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津市自行車研究院 白培鋼 王志禹
論電動機功率和效率對電動自行車性能的影響
文 / 天津市自行車研究院 白培鋼王志禹
無論是有刷低速直流電動機、無刷低速直流電動機,還是高速有齒直流電動機,均用電動機額定功率這一重要參數(shù)作為型式試驗的依據(jù),它表示當電機工作在這個輸出功率點時,電動機可以連續(xù)地可靠地運行。連續(xù)額定點越高表示電機的熱性能越好,相應的設計成本與制造成本也越高。
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則取決于電動機的設計方案、制造和裝配質量,即:包括永磁體的磁場強度和排列,電機線圈的槽數(shù),定子和轉子所產生的磁場之間的距離及相切角度等許多因素。電機額定輸出功率越高表征電機解決熱平衡越好。但是,高輸出功率的電機未必適用于每一騎行人,因為帶載騎行時,電機的額定功率選擇得過大,電機就會經常處于輕載狀態(tài),自身的效能得不到發(fā)揮,降低運行效率,續(xù)行里程就會縮短。反之,電機的額定功率選擇得過小,其工作電流要超過額定電流,造成電機內部損耗增大,發(fā)揮效率也會降低,甚至會影響其使用壽命,燒毀電機。因此,要根據(jù)車型、體重和負載情況選擇電機的額定功率。
由于電動自行車是在負載狀態(tài)下騎行,一般騎行人體重為50 kg以上,再考慮正常摩擦阻力、風阻和上坡等因素,電動機的最小輸出功率大約為150 W,目前市場銷售較好的電動自行車的輸出功率一般可以達到240 W或350 W。以輸出功率范圍為240~350 W為例,顯然,輸出功率范圍越大,輸出扭矩值越高,電動自行車的加速和爬坡能力越強,騎行性能則越好。嚴格地講,相同的扭矩作用于不同輪徑的電動自行車其牽引力是不同的。即:
式中,T—扭矩(N·m)
F—牽引力(N)
R—車輪半徑(m)
顯然,牽引力與輪徑成反比,輪徑越小,牽引力越大。所以,牽引力才是真正衡量電動自行車加速和爬坡的重要指標。
電動自行車效率是指電動機效率、控制器效率、機械傳動和線束損耗的綜合指標。而電動機的效率是指電機輸出的機械能與電源所提供的電能之比,因為它可以反映在相同的電池、相同的容量、相同的路況、相同騎行負載條件下續(xù)行里程的長短,效率高則續(xù)行里程長,效率低則反之。購買電動自行車時,選購較高效率的電動機無疑是首先考慮的因素之一。
但是,電動機的效率僅考核最高效率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考慮效率區(qū)間,因為車輛負載是動態(tài)變化的,其工作電流會隨著車輛負重狀態(tài)、路況和行駛風阻的不同而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追求某一個點的高效率而忽略工作區(qū)間的效率特性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從電動機負載特性曲線圖可直觀發(fā)現(xiàn),有些電動機在小功率時效率較高,甚至超出標準規(guī)定值很多,而一旦輸出扭矩增加,效率曲線急劇下降。騎行時往往表現(xiàn)為平坦路面速度很快,一旦遇到上坡、頂風或負載增加的情況,則速度就急劇下降,耗電量隨之增大,續(xù)行里程大幅縮短。所以,觀察效率曲線時,一般將效率值大于70%以上的區(qū)間稱為電動機效率區(qū)間。若輸出功率為240~350 W范圍內均可保持70%以上的效率狀態(tài),最高效率達到80%以上時,也就是說車輛負載在較大的動態(tài)變化范圍內,這種電機均可以在高效率區(qū)間運行。反之,如果電機效率范圍較窄,不但耗電量增加,而且經常工作在低效率區(qū)間,電機內部容易發(fā)熱,當溫度過高時,磁鋼會發(fā)生退磁,霍爾元件易損壞。長此以往,會造成效率進一步下降,進入惡性循環(huán)。所以,應該用效率區(qū)間的概念來代替單純的電動機最高效率,效率區(qū)間是衡量電動自行車質量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