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一中學 梁芳
淺析如何提高中學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
文/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一中學 梁芳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中學學籍檔案管理工作逐漸信息化、網絡化。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籍檔案管理的效率,對其進行細節(jié)性的分析十分關鍵。本文主要針對中學學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中學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
學籍檔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不僅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信息管理,而且與學生畢業(yè)升學也緊密相連。所以,對中學學籍檔案進行科學的管理,充分發(fā)揮學籍檔案為教育教學服務的作用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其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質量常常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不同程度地制約著學校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提高中學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水平十分必要。
在學校的全面管理中,學生的學籍管理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籍是對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過程,還有學習結果的認可,學籍可陪伴學生度過整個學習生涯。隨著教育不斷地發(fā)展,舊的管理制度已經沒有辦法適應新的教育方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也成了阻礙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方面,因此,提高學校的學籍檔案管理效率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學籍管理不僅只針對在校學生,也對入學資格和畢業(yè)資格的審核做了一個嚴格的要求。學籍管理其實就是一個學生從入學開始到畢業(yè)結束所有的信息進行審查和管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生的入學注冊、在學習生涯中學生的學籍變動,還有在校期間的獎勵和處分、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學生技能、體質健康、學生的所有成績整合、畢業(yè)資格審查和發(fā)放畢業(yè)證書、升學等這11項內容。
隨著學校對教育管理的改進,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很多學校學籍檔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一些重視。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依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手段落后。學籍的管理是一項很費時、費神的工作,管理者需要處理的信息量非常大,數(shù)據很煩瑣,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學校并沒有制定一套關于學籍檔案科學的、合理的管理辦法。只依靠單機計算機管理和人工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比如重復記錄,或者反饋不積極,查詢不到等問題,都對學籍的正確管理有著負面影響。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教育部門推出新的教育管理政策之后,雖然很多學校對學籍檔案管理制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但這些修改的內容很多都沒有按照學校的實際情況而修改,由于很多學校的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而且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也是錯綜復雜,所以,在學籍檔案管理方面也常常出現(xiàn)管理不到位、不及時等現(xiàn)象,況且很多學校的電子學籍管理制度依舊處于一種探索的階段,所以學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制約其管理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領導重視不夠。學籍檔案工作的效率,得益于領導的重視。但在實際工作中,學校領導對學籍管理措施上沒有加大力度,也沒有根據新的教育管理來改變符合自身的新制度,沒有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導致很多管理人員在學校中地位比較低,沒有責任心。又加上對招生的重視,學生人數(shù)越來越多,而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沒有跟上,管理人員也沒有擴大,導致管理人員的壓力過大,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四)人員素質不高。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任務量繁重,如果管理人員沒有耐心和責任心,而且還對管理的相關內容不了解,那這個學校的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但是很多學校認為管理學籍只是一項事務性的工作,可以不需要很多專業(yè)知識,所以在聘請人員的時候也沒有進行過相關的管理考核,在上崗之前也沒有進行過相關管理培訓,工作中也沒有給管理人員提供可以交流、學習的機會,只是憑著對管理的字面理解和以往的經驗累積,很多管理人員從聘請到就業(yè)只需要一天的時間,這就導致管理人員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崗位要求。
(五)宣傳力度不大。其實很多學生,甚至老師,在沒有遇到相關學籍這一方面的問題,根本不知道學校還有學籍管理這一項工作,而很多教師都是以課本知識為教學目標,對于學籍管理制度所知甚少,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籍管理制度一知半解。師生認為學籍管理工作應當由管理人員進行處理,這些都是由于宣傳力度不大造成的,也必然會讓管理的難度大幅度增加。
(一)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優(yōu)化學籍管理水平。利用計算機的網絡管理技術,制定一套符合學校自身的科學管理制度,不僅可以更好地管理學生的學籍,使學生方便使用學籍信息,還可以更好的執(zhí)行教育部門推行的教育學歷證書電子版。在學校的各項管理部門中,很多信息都是需要重復利用的,比如就像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的總人數(shù),還有學生在入學前的基本信息等,將這些多次使用的學生信息統(tǒng)一化管理,都錄入在計算機上,通過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共享功能,將這些信息直接傳送到學校各部門中,這樣子大大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也為學籍管理人員減輕了負擔。
(二)完善學籍管理制度,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管理。所有的學校應該根據教育部門的推行制度,再加上檔案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制定一套符合學校自身情況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不違反國家規(guī)定,并且還要符合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同時,在學籍的管理方面還要做到積極創(chuàng)新,應當結合學校發(fā)展的具體情況進行學籍制度的基礎完善。對于檔案管理工作,也要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還要結合管理條例進行規(guī)范的管理,只有這樣學籍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得以完善。
(三)制定實施細則,逐步實現(xiàn)制度化管理。根據制定管理的措施,再加上對以往經驗的累積,應該使用易懂的流程圖將管理過程中一些有規(guī)則的工作內容制定成表格。比如學生學籍的變化,或者休學以及退學等問題,其實所需要的資料和申請方法大致相同。那么對其進行信息管理的分類就能確保學籍管理制度的有序進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工作人員減輕壓力。
(四)提高學籍管理人員素質,加強隊伍管理。在學籍管理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學籍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是學籍管理的執(zhí)行者,所以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對于提高學籍管理水平十分必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學籍管理員進行業(yè)務培訓和研討學習,為管理人員提升自身水平給足空間。如果管理人員的素質低,就會影響到學籍檔案管理質量,所以提高學籍檔案管理工作關鍵是要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
(五)加強學籍管理制度的宣傳力度。學生在入校之前就應該對該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有所了解。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比如學生的學習目標或者學習態(tài)度,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畢業(yè)。所以學??梢酝ㄟ^校園廣播,布告欄,或者網上公布等方式,讓學生對自己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有所了解。學生或者老師了解管理制度之后,才能遵守制度,學校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總而言之,學籍檔案管理工作是整個學校是否正常運行的核心,只有提高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才能將學校的管理做到現(xiàn)代化,規(guī)范化。
在肇慶市的檔案管理中,其采用電子檔案的管理方式對學生的檔案信息進行相應的管理。這樣就使得信息的管理明確化,清晰化。其檔案管理中,如新生人數(shù)為1281人,其中男生為643人,女生為638人。在整體的管理中,其對每個學生的信息都進行了電腦錄入,從姓名、性別、學號、身份證號碼、家庭通訊地址、入學成績等都做了全面的登記,并對新生資料都組織了學生親筆簽名校對并進行了《新生名冊》組卷,同時對有學籍變動的學生也進行了《在校生變動名冊》的管理,及時上報并存檔《畢業(yè)生名冊》等工作,其檔案管理工作有條不紊,一目了然。所以,信息化的管理極大程度地提升了整體檔案管理的效率。
在進行中學學籍檔案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對于管理中的問題一定要防微杜漸,不斷優(yōu)化管理方案,結合電子信息的錄入技術,讓學生的檔案管理更為科學合理。
[1]趙敏學.基于電子學籍系統(tǒng)的中小學數(shù)字檔案室建設[J].辦公自動化,2014(11):15-23.
[2]傅騰.《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與檔案的規(guī)范管理[J].廣東檔案,2014(01):69-72.
[3]王薌馨.完善高校學籍檔案管理的有益探索[J].辦公室業(yè)務,2012(1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