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靜
摘要:學好英語首要的是抓住英語的關鍵:英語單詞。學好英語單詞,英語學習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英語單詞的教學與記憶已成為英語教學中首當其沖的問題。根據幾年教學的實踐,我總結出了幾種靈活多樣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幫助學生掌握單詞的形與義,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聯(lián)想記憶法;神話故事;詞根詞綴;音形義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說過“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can be conveyed”.可見,詞匯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處理好單詞的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研究表明,學生的詞匯越大,其閱讀正確率就會越高,聽力和寫作水平也就越高。所以對于學生來講,掌握記住單詞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將結合例句介紹一下目前比較成熟的幾種教學法。它們分別是以下幾類。
一、聯(lián)想記憶法:運用語音和詞形來聯(lián)想
人的大腦具有強大的聯(lián)想功能,根據單詞讀音,與其意義產生聯(lián)想,比如諧音、象形等。雖然不科學,但從記憶的角度來看,只要聯(lián)想直接就容易記住。
比如pregnant adj 懷孕的 ‘撲來個男的。比如pest 害蟲,其發(fā)音近似于“拍死它”。由此產生聯(lián)想:遇到蒼蠅等害蟲時,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拍死它。再比如說reluctant adj 不情愿的,“驢拉坦克”就是不情愿的。umbrella→俺不來了→(下雨)雨傘;ambulance→俺不能死→救護車;envelope→安慰老婆→(寫信)信封;hermit→何處覓他→隱士;asthma→阿詩瑪→(哮喘)氣管炎。還有一些單詞,如coffee,sofa,只要能發(fā)準它的音就能想到其意了,故諧音法算是一種比較適用和有趣的方法。只要能發(fā)準音,稍加想象,重新定義,就能產生許許多多有趣的聯(lián)系,使學習詞匯者不再苦惱,這種記憶法既能加強記憶,又有助于終身學習。
二、神話故事講解:用希臘羅馬神話,圣經故事等等派生單詞
希臘羅馬神話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很多方面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對英語語言和文學的影響是巨大廣泛的,無論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從古至今無數作家和藝術家都從希臘羅馬神話中吸取營養(yǎng)。希臘羅馬神話就像神話故事中的靈泉,滋養(yǎng)著英語的詞匯,產生了許許多多美妙動人的詞匯故事,增強了英語的生命力。比如:
chaos(混亂):來源于最原始的天神Chaos(卡厄斯),又稱為“混沌之神”。是他創(chuàng)造了天地,就和盤古開天辟地差不多[2]。
Muses(繆斯):希臘神話中掌管藝術的諸神。共九位,分別是歷史、抒情詩、喜劇(牧歌、田園詩)、悲劇、歌舞、愛情詩、頌歌、天文、史詩。Muses的藝術衍生出單詞music,Muses收藏藝術品的地方就是museum。藝術帶來的快樂便是a-muse,amusement。[3]
總之,在英語詞匯約80%的外來詞匯中,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占了很大的比例,為英語詞匯貢獻了許多詞根詞綴。源于古希臘羅馬神話的英語詞匯更是俯拾皆是。因此,同學們除了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學知識外,還應對希臘羅馬神話有所了解。這對于提高學習興趣、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淵源,無疑是大有幫助的。而且學生們對這些神話很感興趣,大大的提高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神話故事和圣經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根據詞根詞綴派生單詞,這是最普遍的教學法
詞根是英文單詞的主要構成部分,詞根的理解及記憶是英文單詞理解、記憶的重要基礎。詞根表示詞匯的基本意義,前綴一般對基本詞義補充和修改,后綴一般改變詞匯的詞性。所以記住了詞根,前綴,后綴后就可以派生大量的詞匯。
魯迅先生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說:“誦習一字,當識形音義三:口誦耳聞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義,三識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边@是針對中國文字來說,反應在英語上,音形兩者常常是統(tǒng)一的,含義就要靠像中文的偏旁部首一樣的詞根詞綴來聯(lián)系了。例如scrib這個詞根表示“寫”。describe vt描寫 description n描寫 prescribe v開處方 prescription n處方。學生們對單詞的詞根詞綴很感興趣,也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單詞量。老師可以適當的讓學生們進行總結。
四、教會學生“音,形、義”記憶單詞法
通過幾年的英語教學,發(fā)現通過記憶單詞的“音,形、義”來記憶單詞效果非常好,非常實用,在我所教的班中,英語單詞的記憶始終是引以為豪的快樂的事。充分體現在學中樂,在樂中學的現在教育理念。如果只記住單詞的中文意思,形成的聯(lián)系是微弱的。會導致記不住,應該從語言的三要素:“音,形、義”多方面接觸單詞,不斷強化。通過音、形、義學習單詞的三個步驟是:
(一)根據音節(jié)拼讀單詞
剛開始要默讀或朗讀單詞,通過發(fā)音理解和強化,表音語言尤為重要,讀單詞盡量不要看音標,像讀拼音一樣直接拼讀,如果不放心,可以根據錄音模仿,這樣才會逐漸形成音節(jié)的讀音規(guī)律,達到看到任何一個詞都會讀,聽到不認識的詞能寫出來的效果。也就是扔掉音標這個拐杖之后發(fā)現沒有拐杖是可以走路的,倘若總依賴音標就會拄著拐杖走一輩子。
(二)觀察單詞的前后綴
這一步是觀察單詞里是否包含自己認識的部分,用認識的部分去聯(lián)系整個詞。前后綴的通用性明顯比詞根強很多,派生的詞非常多,所有詞根只學會常見的就夠了,而每一個前后綴都值得理解和總結。
(三)分詞性記單詞,用詞組,例句反復強化
結合句子記憶單詞,句子是由詞組成的。學生記憶單詞就是為了更好的使用句子,實踐證明,孤立的記憶單詞容易遺忘,必須把單詞放在句子里,根據上下文了解其意義和用法,這樣記憶的單詞才能記得快,記得牢,才算得上真正掌握了這個單詞,以句子為單位記憶單詞還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單詞的用法和不同的形式,發(fā)展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孤立的記單詞徒勞無益。如果學生把單詞的學習和語境聯(lián)系起來,記的不是單個單詞而是整個句子,通過上下文甚至是整篇文章在一起,有利于推動知識的內化和吸收[1]。
值得注意的是三個步驟順序不重要,先用哪個都行,但重要的是邊讀邊想,利用三種感官反復強化。
讓學生記單詞的具體操作方法是每個詞只看30秒,重點關注發(fā)音、詞性、釋義、例句,其中中文意思看的快,例句看的慢。如果這個單詞是前些天看過幾遍的詞,10秒即可看完,記住是看而不是背。平均一小時看幾十個。然后第二天繼續(xù)看,新舊單詞的比例自行把握,循環(huán)往復,一個單詞看十遍左右就記住了。再次強調,傳統(tǒng)的一次性花兩分鐘背一個單詞毫無作用[1]。
綜上所述,形式多種多樣的詞匯記憶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有助于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無論哪種目標語言,詞匯在所有語言的教學中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重視詞匯教學,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引導學生學習、記憶才能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詞匯的能力,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益。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詞匯教學是很漫長的,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妙用語境,突出詞匯教學的整體性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探究的問題。教師應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我們都正在這條道路上探索。相信在我們的指導下學生們能更加愉快的學習單詞。
參考文獻:
[1]《四級詞匯連句記詞》 盧根編著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16年6月
[2]魯剛 鄭述譜翻譯,希臘羅馬神話詞典[Z]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82
[3]葛蘭 讀希臘羅馬神話學英國詞匯[J] 青年文學家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