講,吃好的、穿好的、生活的幸福讓他們遠離了曾經(jīng)的那些艱難和不快,在他們眼中,生活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模式,這些生活狀態(tài)映射下的孩子的健康問題便成了父母關(guān)心的話題,他們不惜代價的為孩子創(chuàng)造豐富的生活,學(xué)習(xí)烹飪、聽專家講座、網(wǎng)上搜集資料等等做法在他們看來都是賦予孩子愛的一部分。不可否認,這些做法作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但是,面對各種各樣現(xiàn)代生活霓虹燈和快餐飲食的誘惑,一些父母溺愛孩子的同時卻忘了隱藏在這些付出背后的危機,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是一味地滿足孩子對美食的渴望和娛樂的憧憬。也忽略了洛克先生在作品中所提到的“多呼吸新鮮空氣,經(jīng)常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飲食要清淡,不喝酒或烈性飲料、藥物不用或者少用……”觀點。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習(xí)慣在我們享受現(xiàn)代生活的新鮮感和節(jié)奏感的同時也被漸漸淡忘了,洛克先生的觀點對于給孩子一個健康、幸福的生活無疑是重要的。
洛克先生認為:“在一個人或者紳士的各種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我覺得他今生今世也得不到幸福。”德育教育也是紳士教育的核心。在洛克先生看來,德育應(yīng)該培養(yǎng)兒童理性、節(jié)制、禮儀等品格,“凡是有心管教兒童的人,便應(yīng)該在兒童極小時就應(yīng)該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議:一是注重說理的方法,洛克認為說理要符合兒童的能力和理解力,而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說理的時候,你的舉止應(yīng)當溫和,即使是懲罰態(tài)度也要鎮(zhèn)定,讓他們明白你的做法是對的;二是利用榜樣的力量,洛克先生認為“在各種教導(dǎo)兒童及培養(yǎng)他們的禮貌的方法中,其中最簡單的、最容易的、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把他們應(yīng)該或是應(yīng)避免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三是多練習(xí),少講規(guī)則,父母應(yīng)當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或缺的練習(xí);四是獎勵懲罰應(yīng)當?shù)卯?,反對體罰等。
洛克先生通過從對欲望的克制和規(guī)范形成管束欲望的能力入手,提出了不能盲目按照個人意愿任性而為,任性的生活是不會有好德行的;現(xiàn)在的家庭中“四二一型小寶貝”的局面,孩子成為的核心,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競爭和勞動能力,被過度的嬌生慣養(yǎng),因為生活中長輩們無原則的遷就和寵愛,有的高傲自大,有的情緒異常,在自己喜歡的東西面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聽從理智的指導(dǎo),缺失了德行的原則。這一做法看似帶來了一時的平靜,給孩子帶來的卻是一無所能的地步。為此,洛克先生提出“一切德行與價值的重要原則及基礎(chǔ)在于一個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顧自己的傾向而純粹的服從理性的指導(dǎo)”。也就是父母正確的指向和理性的指導(dǎo),而不是一味地去滿足。
孩子身上的壞毛病都是從小時候就養(yǎng)成的,這就像一個人生病一樣,病的輕的時候好醫(yī),到病入膏肓的時候就變得棘手好的德行應(yīng)當及早培養(yǎng)。洛克先生認為孩子對于表揚和贊美是極為敏感的,當他們受到別人,尤其是與之最親近的父母、長輩的贊譽時,他們會感到一種切身的快樂并會在往后的生活中渴望得到更多的這種快樂。與之相背的恐嚇和鞭打的懲罰方式應(yīng)該被禁止的,“棍棒教育”也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而淡化,甚至被社會所批判。這也與人類本性上傾向的“追求快樂與避免痛苦”的兩個極端,要么使孩子養(yǎng)成慣于服從的奴性,要么叛逆的性格不斷滋生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
良好的教育便使兒童成為“紳士”,教育目的也在于培養(yǎng)紳士?!督逃嫛匪珜?dǎo)的紳士教育,在當今社會,隨著教育思想的不斷革新和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這些樸素的觀點雖然受到了挑戰(zhàn),但真理的存在意義始終是深入人心的。洛克先生留給人類巨大的精神財富是不可估量的,愿為人父母的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取作者思想的精華,完成最初的愿望,也在孩子不斷地成長過程中體會獨一無二的快樂,愿每位來到世界的孩子都成為“紳士”。
[1] [英]約翰·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畫》[M].北京:教育科學(xué)出版社,1999.9.2.
[2] [英]約翰·洛克著,熊春文譯:《教育片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G785
A
1672-5832(2016)08-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