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如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要學習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尤其是作為高中生,在眾多的科目中如果不能找到每一科目的學習方法很容易在學習中掉隊。物理作為其中應用性和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更需要學生找到合適的方法,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不要把重點過多的放在背誦定義和公式上。加強動手實驗和操作,通過實驗加深印象,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在學會知識之后要記得定期復習和鞏固,把學會的知識牢牢記住,課后通過適量的習題測試自己的掌握程度。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逐漸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自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實驗性;應用性;學習效率
如今的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能夠輕松的學習眾多的知識點是對學生能力和思維方式的雙重考驗。如今的高中生都需要找到一種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好的方法不僅能事半功倍而且能夠大大節(jié)省時間,減少壓力。這就需要我們靈活的學習,重視發(fā)散思維并且靈活運用。
一、了解知識形成過程,靈活學習
高中的學習與小學、初中大大不同,課程相對較多,每一課程下的知識點也是紛繁復雜,如果不能理出頭緒,很容易在學習上掉隊。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學習方式上做出調(diào)整。在小學、初中階段,知識點相對數(shù)量較少,經(jīng)過多次的重復比較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然后能夠掌握和運用,但是,在高中階段,這種辦法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在如此眾多知識點的情況下,老師對知識點雖然也是逐一講解,但是很難再一邊重復。所以,我們不能把重點放在背誦、記憶那些公式、定義上,而是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能夠在聽課中理解公式和定義的形成過程,透徹的明白其中的原理。切勿死記硬背公式,那樣不但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也容易出現(xiàn)錯誤。
二、掌握學習方法,分類整理
每一門課程都有其特點,我們要根據(jù)學科的特色使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只有好的方法才能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知識,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對于書本中的基礎內(nèi)容要充分掌握,明白其中的原理,并且能夠舉一反三,在例題的基礎上拓展和發(fā)散思維。對于道理相同的知識點分類進行整理,便于自己的學習和記憶。把每一類的知識點歸結(jié)到一起,將概念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用一道相關題目為例子運用相關知識點進行解答。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做題來考驗自己是否能夠熟悉的運用,但是做題要講究精而不是多。大量的做題不但不會有效,還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每一個公式、定義我們用一道題去印證就可以了,不必搞題海戰(zhàn)術。
三、做題過程中合理運用公式
做題可以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物理題目中的條件較多,其中還有許多隱含的條件,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仔細審理,弄清楚題目的要求和條件,判斷出出題人想要考的知識點是哪一部分。由于,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太急于求成,大概讀了題目之后還沒理解題意就開始盲目答題,羅列公式。這樣的做題方式很難把題作對,也失去了做題的意義,很難在做題中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不能鍛煉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相結(jié)合
物理知識很多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其中很多的原理都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例子證實。同時,物理也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先做出假設,然后動手操作,最終得出結(jié)論。物理中的每一個定義都是根據(jù)多次的實驗得來的,因此,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實驗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同時,注意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課本中的內(nèi)容相互結(jié)合,做一些課外小實驗。
五、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
物理知識內(nèi)容較多,也比較復雜,對于學過的內(nèi)容我們要及時的歸納整理,在學習新內(nèi)容的同時及時翻看以前學過的知識點。把新舊知識點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提高自己對整體物理知識的理解。如果不能及時復習,一味的學習新內(nèi)容,就會忘記之前的知識點,在學到有聯(lián)系的內(nèi)容時也不便于自己的理解。整體上對物理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六、結(jié)語
高中生涯需要我們用合理的方式去學習,摒棄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把重點放在對知識的理解上,而不是放在背誦和記憶上。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工作。將物理和實驗相結(jié)合,多思考、多動手,在實驗操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且,在學習知識點后通過做練習題鞏固所學內(nèi)容,做到徹底掌握知識。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從整體上理解物理這一學科,最終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高. 提高高中物理中等生學業(yè)成就的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張青青. 利用信息平臺系統(tǒng)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王曉琛. 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D].揚州大學,2013.
[4]菅立英.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微課程”設計研究與實驗[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