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桐
摘 要:在一般侵權責任中,行為人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必要性條件。但是在高壓觸電人身損害中,因為其是高度危險所造成的侵權,所以無過錯責任原則是高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對于高壓電以外的電力致人損害的情形,我們國家的民事法律體系之中并沒有做出單獨的規(guī)定,那么應該按照一般侵權行為的過錯責任原則來進行責任的追究。對于低壓觸電而言,要求行為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必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一般原理“誰主張,誰舉證”來適用。
關鍵詞:觸電人身損害;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賠償責任
一、觸電侵權行為主體的具體認定
對于觸電侵權行為主體具體認定,目前的現(xiàn)狀是:高壓觸電作業(yè)為高危行業(yè)作業(yè),由此引發(fā)的侵權行為,追究作業(yè)人的民事侵權責任因該遵循無過錯責任歸責的原則。
二、觸電人身損害的歸責原則
侵權行為法上的“歸責”一般所指的是侵權人的某種行為方式被認定為侵權并且應該由實施該行為的人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歸責的事由。在德國著名民法學者拉倫次教授看來,指的是“負擔行為之結果,對于受害人而言,即填補其所受到的損害”。而“歸責原則”指的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之時,應該按照什么樣的標準和原則來對于侵權人的侵權責任進行認定。歸責原則的問題是侵權行為究竟是否成立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具體侵權類型得劃分,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和免責事由等。這些內容既是確認行為構成、解決相關侵權糾紛的主要依據,而且也是對侵權損害賠償具體賠償范圍和數額的準則。
(一)高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高度危險行為對于個人而言產生的損害,是由于工業(yè)化大生產而逐漸發(fā)展確立起來的一種侵權責任。
(二)低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
對于高壓電以外的電力致人損害的情形,我們國家的民事法律體系之中并沒有做出單獨的規(guī)定,那么就應該將其歸入到一般侵權行為的范圍之內來進行處理,即應該按照一般侵權行為的過錯責任原則來進行責任的追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構成要件,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存有因果關系和過錯的程度。 對于低壓觸電而言,要求行為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必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一般原理“誰主張,誰舉證”來適用。
三、觸電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承擔
(一)高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在我國《民法通則》中,明確指出了幾種特殊的侵權行為,而高壓觸電就在其中,特殊的侵權行為大多數都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其相對于一般的侵權行為,特殊之處就在于它不但在構成要素中不包括“過錯”,而且還考慮到產權人在主觀上有沒有“過錯”行為。
1、高壓電作業(yè)行為
電力設施在運行和實踐過程中發(fā)生的行為,以及電網的運行行為被稱為高壓電作業(yè)行為,在我過的《電力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電網運行應當連續(xù)、穩(wěn)定”。這涉及到兩個專業(yè)術語,一個是作業(yè),是指電力企業(yè)對電力線路等設施的建設、檢測、維修護理,另一個術語是運行,正常傳輸電力的行為就叫做運行。而如果發(fā)生了觸電事件,那么肯定是因為電網及電力設施在正常運行。上面提到,特殊侵權行為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特殊侵權行為又包括了高壓觸電,因此高壓觸電行為就不能算是違法行為,因為高壓電作業(yè)行為并不是主觀上的“過錯”行為。
2、需有損害后果發(fā)生
損壞后果的發(fā)生是侵權責任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責任構成要素。高壓觸電不僅能導致財產損失,更嚴重的是可以造成人身傷害,這兩種損害后果中,人身傷害是主要的損害后果。
3、高壓作業(yè)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確定是不是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看損害后果與侵權行為二者之間有沒有因果聯(lián)系,所以,高壓觸電事故的受害者所遭受的傷害一定是要由電力設備產權人所擁有的高壓電導致的。這樣我們就必須對一般人身損害和高壓電損害進行鑒定分類,而鑒定的方法主要是醫(yī)學鑒定,在醫(yī)學上普通的人身損害和高壓電導致的人身損害是不一樣的,鑒定醫(yī)生可以通過受害者的損害特征入手,著重注意受害者的診療方法,從而得到結果,然后依據此結果我們就可以知道二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用鑒定結果來明確因果關系,是為排除那些用其他傷害冒充觸電傷害,以此對電力企業(yè)進行高額賠償的惡意索賠案件。
(二)低壓觸電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在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中,并沒有關于低壓觸電的具體規(guī)定,所以根據《民法通則》我們通常將低壓觸電行為歸屬到一般侵權行為中,而構成它的四個要素則有侵權行為,損害事實,過錯及因果關系。由此可知,低壓觸電行為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一般是按照過錯歸責的原則。
1、低壓電作業(yè)行為
低壓電作業(yè)行為與高壓電作業(yè)行為的定義基本一致,只是電力設施的不同,同時它也是低壓觸電人身損害案件的必要構成因素。
2、需有損害事實發(fā)生
上面我們提高,低壓觸電人身損害是屬于一般侵權責任中的,當其導致了損害后果時,就會產生訴訟,而它的損害后果同樣也是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與高壓觸電事故一樣,人身傷害都有可能導致傷亡,對財產損失也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但是跟高壓觸底損害后果不一樣的是,它沒有精神傷害補償這一項。
3、需有過錯行為
造成低壓觸電人身傷害的過錯,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首先是電力設施產權人的過錯,主要是類似于管理不當、設計不完善、安裝不合格等問題造成的;然后是第三方導致的,比如某些人員在電力設施旁邊進行違法行為等;最后是受害者自己的行為,由于自己本身的錯誤行為而導致自己受到人身傷害。
4、低壓作業(yè)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確定是否擔責的時候,低壓觸電事故與高壓觸電事故基本相同,同樣是侵權行為和后果二者必須存在著因果關系,這里就不進行贅述了。
四、觸電人身損害賠償中可以減免責任的事由
(一)觸電人身損害賠償責任中的免責事由
我國法律規(guī)定,以下條件滿足一個,在發(fā)生觸電人身損害后,電力設備的產權人可以不承擔觸電事故導致的損害責任,就是我們常說的免責條件:不可抗力和受害者故意。
1、不可抗力
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對于不可抗力的定義是這樣的:“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此可見,它不是人力可以與之抗衡的,并不受任何人的支配,所以,不可抗力導致的損害我們不能歸咎于任何人。世界各國的法律中,不可抗力都是免責事由。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也有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2、受害人故意
《民法通則》第123條規(guī)定,加害人“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上規(guī)定可以免除責任的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外在環(huán)境導致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第二種情況是受害人故意造成這種行為的發(fā)生。
(二)可以減輕賠償責任的事由
1、第三人過錯
民法為了完善受害人的賠償制度,提高對受害人的賠償能力,將第三人原則引入了相關的賠償條例。由于在實際的事故中,第三人由于自身的原因導致了財產方面的損失,而受害人則是由自身原因導致了人身方面的傷害,以人是根本的角度出發(fā)看問題,則第三人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讓參與民事訴訟的各方顯得更加公平。
2、受害人過失
如果事故的發(fā)生是由于受害人的原因造成,也就是說是受害人有意為之而發(fā)現(xiàn)危險事故,那么按照《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也可相應地減少甚至是免掉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3、監(jiān)護人的重大過錯
筆者在撰寫本文之前,曾做過大量的社會調查,根據近年來的新聞事故報道,高危作業(yè)造成的人身傷亡較多的人群,基本上以未成年人為主,其中更以農村的未成年人居多。
而未成年人在身體行為上都受到監(jiān)護人的照看,在以未成年人為受害人的高壓電致人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件當中,其發(fā)生的原因不僅是侵害人的責任,也與未成年人的監(jiān) 護人沒有盡到監(jiān)護義務有關。然而,對于監(jiān)護人在事故中所應該承擔責任的相關問題,法律界人士也存在很多分歧和爭議。
在我看來,監(jiān)護人對于事故的發(fā)生不是單純地以應該承擔責任,或者不該承擔責任,這種簡單的是與否來輕率地判決。這其中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國法律條例中,應該要有相應的體現(xiàn)。而就目前來看,我認為,監(jiān)護人應該要以其過錯的程度來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人提出此觀點的理由有三點,首先,監(jiān)護人有義務保護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對其進行相應的教育和管理。其次,監(jiān)護人以其過錯的程度來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才能讓監(jiān)護人更加看重對未成年的監(jiān)護,如此才能讓未成年人有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據筆者了解,在農村有很多小孩在沒有大人的看護之下,無知地攀爬高壓電線桿,在打雷下雨天仍在高壓線下玩耍。在農村因為監(jiān)護人本身知識的局限性,對高壓線危險性的認知沒有很詳細,所以才間接導致受監(jiān)護人高壓線事故的發(fā)生。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不加強監(jiān)護人的責任制,讓監(jiān)護人全面地關注未成年的成長安全問題,不僅要關心大方面的人盡皆知的危險因素,更要詳細地了解未成年身邊的不安全事物。最后,我所提出的監(jiān)護人按過錯程度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未成年高壓危險作業(yè)事故。監(jiān)護人只有在事故當中有重大的過失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且我建議這其中所占的比例不能太多。但在此種情況之下,過失相抵的原則已經不可以匹配到此類情況,過失相抵是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過錯相抵的原則,而我所提出的監(jiān)護人按過失程度承擔責任,只是針對監(jiān)護人,不針對受害人。(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 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2] 張新寶.中國侵權行為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 楊立新.侵權損害賠償[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