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婷,許傳新
(1.成都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2.成都理工大學 文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
?
關于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認同現(xiàn)狀的研究
——以成都市6所高校為例
季 婷1,許傳新2
(1.成都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2.成都理工大學 文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
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知曉度高,認同度模糊,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有一定認知,但認識不深刻。大學生了解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出于好奇心理,并且了解渠道多樣化?;诖爽F(xiàn)狀,應針對大學生特點,探索引導式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學生理性判斷力。
大學生;西方社會思潮;認同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市場不斷交融開放,各類社會思潮蓬勃發(fā)展,相互影響。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當代西方社會思潮不斷涌入我國,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們思想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影響。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處于塑造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自身個性張揚的特點,容易受西方社會思潮觀點的影響。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踐行者,肩負著殷切的希望和重大的責任,他們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未來。大學生是否知曉當代西方社會思潮,是否認同這些學說的核心觀點,又是通過何種途徑了解的?回答這些問題,對于把握大學生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的現(xiàn)實狀況,掌握他們的思想意識動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
認同度及其測量。所謂認同度,就是指個體對某一原理或事物的認可、贊同狀況。在本項研究中,為了更準確地測量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認同度,我們以各類西方社會思潮代表性觀點,采用李克特量表,每個項目的得分在1-5分之間,通過計算累計總分,分數(shù)高說明認同度越高;分數(shù)低,說明認同度就越低。
大學生。在調(diào)查中,我們將大學生主要定義為注冊入學、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本次調(diào)查的主要對象是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
當代西方社會思潮,是指在西方國家產(chǎn)生,并引起社會上廣泛流行,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生影響的思想潮流。本次調(diào)查所列舉的西方社會思潮是與我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相關聯(lián)的政治領域思潮。
本次調(diào)查是在成都市選取四川大學、西南財經(jīng)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具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采用問卷調(diào)查和現(xiàn)場訪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抽樣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200份,有效回收1032份,回收率為86%。調(diào)查樣本的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樣本信息
本文研究在對成都六所高校大學生進行問卷抽樣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就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認同狀況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評估,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知曉度高
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在大學生當中知曉度較高,有廣泛的基礎。本問卷列舉了民主社會主義、個人主義等八種西方社會思潮作為選項,供大學生從中選出自己所知道的思潮。調(diào)查結果顯示:完全不知道任何一種西方社會思潮的僅占2.8%,大部分對西方社會思潮有所耳聞,具體見表2:
表2 西方社會思潮知曉度
表2顯示,大學生對民族主義、個人主義、民主社會主義這三種社會思潮的知曉度超過了50%,這是由于在校的這一批大學生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長時間的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的民族、國家產(chǎn)生強烈的愛國情懷。且大部分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烈,追求個性自由的生活?,F(xiàn)實生活中,由于社會需求轉型,改革進入深水區(qū),社會矛盾尖銳,學生面臨就業(yè)壓力大,對這三種社會思潮的知曉較高,而對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文化保守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普世價值觀這五種西方社會思潮知曉度不高,這是由于在校大學生對個別思潮的誤導的觀點有不認同感。
(二)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認同模糊
通過均值計算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處于模糊的認同狀態(tài)。本文進一步將“非常贊同”和“比較贊同”兩個選項合并為“傾向認同”,“不太贊同”和“不贊同”兩個選項合并為“不認同”,介于傾向認同和不認同之間的為模糊狀態(tài)。在列舉的社會思潮中,大學生對民族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個人主義認同度排在前三位,具體情況如表3:
表3 西方社會思潮認同度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認同處于中間狀態(tài),即相對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但是對民族主義的認同度較高,達到49.9%;對文化保守主義的不認同度高,達到了30%。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國內(nèi)外形勢,使得大學生對民族主義有明顯高于對其他西方社會思潮的知曉度與認同度。而社會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大學生觀念轉變,對文化保守主義產(chǎn)生不認同。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認同存在差異性??傮w看來,雖然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認同模糊,但是其在大學生中是存有潛在的影響力的,特別是后現(xiàn)代主義、個人主義、普世價值觀這些在大學生中傾向認同明顯,不容忽視。
(三)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有認識,但不清晰
問卷設計了“是否會對你產(chǎn)生影響”和“產(chǎn)生哪種影響”兩個問題調(diào)查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有59.8%的大學生認為西方社會思潮對自己有影響,但是72.2%的大學生無法判斷西方社會思潮對自身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但是相比而言,認為積極影響是大于消極影響的。這說明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西方社會思潮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是不清晰的,具體情況如表4:
表4 西方社會思潮是否會對你產(chǎn)生影響
表4顯示,大學生對于西方社會思潮有一定判斷能力,可以意識到西方社會思潮對自己是有影響的,但是這種判斷能力是不清晰的,即具體是什么樣的影響力自己是弄不清楚的。這是由于大學生處在樹立價值觀的時期,思想行為都不夠成熟,欠缺理性判斷能力,對待當代西方社會思潮持“觀望”態(tài)度,沒有明確的是非對錯標準??傮w看來,大學生存在的自己的是非價值觀,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力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仍然缺乏清晰的判斷力。因此,需要深化大學生的判斷理解能力,積極引導,幫助他們理性判斷各類社會思潮。
(四)大學生出于獵奇心理了解西方社會思潮
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表5):45.5%的大學生把“覺得好奇”作為自己了解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首要原因。我們進一步深入分析,將“專業(yè)學術需求”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合并為理性思考,將“覺得好奇”“無意間看到”合并為非理性思考,非理性思考占主導地位。
表5 出于何種原因了解西方社會思潮
這表明,大學生在了解西方社會思潮時非理性思考占有很大的因素,非常符合青年學生的獵奇心理。大學生處于青年時期,對新鮮事物較為敏感,接觸事物有獵奇心理,了解社會思潮主要是出于好奇,認為其觀點新穎,具有吸引力。小部分學生因為專業(yè)要求或者無意看到而了解西方社會思潮。只有極少數(shù)大學生是了解西方社會思潮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說明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一些理論存在合理性,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但是究其根本仍是以觀點的與眾不同吸引了大學生視線,存在蒙蔽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大學生好奇心理,提供大量豐富的資料以供他們開拓知識。
(五)大學生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的途徑多樣化
在調(diào)查大學生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的途徑中發(fā)現(xiàn)(表6):24.8%的大學生選擇網(wǎng)絡方式,20.2%的學生了解社會思潮的渠道仍是通過思想政治課老師,17.5%的同學通過報刊雜志的傳統(tǒng)讀書方式了解社會思潮。
表6 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的途徑
這表明,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大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了解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渠道多樣化。網(wǎng)絡成為大學生依賴的使用工具,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老師、報刊雜志和電視逐漸淪為大學生學習的非主要渠道,但是仍然發(fā)揮著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在校園中,思想政治課老師與輔導員、學校黨團舉辦的宣傳活動相比,對大學生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發(fā)揮重要作用。新媒體的發(fā)展,網(wǎng)絡的應用,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作為應用工具的使用度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也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將其適當合理地應用于校園,鼓勵大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認同狀況呈現(xiàn)出獵奇心理、對民族主義認同高漲,了解渠道多樣化等特點,基于上述研究現(xiàn)狀,以高校為出發(fā)點,提出以下建議:
(一)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當代西方社會思潮
現(xiàn)如今西方社會思潮種類繁多,內(nèi)容、影響都存在差異,作為教育的主場地的高校,首當其沖地要肩負起引導、監(jiān)督的責任。首先,要深入研究不同類型的西方社會思潮的基本內(nèi)容和主要觀點,研究其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基礎,明確其適用的范圍。充分向大學生介紹各種社會思潮,可以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課程或者通過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提高大學生對其認識。其次,系統(tǒng)分析各類西方社會思潮的性質(zhì)和特點,明確其利弊,引導大學生辯證對待它們。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當代西方社會思潮也不例外,大學生應在學校的協(xié)助下,發(fā)揮社會思潮的科學功用,消解其不良影響。
(二)針對大學生特點,探索引導式教育方式
“90后”大學生是一群個性張揚的學生群體,他們主體意識強烈,希望能夠有自己決定自己生活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生活,自我意識凸顯。但是,這群大學生存在明顯的不足:有的思維簡單、缺乏判斷能力,有的標新立異、逆反心理嚴重,有的好奇心過于強烈等,總體來看,處于不成熟,不穩(wěn)定階段。要針對大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合適的方式,引導他們認識西方社會思潮。比如:避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采用引導式教育,給大學生提供學習的思路和可供選擇的范圍,而不是一味地灌輸。
(三)充分利用網(wǎng)絡擴寬教育渠道
網(wǎng)絡已經(jīng)走近大學生生活,成為大學生接受外界事物的重要渠道,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積極運用網(wǎng)絡拓寬大學生學習渠道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可以利用網(wǎng)絡向大學生提供圖文并茂、內(nèi)容充實的信息推送平臺,供大學生了解西方社會思潮等相關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其次,建立互動交流平臺,供大學生表達自身觀點,了解他人看法,交換彼此的意見。大學生是網(wǎng)絡、手機的主要用戶,提供便捷的平臺供其學習,可以調(diào)動大學生積極性。學校應將傳統(tǒng)學習教育方式與新媒體教育相結合,豐富教育方式,迎合大學生主體地位,提供便捷渠道,充實大學生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大學生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了解程度不高,但不能忽視其潛在影響力,特別是一些錯誤觀點對大學生的影響,應不斷提高大學生理性判斷能力,引導其辨析地對待各種西方社會思潮。
[1] 佘雙好.當代社會思潮對高校學生影響的特點及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 (10).
[2] 梅榮政.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 (6).
[3] 寧先圣,石新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當代社會思潮[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4] 戴鋼書,黃芳.當代社會思潮對高校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1).
責任編輯:仲耀黎
2016-07-19
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學科研團隊項目“成都理工大學人口流動與中國西部社會發(fā)展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研究成果。
1.季婷(1992—),女,山西渾源人,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yè)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2.許傳新(1975—),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研究方向:人口流動社會。
G412
A
1671-8275(2016)05-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