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葉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計劃生育科,山西 大同 037000)
人工流產術后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的相關因素分析
宋廣葉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計劃生育科,山西 大同 037000)
目的 調查分析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的相關因素。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行人工流產術后的婦女521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分析影響其放置IUD的因素。結果 影響婦女是否放置IUD的主要因素是年齡、產次及生育需求。近3年有生育需求對其影響最大,其次是年齡。結論 應重點針對近年內無生育需求、年齡偏大及產≥2次的育齡女性進行避孕宣教,促進婦女生殖健康。
人工流產;宮內節(jié)育器;影響因素
宮內節(jié)育器(IUD)是我國婦女的重要避孕方法,可分為兩大類,惰性宮內節(jié)育器和活性宮內節(jié)育器。其放置于女性宮腔后能達到長期高效的避孕目的,是一種安全、簡便、經濟、長效、可逆的避孕方法,在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推廣應用。隨著上世紀70年代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宮內節(jié)育器的使用呈現出增長趨勢,在1996年達到高峰,但是近十年來選擇宮內節(jié)育器進行長期避孕的育齡婦女比例呈下降趨勢。于此同時,我國流產例數不斷上升,我國人工流產量為世界人工流產量的25%左右,這些數據與發(fā)達的歐洲國家呈現相反的趨勢,在歐洲國家IUD的使用率較高,而人工流產率下降明顯[1]。人工流產、尤其是重復流產會給婦女帶來巨大的健康損害。我們通過對人工流產術后婦女進行調查問卷,并分析相關因素,尋找對育齡婦女選擇IUD的可能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計劃生育科行人工流產術的育齡婦女521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為自愿參加,并排除有生殖器急性炎癥及其他放置IUD禁忌、精神異常等其他影響調查及放置IUD的情況。
1.2 方法
1.2.1 研究人員:抽取科室護士和醫(yī)師各一名,并在此前進行過專業(yè)的“PAC”培訓且熟悉科研調查程序及手段,能嚴格執(zhí)行“PAC”咨詢服務及指導。在術后1、3個月對有無副反應、是否帶器妊娠、是否有IUD脫落等進行電話隨訪。
1.2.2 研究步驟及問卷內容:預約人工流產手術、問卷調查、實施手術及放置IUD、術后復查及隨訪。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年齡、居住地、學歷、婚姻狀況;避孕認知情況,原來采用避孕方法、對IUD的認知度、對流產后放置IUD的認知度、避孕知識獲得渠道;生育情況,產次、近3年內是否有生育需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x2檢驗,對影響IUD放置的相關因素采用分層分析及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30~39歲年齡段放置IUD比例高、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放置IUD比例高、已婚者比未婚者放置比例高,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與未選擇放置IUD的婦女在年齡、學歷、婚姻狀況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般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2.2 避孕知識認知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與未放置的婦女在原來采用避孕方法、對放置IUD優(yōu)點的認知度及對流產后即時放置IUD的認知度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避孕知識認知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避孕知識獲得渠道傳統(tǒng)媒體4221.547121.781.070.34網絡4925.138826.99親友4623.597723.62衛(wèi)生單位6633.859529.14無10.5110.31
2.3 生育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產次高的婦女放置IUD比例較高、近3年內有生育需求的婦女放置IUD比例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生育情況對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
2.4 影響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對于影響婦女人工流產女性放置IUD的各因進行篩選后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婦女是否放置IUD的主要因素是年齡、產次及生育需求。近3年有生育需求對其影響最大,其次是年齡,見表4。
表4 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近10年的臨床試驗證明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目前得到了多數國家的推廣[2]。研究發(fā)現IUD對短期內無生育需求、性伴侶穩(wěn)定的未生育婦女也是安全可靠的[3]。但有研究發(fā)現我國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率并不高,有諸多因素會對流產后后婦女使用IUD產生影響[4]。本實驗顯示隨年齡增長IUD放置比例呈上升趨勢,考慮與不同年齡段女性生育需求有關。處于生育高峰期的年輕人更愿意使用易自我控制的避孕方法,尤其避孕套的使用。我們也發(fā)現處于40歲以上婦女生育愿望較小,加上接近更年期,所以放置IUD比例有所下降,這主要與其生理變化有密切關系。未放置IUD婦女中學歷較高者所占比例較大,其中大專及以上是初中及以下的3.3倍,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5]??紤]是高學歷人群具有更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更愿選擇避孕套避孕。未婚婦女流產后放置IUD比例較低,這與未婚女性相對已婚者多數年齡偏小居多,自身對避孕知識認知度較低有關,所以加強生殖避孕知識的宣傳對于未婚女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人工流產術后放置和未放置IUD的婦女對IUD的優(yōu)點知曉率分別是85.64%和74.85%,說明大多數人聽過并知道放置IUD可以避孕,這與我國計劃生育宣傳密切相關;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婦女其中原采用避孕方式為IUD的是未放置組的3倍,提示女性對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的了解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流產術后放置IUD組產次≥2次所占比例較高,近3年內有生育需求的比例較低。這與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調整也有密切關系,伴隨二孩政策的放開,有生育需求的婦女會有所上升,采取避孕的意愿會有所調整。
本研究對于影響婦女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各因素進行篩選后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婦女是否放置IUD的主要因素是年齡、產次及生育需求。近3年有生育需求對其影響最大,其次是年齡。提示對于產次≥2次,年齡偏大和近3年無生育需求的育齡婦女要重點進行避孕知識宣教與指導。
綜上所述,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IUD是長效可逆的避孕方法,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風險,降低人工流產率,針對影響人工流產術后放置IUD的影響因素,應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婦女生殖健康。
[1] 武向飛,黎 荔.婦女宮內節(jié)育器放置的影響因素及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0):2237-2239.
[2] Jacob NS,Mahnert N,Livingston JB,et al.Comparison of intrauterine device expulsion rater aspiration abortion or interval insertion[J].Obstet Gynecol,2014,123(Suppl 1):10S-11S.
[3] Hall AM,Kutler BA.Intrauterine contraception in nulliparous Women:a prospective survey[J].J Fam Plann Reprod Health Care,2015,42(1):36-42.
R169.4
B
ISSN.2095-8803.2016.13.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