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玉
我們應該還給學生一個“簡單”的語文課堂,如新課標中所言,讓學生直接接觸語文文本,在實踐中體會、感悟、掌握。同時,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淺”教而不“深”教。“淺”不是膚淺,不是直白,不是簡單化?!皽\”是教師把自身立得淺,站在課堂的外沿,而不應立于課堂的中心;“淺”是教師課堂設計精簡化,削枝強干、集中目標;“淺”是教師對文本解讀要淺,甚至可以蜻蜓點水,以點帶面。
一、教師位置在淺處,學生才能游得深
一個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這應該是每個擔任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首先,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白自己所處的學段,以及該學段的教學任務,學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新課標有明確的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奔慈缰逃龑W家張慶所言:“小學語文是給未來打基礎的,凡是基礎的東西都不是那么復雜的。”也就是說,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是“泥瓦匠”,在給學生打基礎,我們的作用不外乎“添磚加瓦”,我們不需要去給他們“涂彩噴漆”,更不需要進行“室內裝潢”,這樣的任務很簡單,但怕的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把它做復雜了。
繼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白自己具體該做哪些事。著名教育學家于永正給我們指明了途徑,“一是賞識學生,二是啟發(fā)點撥,教給方法。”其一,愛是一切教學的前提,作為語文教師應更愛學生,懂得賞識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比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行之有效。其二,魏書生道:“教是為了不教?!边@是教學的真諦,如何達到“不教”呢?唯教其方法。填鴨式教學已經(jīng)被實踐證明是無效的教學方式,特別在語文教學中更應鄙棄之,語文教師應把工作做著前面,備精課,備準課,教師的游刃有余,才能更多地去啟發(fā)點撥學生,用方法去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
第三,語文教師要明白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張慶指出:“語文課程的‘原點,便是‘語文要以人為本,要促進兒童的發(fā)展?!倍F(xiàn)實卻是很多語文教師在遠離“以人為本”,趨附形式主義教學。以繁多的教學手段,去全面整體詮釋文本,為了啟發(fā)而“啟發(fā)”,為了求異而“求異”,忽略了學生的需要,與語文教學規(guī)律相悖逆。在各類優(yōu)質課、電教比賽中這一問題十分突出。
二、課堂是淺泳區(qū),學生才能學得“安全”有效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應該是一個輕松、快樂,能讓學生既汲取知識,又獲得幸福的地方。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時,要精簡,要留有“飛白”,給學生空間。
第一,理解“三維目標”,簡化教學設計。教育學家高萬同指出,“‘三維目標不是‘三項目標,而是三維一體的整合性目標?!薄爸R”是顯性的,“能力”以及“情感”是隱性的,現(xiàn)在要把顯性的部分和隱性的部分統(tǒng)一起來,使知識能力層面的東西與精神層面的東西融為一體。圍繞三維目標,進行教學設計,要適當突出語文知識的工具性,通過學生自主感悟而獲得能力,進而實現(xiàn)情感目標的達成。
第二,于永正說:“實踐使我知道了教語文其實并不那么復雜,就是教學生識字、寫字、讀書、作文?!弊R、寫、讀、作,這便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也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備好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我想這個目標很明確,也很集中。著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斯霞說:“教學的時候,第一是要教孩子多認字,這是終身受益的,第二就是多讀書,多讀課外書,第三就是要把課文講好。”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把目標設定的簡單點,這樣教起來才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孫仁歌先生在《簡單: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中說:“把課講得簡單一些,并不等于簡而不精,單而不豐,簡單一些其實就是精煉一些。它要求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上狠下功夫……教師只簡單一講,就得要領,就出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全部變成亮點。由此可見,把課講得簡單一些是一種境界,它不是把語文教學簡單化了,而是把語文教學藝術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边@句話是對于永正論述的補充,是對斯霞觀點的延伸,但三者殊途同歸,把語文教學引向“簡單”,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第三,語文教師要通過閱讀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無論是寫字、作文,還是說話,都是以讀為基礎,這是語文教學目標的側重點。教育專家張?zhí)烊糁赋觯骸罢n文讀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經(jīng)科學證明,閱讀是提高學生思維和認知的最好方式。通過大量的閱讀,自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這不失為語文教學的捷徑。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是轉化后進生的根本途徑。其實對全體學生而言,閱讀都是通往“羅馬”的大道。
寫到第四點了,如果你能接受如上的觀點,那就不用多加綴述了,關于語文文本是深度解析還是“淺”解讀這個問題,答案很明了。過去我們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深度解析文本,甚至不當解讀,扭曲解讀,真好比挖了個陷阱,讓學生跳進去,讓學生產(chǎn)生對語文的恐懼,貽害無窮。
教育家崔巒說:“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求發(fā)展,扎扎實實求發(fā)展,回歸常態(tài)的語文教學?!笨偠灾?,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其的特殊性,以及其明確的任務性,回歸語文“原點”,回歸語文的原生態(tài),回到它“淺”的層面上去,這是語文教學自身規(guī)律使然,也是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
★作者單位:安徽潁上縣慎城鎮(zhèn)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