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陳敬宜,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兒,她活潑開朗,樂于助人。她的數(shù)學思維很獨特,善于從某一個獨特視角分析問題。數(shù)學課上,她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數(shù)學故事。
故事內容是:花果山風景秀麗,鳥語花香。桃樹上掛滿了成熟的桃子,桃樹下坐著一群猴子,它們等猴王來分桃子。猴王準時到來,對小猴子們說:“每2只猴子分8個桃子?!毙『镒觽冋f:“不夠,不夠?!焙锿跽f:“好吧!給你們80個桃子,20只猴子分著吃吧!”小猴子們得寸進尺,撓撓頭皮,試探著說:“大王,請你開恩,再多給點兒行不行呀?”猴王想了想說:“真拿你們沒辦法,給你們800個桃子,不過你們得給200只小猴子分著吃,這下你們滿意了吧!”小猴子們齊聲歡呼:“大王萬歲!”此時,猴王也樂了。
陳敬宜提出問題:同學們,最后為什么猴王笑了?同時,為了讓大家看明白,她還提煉了故事中的數(shù)學信息。
王銥快速搶占先機說:“因為不管怎么分,每只猴子都只能吃到4個桃子?!贝蟛糠謱W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劉睿兮快速用題板列式解釋說:“請大家看這里,我們先看猴王的策略——第一次是把8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平均分得4個桃子;第二次是把80個桃子分給20只猴子,每只猴子也是平均分得4個桃子;最后是把800個桃子分給200只猴子,每只猴子也是平均分得4個桃子。所以說,猴王騙了小猴子們,可見這些小猴子沒學好數(shù)學。”
劉睿兮說完,大家都樂了。
我問大家:“你們笑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說:“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薄斑@些小猴子的數(shù)學學得太爛了!”“我們不可能上這樣的當!”……
我又問:“這里面有什么規(guī)律嗎?”
學生興致高昂地說:“老師,你忘了,這是除法中商變化的規(guī)律?!薄霸谶@三個除法算式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依次乘10、100,所以最后商是不變的。”“對,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都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商不變?!?“要注意0除外,0是不能作除數(shù)的?!薄?/p>
一個故事,引起了學生的回憶,學生在自主意愿的驅使中,回顧了四年級上學期的數(shù)學內容。這個故事中蘊含的數(shù)學價值遠遠超出了故事本身的價值。
教學就是這樣,它神奇但不神秘。數(shù)學自身的魅力可能不能吸引所有學生,但站在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角度,把數(shù)學故事化、生活化或情景化,選準學生易接受的角度,用童真捕捉數(shù)學,用童趣渲染情感,用童心思考數(shù)學問題,可以促進學生自然而真性情地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