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幫琴
幾何問題在中考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很多同學都會被幾何圖形所迷惑,看不清題目的真實面貌,不能夠做到快速解題.其實幾何圖形問題的解決方法多種多樣,只是學生的思維模式還沒有放開,僅局限在課本上僅有的知識點內(nèi).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需要老師多做努力,培養(yǎng)學生識圖用圖的基本能力.
一、巧妙平移,組建易解圖形
圖形運動就是將題目中所給的圖形做出一些變動,讓圖形的形狀向著對解題最有利的方向變化.平移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平移圖形中的一條線段,也可以是圖形的一部分,甚至是整個圖形,不管怎樣移動,都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對自己解題有很大的幫助.
平移是圖形運動中最容易看出來的有利移動,老師在教學課堂上一定要教會學生平移,使他們明白平移的目的,避免學生胡亂移動,對解題根本沒有一點益處.在學習三角形時,很多的線段距離證明就需要運用線段的平移.例如:在△ABC中,BD=CE,求證:AB+AC大于AD+AE.這就是典型的平移條件問題,畫出圖形如圖1所示.
這樣的題目是證明線段的長短,如果只是看著原來題目中所給的圖形,我們根本看不出所給線段的長度關(guān)系.這時候就需要另辟蹊徑,換一種眼光來看待問題.如圖所示,我們將△AEC平移到△FBD的位置,這樣,通過平移就組建了兩個全等三角形AEC和FBD.通過這樣的變換之后,再次觀察圖形,就會變得更加清晰明了.圖中,設(shè)AB交FD于點P(圖中未標出).可以得出,PA+PD大于AD,PF+PB大于BF,兩個式子加在一起得到,PA+PB+PD+PF大于AD+BF,又因為BF=AE和AC=FD,所以得出AB+AC大于AD+AE的結(jié)論,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的題目在中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需要學生對圖形進行改變,才能夠容易地解題.如果只是原封不動的話,很難找到解題的策略,這就是圖形運動的重要性.
平移在初中幾何中的應用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類型,屬于證明類,需要學生睜開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看到應該移動的線段或者圖形.
二、看清對稱,構(gòu)造規(guī)律圖形
對稱圖形分為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是初中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但是在圖形運動中,基本都以軸對稱為操作手段,通過作關(guān)于某一條直線的對稱圖形,讓數(shù)學圖形變得更加有規(guī)律.
根據(jù)圖形形狀作軸對稱,有時候需要將整個圖形進行對稱變換,有時候則需要將圖形中的一部分進行對稱變換,這都是根據(jù)不同的題目要求來選擇的.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根據(jù)已給條件,靈活地將圖形“運動”起來,避免學生只是學會死板變換,不管題意如何變化,都是將整個圖形進行軸對稱變換.軸對稱最大的好處就是對稱前后的兩個圖形全等的,學生要分清對稱前后不變的元素.例如:如圖2所示,在△ABC中,D在AB上,E在AC的延長線上,且BD=CE,連接DE交BC于F.求證:DF=EF.
這道題有很多解法,通過軸對稱變換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這種方法也比較簡單.如圖3所示,將△CEF沿直線BC翻折到△CGF的位置,得到FG=FE,所以通過這樣的圖形運動將題目轉(zhuǎn)變,欲證DF=EF,只需要證明DF=FG即可,至此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連接DG.翻折方法只是提供思路,具體解題需要自己添加輔助線.解法如下:過D作DG平行于BC,過C作CG平行于AB交DG于G,連接FG.通過這種輔助線的作法,可以得到△CEF與△CGF是全等三角形.從而得到∠1=∠2,GF=EF.又因為DG∥BC,則∠1=∠4,∠2=∠3.所以得出∠3=∠4,故DF=GF,從而DF=EF成立.
對稱變換也能夠構(gòu)造規(guī)律圖形,從而使問題簡單化,便于學生思考.
三、靈活旋轉(zhuǎn),把握全等圖形
在遇到關(guān)于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等問題時,我們經(jīng)常要用到旋轉(zhuǎn)變換.因為所涉及到的圖形都是對稱圖形,旋轉(zhuǎn)起來有很多是全等的,對于圖形解析十分重要,能夠激活學生的解題思維.
下面以一道例題為例,講解旋轉(zhuǎn)變換在幾何題型中的應用.如圖4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A=90°,M、N為斜邊BC上兩點且∠MAN=45°,求證:BM2+CN2=MN2.
根據(jù)所給題目,要證明BM2+CN2=MN2.這種平方和的形式,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勾股定理的應用,但是觀察所給圖形發(fā)現(xiàn)它們并不在一個三角形內(nèi).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學生想方設(shè)法將圖形進行變換,使得需要的三條線段在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在一個三角形內(nèi).這樣這道題就很容易的解決了.考慮到△ABC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將△ABM繞A點逆時針旋轉(zhuǎn)90°,使得AB與AC重合就會得到新的△ACD,則△NCD是直角三角形.通過這樣的變換后,再次觀察圖形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證明出MN=ND即可.旋轉(zhuǎn)三角形之后,將一個復雜的證明問題轉(zhuǎn)化為了線段相等的問題,使解題變得層次分明,容易上手.接下來就是利用所學過的幾何知識,將線段之間的關(guān)系整理清楚即可,證明過程十分簡單,在此就不再贅述.
旋轉(zhuǎn)變換的應用有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許多同學在變換之后反而將題目變得復雜了,不如變化之前簡單.這是沒有把握好圖形變換的目的才導致的,此處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使同學們走出圖形運動的誤區(qū).
四、隨機變換,速解幾何圖形
幾何問題也是復雜多變的,它存在著很多的考查方式,所以老師的思維也要能夠隨機應變,幫助學生解決幾何難題,讓他們在圖形運動中快速找出合理的解題方案,讓數(shù)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首先要明確,中考中的幾何題并不全是那種比較規(guī)則的圖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等,也存在很多的不規(guī)則的組合圖形.這時候我們使用圖形的平移、對稱和旋轉(zhuǎn)都要引起注意,使用的時候需要慎重.例如在幾何單元學習結(jié)束之后,老師就要開展一個學習專題,專門解決這些不是規(guī)則的圖形的圖形變換問題.面對同一道題目,可能既采用平移的方法,也采用對稱的方法,真正的解題套路是兩者的綜合,這些解題方式都需要老師在復習時點撥出來,避免學生在將來遇到類似問題時,不知從何下手,導致解題失敗.這是一種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使學生跳出平移、旋轉(zhuǎn)、對稱這三個藩籬的禁錮,使他們學會靈活變通,綜合使用,將幾何問題的本質(zhì)看清看透.只有擁有這樣的圖形運動的覺悟,才能夠更好地面對中考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在考試中取得佳績.
隨機變換這一點最為重要,學會了前面三種分析圖形問題的手段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幾何難題.為了更加快速地解題,需要將這些手段綜合起來,這才是圖形運動在解答幾何題中的真諦.
總之,圖形運動是一種數(shù)學解題的思想,其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時刻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訓練.使學生既能夠單獨使用平移、對稱、旋轉(zhuǎn)這些圖形變換手段,也能夠綜合利用,其目的都是達到數(shù)學解題的高效性,讓數(shù)學的學習更加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