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 唯
12年后實現(xiàn)夢想
◎ 湯 唯
我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一位畫家,母親在我出生之前是一名越劇演員,之后也轉(zhuǎn)入繪畫學習。因此,父母順理成章地安排我走上了畫畫這條路。其實,我從小就有個愿望:會說很多種語言,方言、外語都行。
在我拍完第一部電影,而合適的第二部又尚未出現(xiàn)時,時間上有了空當,我突然發(fā)現(xiàn)機會來了。在公司和李安導演的幫助下,我去了倫敦數(shù)一數(shù)二的戲劇學校LAMDA學習,雖然只念了兩個暑期課程,但在國外學習語言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
那年我27歲。也就是說,12年后,我實現(xiàn)了15歲時“少女湯唯”的夢想。
我時常覺得生命很神奇:我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成,曾經(jīng)一度為此失望之極。我以為生命中的那扇門已經(jīng)關閉,也以為自己已經(jīng)放棄,可當日子過去,只要踏踏實實地走該走的每一步,積極地面對生活,有一天,我就會冷不丁地發(fā)現(xiàn)另一扇門已經(jīng)悄悄地打開了。對我而言,倫敦的學習生活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門。暑期課程的時間很短,只有三四個星期。期末演出后,我意外地獲得了兩出將在倫敦上演的舞臺劇的邀請,并在其中飾演女主角,有一出還是莎士比亞的劇,但因為與《月滿軒尼詩》撞期,最終只好忍痛割愛,這愿望至今還藏在我心底。
因為在倫敦打下了語言基礎,令我有可能參與國外電影的拍攝,比如2009年深秋,我主演了韓國電影《晚秋》,意外收獲了韓國電影同行的諸多認可與觀眾的支持。也因為這部電影,我結識了金泰勇導演,更沒想到,幾年之后他竟成了我的丈夫。對我而言,泰勇亦師亦友,既是兄長,也是愛人。
小時候,我覺得我肯定不會嫁給一外國人,但是緣分就是那么奇妙,我對此也欣然接受。要知道,能遇上那么有默契、懂得對方、又能一起過柴米生活的人非常難,所以我絕不會錯過。
所以,生命很神奇,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等著你的是什么。(摘自樂讀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