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素
吳冠中先生《畫眼》一書中收錄了一副墨彩《木槿》,這畫我非常喜歡——高而窄的畫幅,枝條是向上生長的線,木槿花是密布的點,枝墨黑,葉暗綠,素白的花朵中心一點紅,點線結(jié)合,明暗相間,似有無聲的節(jié)奏感。配了文字更有味道:
她皮實,旱澇忍得。她葉密,不很鮮碧。她的花紅而不艷,白花倒很亮麗,且紅心閃閃。南方的木槿成排瘋長,被修剪當(dāng)籬笆用,無人欣賞。我在前海住所偶種一棵木槿,她長成茂密的樹,高過屋檐,滿樹白燦燦的花,一身華裝,遮掩了我的破敗門庭。歲月飛逝,今非昨,畫中追憶,其猛長的力。
雖然吳老畫的是北京前海住所的木槿,但每逢看到這幅畫,讀到這段文字,我就很想念江南老家的木槿。也許因其“不很鮮碧”、“花紅而不艷”,在江南,木槿不是什么稀罕的植物,在我的印象中,木槿就是籬笆,墻角、路邊、屋旁,一排排的。
記得小時候?qū)腋浇囊患移ば瑥S很好奇,一直想進去看看卻不被允許,后來終于有一天,趁門口沒人,就和幾個小伙伴偷闖進去了,進去后,發(fā)現(xiàn)有一種樹上開滿了花。放眼望去,整個廠子一圈圍了籬笆,全是這花。我們頓時忘了皮鞋的事兒,開始摘起花兒來玩。這時,突然響起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那么蚵?,我們嚇得如鳥獸散?,F(xiàn)在我們知道敲打聲是釘皮鞋的聲音,可小時候還以為是什么恐怖的聲音呢!但是,我們幾個在別的小孩面前很神氣,因為我們有膽子探險,要是不信,看,我們還揪了那地方籬笆上的花兒呢,有此為證。
去年暑假在江南老家的小區(qū)里散步,又看到木槿籬笆上的木槿花開,就跟母親說起了這件事,感嘆時光飛逝。母親告訴我,只知道這花叫金茄花,不知道還叫木槿,以前女人們摘下金茄花的葉子,在水里搓爛,就可以洗頭了,洗完頭發(fā)很清爽。
用木槿的葉子洗頭,聽起來好美。每當(dāng)聽我母親說起各種植物的用途,就特別羨慕“那個年代”的人們,人與植物之間的關(guān)系怎么那么親近,他們怎么就能熟知在什么時令、什么地點尋找什么樣的植物,來讓日常生活充盈著草木清香呢。我們今天使用的化工用品讓生活非常便利,比如洗發(fā)水,也許包含了高級的植物精油,但那些植物的名字,卻只是印刷在包裝上的字,無法讓我們真正感受到自然中生命的具體色、香、味。這樣的矛盾,讓我困惑,也無計可施。
在網(wǎng)上一查,還得知了前些年在福建龍巖吃的一種花做的菜是木槿。飯店的阿姨只說那是花,吃了美容養(yǎng)顏,卻說不出來那是什么花。紫紅色的木槿花過了開水之后顏色變淺,一時認(rèn)不出來,我的家鄉(xiāng)江南雖然有很多木槿花,卻似乎沒有人吃,我自然也想不到。不過說實話,福建那道炒木槿花黏糊糊的并不合我胃口,雖然現(xiàn)在回想起來吃木槿花那是多么風(fēng)雅的一件事啊,應(yīng)該多嘗幾口的。
其實,木槿并不是只能用來做籬笆、或者洗頭、或者做菜的不可欣賞的植物,在《詩經(jīng)》中,木槿曾被用來形容美女?!对娊?jīng)·鄭風(fēng)·有女同車》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說的是一名貴族男子駕車帶著一位美女兜風(fēng),美女顏值很高,像一朵木槿花。這里的“舜”就是木槿,舜華就是木槿花?!八础弊纸忉尀椤八病保皠x那、瞬間”的意思,因為人們觀察到木槿花朝開暮落,生命短暫,所以用“舜”來命名。
生命短暫,不過木槿給人的感覺卻并不傷感,大概是因為木槿總是熱熱鬧鬧開很多,就算今天花落了,明天也總有新的花開,就這樣從初夏一直開到深秋。人們看到了生命短暫,同時也看到了生命不止。韓國將木槿定為國花,因欣賞其“無窮”。
有意思的是,后來又看到了吳冠中先生的另一幅《木槿》,是油畫。這幅油畫曾流失,幾度被拍賣,1997年在香港以3900多萬的天價成交。吳冠中先生在自傳中這么回憶這幅畫:“我愛花,但從無工夫侍候嬌嫩的花,所以不栽,但孩子們隨便種的向日葵、野菊、木槿、葫蘆等卻瘋長。有一株木槿長得高過屋檐,滿身綠葉素花,花心略施玫紅,這叢濃郁的木槿遮蓋了我家的破敗門庭,并吸引我作了一大幅油畫,此畫已流落海外,幾度被拍賣,常見圖錄,但畫的母體卻早已枯死了,愿藝術(shù)長壽?!?/p>
木槿植物本身并不能真正無窮,幸而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中可以不朽。聞之心中一寬,豁然開朗。愿藝術(shù)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