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搖籃,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校園是我們知識的源泉,這里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歡聲笑語。怎樣寫好朝夕相處的“校園”呢?讀了以上兩篇習作,我想,我們可以領(lǐng)悟到以下幾點:
有順序。同一處景物,因你觀察的時間、所處的位置有所不同,你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按什么順序去觀察,要根據(jù)景物而定。若是時間順序,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天內(nèi)則是早中晚?;蚴强臻g順序,則采用移步換景或定點觀察。像這兩篇習作,都是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來寫的,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地把校園的美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后一篇《美麗的校園》,運用了貼切的過渡句,使文章脈絡(luò)更加清晰。
細觀察。自然景物千差萬別,各有各的特點。山的磅礴,水的靈秀,花的嬌艷,葉的嫩綠,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寫出景物的特點。“王冕學畫”就是在多次觀察、比較、體驗中,才能畫出如此栩栩如生的荷花來。如前一篇《美麗的校園》對于“玉蘭花”顏色的描寫,“朝霞的粉”、“如雪的白”、“金色的黃”,都是視覺上帶給讀者的。再如后一篇《美麗的校園》,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了有意義的課間活動,使景物顯得生動而富有變化。在景物觀察中,人物的活動也不可缺少,我們可以通過精煉的活動場景來烘托主題。
善聯(lián)想。寫景的作文更離不開聯(lián)想。有了聯(lián)想,就可以把世間萬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思維更活躍,眼界更開闊。如《七月的天山》中的“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的比喻運用,以及描寫“野花”的排比寫法,值得學習。以上兩篇習作都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熟練地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對校園里的景物以及同學們的活動進行生動的刻畫。尤其是后一篇《美麗的校園》,對于 “金鑰匙”的描寫相當?shù)轿唬渲兄匾脑蚴巧朴诼?lián)想。紅色的臺階代表探索路程,白色的書本寓意渴求知識,金鑰匙恍若開啟知識大門,翻飛的白鴿則象征展翅翱翔的莘莘學子,這樣的描寫更使文章有了思想的深度。
本欄目點評人:
江軍波,小學高級教師,市骨干教師,市教學能手。曾榮獲全國讀書教育活動優(yōu)秀輔導老師獎,指導學生在各級各類報刊發(fā)表習作近五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