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鵬
(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甘肅 天水 741020)
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在進展期胃癌術后應用分析
趙天鵬
(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甘肅天水741020)
探討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在進展期胃癌術后的臨床應用。選取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腫瘤放療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療的42例進展期胃癌術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1例,對照組給予三維適形放療干預,研究組給予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干預,觀察兩組近期治療效果、生存、復發(fā)、轉移情況及不良反應。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14%(P<0.05);研究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別為85.71%、66.67%、3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14%、33.33%、4.76%(P<0.05);研究組局部復發(fā)率、遠處轉移率為9.52%、28.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7.62%、61.90%(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治療進展期胃癌術后臨床效果好,值得推廣。
三維適形;卡培他濱;進展期胃癌術后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是根治性切除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然而術后局部復發(fā)率及淋巴結轉移率非常高。據臨床研究表明,術后輔助放化療能夠有效消除腫瘤病灶,減少局部復發(fā)率,延長患者生存期[1-2]。本研究選取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腫瘤放療科收治的42例進展期胃癌術后患者,探討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在進展期胃癌術后的臨床應用。
1.1研究資料
本研究選取的42例均為天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腫瘤放療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療的進展期胃癌術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1例,研究組男14例,女7例;年齡26-73歲,平均(51.34±5.26)歲;腫瘤部位:胃體部8例,胃食管結合部4例,胃幽門部9例;腫瘤分期:Ⅲa期9例,Ⅲb期12例。對照組男12例,女9例;年齡28-71歲,平均(50.62±5.47)歲;腫瘤部位:胃體部8例,胃食管結合部5例,胃幽門部8例;腫瘤分期:Ⅲa期11例,Ⅲb期10例。比較兩組年齡、腫瘤部位、體質量、腫瘤分期、性別等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為胃癌;②均行根治性或相對根治性手術;③預計生存時間≥6個月;④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肺功能正常;⑤臨床資料完整;⑥對研究分組及干預措施知情,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基礎疾病者;②有放療、化療禁忌者;③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④依從性差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三維適形放療干預,具體方法:①患者取仰臥位,并采用真空負壓帶將其固定。②行模擬定位于增強CT掃描下,并根據腫瘤的原發(fā)部位對靶區(qū)及危及器官進行勾畫。③臨床靶體積(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包括淋巴結引流區(qū)和吻合口,計劃靶體積 (Planned target volume,PTV)為CTV區(qū)域擴展0.5~0.8cm。④PTV被95%等劑量曲線包繞,并且向治療計劃系統(tǒng)傳輸,制定治療計劃。⑤采用醫(yī)科達BJ—6B型直線加速器產生的6MV-X射線進行放療。⑥依據4野盒式共面技術,進行0°,90°,180°,270°方向射野,5f/w,1.8Gy/f,總劑量45Gy/(25f·5w)。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同步使用卡培他濱化療干預,具體方法:口服卡培他濱(規(guī)格:500mg,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73024,廠家: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1250(mg·m2)-1/次,2次/d,于飯后半小時吞服,連用兩周,停用一周,21d/周期。所有患者均進行3周期治療。
1.4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觀察近期兩組治療效果。療效評定: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腫瘤完全消失并持續(xù)>1個月,無新病灶;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腫瘤兩徑乘積減少>50%,并持續(xù)>1個月,無新病灶;穩(wěn)定(Stable,SD):腫瘤兩徑乘積減少<50%,或增大<25%,并持續(xù)>1個月,無新病灶;進展(Progress,PD):腫瘤兩徑乘積增加>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傆行?(CR+PR)/總例數。②觀察兩組生存、復發(fā)、轉移情況。治療結束后1年隨訪,隨訪率為100%,觀察兩組局部復發(fā)及遠處轉移情況,隨訪3年,隨訪率為100%,觀察1年、2年、3年生存率。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治療中出現(xiàn)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貧血、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記錄并比較。
1.5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數據行SPSS18.0軟件處理,兩組生存、復發(fā)、轉移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描述,x2檢驗。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近期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57.14%,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生存、復發(fā)、轉移情況比較
研究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別為85.71%、66.67%、3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14%、33.33%、4.76%(P<0.05);研究組局部復發(fā)率、遠處轉移率為9.52%、28.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7.62%、61.90%(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生存、復發(fā)、轉移情況比較[n(%)]
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出現(xiàn)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貧血、惡心嘔吐、腹瀉分別為 16(76.19)、5(23.81)、12(57.14)、10(47.62)、4(19.05)例(%)較對照組的14(66.67)、4(19.05)、12(57.14)、9(42.86)、3(14.29)略微升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我國在消化道腫瘤的死亡率中胃癌占首位,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由于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不易被診斷出,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進展期。目前,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主要采用根治性手術,然而,患者在手術后易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及遠處轉移,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應注重以手術、放療、化療等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提高患者生存率。
三維適形放療主要通過將劑量分布在三維上,使其和靶區(qū)一致,從而加大腫瘤的照射劑量,并且避免正常組織遭受高劑量照射,使正常組織能夠耐受,進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ㄅ嗨麨I是一種新型化療治療藥物,本身無細胞毒性,在體內能夠經磷酸化酶轉化成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具有毒性,而腫瘤組織中磷酸化酶轉較高,卡培他濱主要作用于腫瘤部位,從而降低5-氟尿嘧啶對人體細胞的危害,且口服后能夠迅速吸收。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進行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二者具有增敏協(xié)同作用,能夠促進三維適形放療殺滅靶區(qū),降低患者術后腫瘤的進一步擴散及局部復發(fā),從而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3-4]。
本研究對進展期胃癌術后患者采用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結果顯示:研究組近期治療效果、生存情況、局部復發(fā)情況、遠處轉移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生存率。綜上所述,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卡培他濱化療能夠有效提高進展期胃癌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1] 韓志義,路樹強,楊致富,等.進展期胃癌術后調強放療聯(lián)合同期化療的初步結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20(08):1222-1224.
[2] 郭紅偉,靳秀麗,魏桂芳,等.進展期胃癌術后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培他賓化療及同步放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09):699-702.
[3] 陳琳琳.進展期胃癌術后三維適形放療聯(lián)合卡培他濱化療的療效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
[4] 王永偉,唐永旺.進展期胃癌術后三維適形放療加卡培他濱化療的毒性及初步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6):1283-1284.
R573